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开展2016年世界粮食日

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1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

2016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给粮食生产与流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我们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包装、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快构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全面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活动组织

我省2016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由省粮食局、农牧厅、教育厅、科技厅、气象局、妇联联合组织。

省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全省活动方案,策划并组织主会场活动,协调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制作下发宣传品,指导各地区各单位开展活动。

市(州)粮食局按照全省方案,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本地区主会场活动及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简称“三进”活动),协调地方媒体宣传报道,准备并发放本地区宣传资料和物品。

县(市、区)粮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执行市(州)具体方案,组织开展当地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开展粮食减损增效“三进”活动,协调本地媒体宣传报道。

三、活动内容

1.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各市州设立宣传主会场,悬挂张贴醒目条幅,突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呼吁民众主动认识这种变化,积极响应号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生产、供应变化。

2.粮食减损增效“三进”:

进农村——粮食、农业部门会同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专家、气象专家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国家粮食生产、收购政策,调研秋粮收获收购工作开展情况;讲解粮食种植、收获、储藏科技知识以及节粮减损知识;普及气候对粮食生产、收获、储藏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向农户发放宣传品。

进学校——粮食、教育部门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学生走进种粮大户、农技站、粮库、加工企业、粮油实验室、农业科研院所、气象站等,开展粮食种植、收获、储藏、质检、科研、气象职业体验,宣传讲解相关科普知识,提升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和粮食减损增效知识水平;举办面向学生的各类“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讲座,宣传讲解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等科普知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宣传作品征集活动,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为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征集评选各类主题宣传作品,加强优秀作品宣传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营造“珍爱粮食、从我做起,积极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的良好社会氛围。

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举办主题宣传品征集比赛,面向5至19岁、13至19岁之间的儿童、青少年征集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画和视频作品(2016年9月30日前提交作品,www.fao.org/world-food-day/2016/contest/zh/)。各地可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儿童、青少年积极登陆报名,参加比赛。

进家庭——粮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会同农业、科技、气象等部门,组织开展社区主题科普讲座、社区互动交流活动、主题倡议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讲解节粮减损、粮油营养健康,以及气候变化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等科普知识,发放宣传品等。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开展“气候变化与粮食减损增效”主题知识竞赛、节粮主妇评选、节粮小窍门征集等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优势,密切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切实把本次活动抓实抓好,形成规模声势。

2.各市(州)务于9月26日前将活动方案报省粮食局。省粮食局将根据各地开展活动的规模、内容等发放宣传品。

3.做好宣传报道和新闻服务,紧扣传播规律和公众关切,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宣传思路与方法,将宣传报道与粮食减损增效“三进”活动整体推进,切实形成全媒体全覆盖格局,努力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关注粮食、爱粮节粮的良好社会氛围。活动周期间,请及时将活动的图片、视频、信息等报送省粮食局等上级部门。

4.省粮食局与有关部门组成工作小组赴部分地区参加“三进”活动。

5.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轻车简从,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

6.要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排查,消除隐患,落实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7.各市州粮食局与有关部门协作,务必于10月底前,将活动情况(含总结报告、活动图片、视频材料等)报送省粮食局、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气象局和省妇联。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