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式在安徽合肥举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在活动周上表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推动节粮减损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全链条推动节粮减损,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周冠华说。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粮食产后节粮减损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周冠华介绍,为减少收购损失,国家有关部门安排建设了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农民收获粮食时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全国累计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正确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至2%以内。 为减少储运损失,大力抓技术应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推动仓储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不断促进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目前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在运输环节,开发应用铁水联运接卸、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粮食运输损耗。为减少成品粮生产损失,积极倡导粮油适度加工。 “针对粮食过度加工的实际问题,加大适度加工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力度,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油料损失和消耗,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并研究制定适度加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用标准引领节粮。”周冠华说。 由“安全储粮”向“绿色优储”跃升 在新技术应用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的基础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作用,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促进创新成果涌现,为构建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储粮技术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向‘绿色优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迈进。”周冠华说。 他介绍,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的“四合一”储粮技术已成为国有粮库的标配;人工制冷控温储粮、内环流等技术可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有效降低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品质,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过1亿吨;使用气调技术,向气密性良好的密闭粮仓或覆膜粮堆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等,营造低氧环境,可以有效防治储粮虫霉,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其应用仓容超3500万吨;横向通风技术将粮库通风道安装在粮仓墙壁,使气流横向穿过粮堆,保证储粮安全,减少因通风水分流失造成的品质下降;利用无线射频、新型传感器、远程监控等信息化技术可有效提高粮食出入库作业效率,实现粮仓粮情实时监测;粮仓害虫灯光诱捕和惰性粉、多杀菌素等药剂,可有效降低储粮害虫危害风险。 周冠华表示,随着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集中涌现,首批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形成示范效应,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技术集成、联合培养等促进融通创新,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的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夯实“天下粮仓”的人才基础 “做好新时代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渴求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周冠华说,必须突出人才引领,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建设一支素质强、结构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不断夯实管好“天下粮仓”和“大国储备”的人才基础。 周冠华认为,首先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创新体系。坚持系统观念,积极强化粮食和储备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优化粮储行业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进一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一体谋划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统筹推进重要科研攻关领域、重大人才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其次,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研发推广先进技术装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绿色储藏、质量安全、高效物流、粮油加工、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组织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切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绿色储粮技术、粮食专用传感器、高效烘干技术、粮食多式联运等创新任务,集中解决一批制约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完善科技成果、人才、机构与企业“三对接”机制,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再次,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十百千”人才计划,组织选拔第二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积极参与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做好高级研修项目,为优秀科研人员提供拓宽眼界、交流启发的良好平台。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推进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建设。坚持“破四唯”“立新标”,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用创新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树立正确导向,吸引集聚优秀人才、高水平团队投身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中。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年6月4日)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