浙江省着力建好“三个体系”
唱好粮食应急保障“浙江戏”
2023年04月24日 【字号:

(“优质粮食工程”专刊 第79期)

浙江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扎实开展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在狠抓粮食应急保障企业体系、预案体系、工作体系等“三个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奋力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

一、建好“戏班子”,在建好应急保障企业体系上下功夫

(一)完善粮食应急网络。一是持续推进应急保障网络建设。根据应急供应需求,科学分解建设任务,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省内粮食应急网点。二是提高薄弱县粮食应急保障能力。针对少数应急保障能力薄弱的山区县,“一县一策”逐个分析存在的困难,加大工作力度,实现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和加工企业的县域全覆盖。三是加强应急保供专项资金投入。全省各级粮食和储备、财政部门陆续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粮食安全应急体系建设。

(二)强化粮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义新欧”中欧班列、“两河一江”(京杭运河、杭甬运河和钱塘江)等物流通道,加强粮食运输物流节点建设,打通江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通道。发挥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进口粮食中转集散枢纽作用,发展多式联运成套技术装备,推进散粮集装箱海铁联运、铁公水多式联运。加快培育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鼓励第三方物流机构参与粮食流通,构建通道支撑、枢纽引领、衔接配套、便捷高效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提升粮食物流能力。

(三)创新谋划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急时保供、战时应急、节约高效的原则,以国有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粮食流通骨干企业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适度改建、适时新建等多种方式,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各市、县分别建设1个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重点加强粮食加工、中转配送、仓储应急能力建设。

(四)深入实施“255”工程。印发《浙江省粮食流通“255”工程政策指引》,实施粮食批发市场改造、粮食龙头企业培育、粮食产销合作拓展三大工程(简称“‘255’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涉粮企业妤困解难提供保障。

二、写好“戏本子”,在建好应急保障预案体系上下功夫

(一)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各市、县(市、区)均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并按要求及时修订完善。2022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2022年,全省共开展各类粮食应急预案演练87次,举行粮食安全应急培训104次,培训业务人员3183人次。2022年11月,开展粮食安全省、市、县三级联动应急演练预演,比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状态,采取多媒体演示和现场指挥相结合,情景模拟、人机对应的方式进行,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了粮食应急队伍。

(二)完善应急保供方案。研究制定粮情图与《粮食应急保供工作方案编制参考指南(试行)》,按照“最小颗粒度”要求,系统梳理粮食流通和应急供应相关环节和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粮情数据,充分预估问题困难,综合分析不确定性因素,科学编制粮食应急保供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

三、创新“戏路子”,在建好应急保障工作体系上下功夫

(一)强化粮食市场预警监测。以省内粮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骨干粮油加工和经营、配送企业为重点,加大粮油市场监测预警力度和频率,加强粮油供应和库存信息动态跟踪,准确掌握粮油库存、加工、供应及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专人落实粮油购销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分析等工作,及时掌握粮油保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深化应急保供数字化改革。按照“常态+应急”、“定性+定量”、“主粮+辅粮”的思路,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创新粮食应急保供工作,以“浙江粮仓”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将应急保供工作整合到“浙里米袋子”应急保供平台建设中,实现“粮情监测、粮食生产、信息发布、应急保供”融为一体,努力将“浙江粮仓”转化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三)加强粮油供应应急协作。建立健全粮食经营主体应急协作机制,督促批发市场、经营企业、超市在应急状态时及时补足粮源,保障米面油供应不出现脱销断档现象;加强与交通、商务等部门联动,畅通粮油供应。疫情期间,封控措施导致粮食等生活物资运输遭遇“梗阻”,省外粮油物资“进不来”,当地粮油企业“送不出”。为解决企业、群众这个“急难愁盼”问题,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应急协作机制,迅速组建粮食物资通行证办理工作组,研究明确放行口径,建立“粮食物资部门审核+交通运输部门或县级疫情防控办发证”的通行证核发机制和“即报即批”审核制度,第一时间回应保供物资通行需求,保障群众急需。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