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世界粮食日
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方案
为增强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国粮政〔2016〕1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2016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当前,全球气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给粮食和农业领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导致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包装、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推动构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保障系统,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活动安排 (一)活动组织 我省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广安市。四川省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活动总体方案,与广安市共同策划并组织主会场活动,协调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制作下发主题宣传册、宣传品,指导各市(州)活动的开展。 市级粮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本地区主会场活动及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简称“三进”活动),协调地方媒体宣传报道,准备本地区宣传资料和物品,指导本地区活动的开展。 县(市、区)级粮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州)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粮食减损增效“三进”活动,协调本地媒体宣传报道。 (二)活动内容 1.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活动周期间,各级粮食、农业部门会同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专家、气象专家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调研秋粮收获收购工作开展情况;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储藏科技知识以及节粮减损知识;普及气候对粮食生产、收获、储藏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向农户发放“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宣传册、宣传品。 2.粮食减损增效进学校。活动周期间,各级粮食、教育部门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学生走进种粮大户、农技站、粮库、加工企业、粮油实验室、农业科研院所、气象站等,开展粮食种植、收获、储藏、质检、科研、气象职业体验,宣传讲解相关科普知识,提升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和粮食减损增效知识水平。粮食、气象、教育部门面向学生举办各类“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讲座,宣传讲解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科普知识。省级粮食、教育部门将组织全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的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加强优秀作品宣传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营造“珍爱粮食、从我做起,积极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的良好社会氛围。 3.粮食减损增效进家庭。活动周期间,各级粮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开展社区主题科普讲座、社区互动交流活动、主题倡议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讲解节粮减损、粮油营养健康,以及气候变化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等科普知识;发放“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宣传册、爱粮节粮主题宣传品。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开展“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知识竞赛、节粮主妇评选、节粮小窍门征集等活动。 (三)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 各市(州)粮食部门会同本级农业、教育、科技、气象、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实施方案,并于9月30日前报省粮食局备案。 在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发放物品的基础上,各市(州)结合本地区特色做好宣传手册、主题宣传品等活动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 活动周期间,各市(州)有关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和本地区实施方案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本地区各类粮食减损增效“三进”活动。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国家粮食局工作小组赴部分市(州)开展“三进”活动。 世界粮食日当天(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等中央部委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全国主会场活动,省粮食局等省直部门在广安市举办全省主会场活动。各市(州)也要举行本地区活动。 3.总结阶段。 10月31日前,市级相关部门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活动情况(含总结报告、活动图片、视频材料等)报送省粮食局、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省气象局和省妇联。 三、有关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优势,密切协调配合,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并形成规模声势,切实把本次活动抓实抓好。 (二)要做好宣传报道和新闻服务,紧扣传播规律和公众关切,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宣传思路手法,将宣传报道与粮食减损增效“三进”活动整体推进,切实形成全媒体全覆盖格局。 (三)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轻车简从,严禁铺张浪费、讲排场和形式主义。 (四)要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排查,消除隐患,落实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四、联系方式 四川省粮食局 联系人:苟 晴 曾位强 四川省农业厅 联系人:冯伯润 电 话:028-85505452 四川省教育厅 联系人:刘文钦 电 话:028-86661534 四川省科技厅 联系人:谢士娟 电 话:028-86678529
四川省气象局 联系人:姜永育 电 话:028-87323917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 联系人:王有林 电 话:15680556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