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粮食工程”专刊第37期) 贵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质检体系项目建设,实现了全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不缺位”、市县储备粮质量监测“全覆盖”、跨区域和行业委托检测数据“有公信”、服务粮食产业五优联动“有作为”的建设目标。 一、严格质量标准,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软硬件水平实现“质”的提升。中心办公、实验场地1200余平方米,各类检测设备160余台(套),其中大中型仪器设备30余(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粮油检测项目更加全面,能满足粮食产业链各环节质量安全监测需求。 (二)业务开展实现“新”的突破。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相关手续,明确并公示了收费项目、标准及服务承诺,规范了收费渠道及开支范围,为开展检测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主动作为,以“科学、公正、严谨、准确、高效”的专业的水准积极开展第三方检测服务,服务量达总业务量一半以上,社会效益显著。 (三)机构发展更具“新”活力。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实施劳动用工、业绩考核、绩效分配等多项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在编和非在编同工同酬,充分激发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服务“五优联动”,助力产业行业发展 主动作为,全面提升服务全市粮食质量监管、服务行业产业发展、服务“五优联动”的能力。 (一)开展收获粮食质量监测和品质测报,助力“粮食优产”。围绕产粮县设立区(县)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点,构建质量风险防控“保护网”,持续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助力指导粮食生产种植,推动了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产粮县优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有效提升了种粮收益。 (二)强化粮食入库质量检测,助力“粮食优购”。贵阳市是典型的粮食“消费型”城市,储备粮轮换粮源主要从省外购进。针对粮源渠道多元的实际,中心采取了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在承储企业外出考察粮源时,中心积极配合企业,安排技术人员随同抽检。在轮换进粮过程中,做到了“逐车皮逐货位随到随抽随检”,确保了地方储备粮入库质量安全和承储企业“粮食优购”。 (三)严格粮食储备质量监测,助力“粮食优储”。中心建立了“有粮必检”、“定期普检”、“专项抽检”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严检就是厚爱”的工作理念,严把粮食“质量关”,确保储备粮出入库和储存过程质量安全。同时,面向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签订粮食储备委托检测协议,为服务质量行政监管和助力企业实现“粮食优储”发挥了重要技术保障。 (四)联合开展项目科研,助力企业“粮食优加”。中心联合市属粮食企业申报“产学检研”项目并取得成效,主持省级农业攻关《低嘌呤豆浆加工关键技术的质量安全控制与应用示范》,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专利。同时,积极为企业申报“贵州好粮油”提供质量技术服务,为助力企业实现“粮食优加”、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科技力量”。 (五)开展流通领域粮食质量抽检,助力“粮食优销”。贵阳市是全省最大的粮食物流集散地,批发市场粮食质量安全与全省粮食流通市场质量安全息息相关,中心加大对粮油批发市场、大型超市、放心粮油连锁店等销售终端的抽检力度,检测指标覆盖质量和食品安全指标,防止不达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为流通领域实现“粮食优销”发挥了质量“哨兵”的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增动力添活力,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强化机构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活力。通过实施质检工作与信息工作融合发展,实现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信息资源共享、数据资源互通,更好地服务粮食宏观调控。 (二)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贵阳市在事业机构改革中,决定以市粮食质检中心为平台,组建“贵阳市粮食物资质量监测与信息中心”。在改革中,中心将进一步扩能扩编,扩大饲料和其他粮油制品等检测资质范围,提升科研能力,积极参与行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三)密切协同配合,助力产业发展。紧紧围绕粮食产业链发展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粮食企业的协同合作,通过优质高效的质量检测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粮食承储企业、粮食食品生产、粮食经营贸易企业“五优联动”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助力质量兴企,实现产业强市。 |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