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中国粮食经济:奏响粮食流通工作新乐章
——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分组讨论综述

  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任正晓局长所作的工作报告篇幅虽然不长,但显现新思维、新角度、新亮点,既突出指导性,又兼顾针对性,充分体现了国家粮食局党组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粮食流通改革进程和创新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周密部署。代表们立足实际,分析问题,探讨方法,交流意见和建议,奏响了2015年粮食流通工作的第一个音符。

  提振粮食行业信心

  “任局长所作的报告很实在,对下一步的安排很具体。国家粮食局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感觉粮食系统的春天到来了。”山西省粮食局局长杨随亭的看法得到与会代表们的赞同。

  河南省粮食局局长赵启林认为,报告对行业状态把握很到位,对地方的粮食工作定了调子、明了方向,是一个改革、创新、务实的报告,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2014年,粮食系统在宏观调控、粮油购销、保供稳价、产业发展、应急供应、服务三农、转变作风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新的成效。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如工作报告中所提,粮食部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有效应对了错综复杂的粮食市场形势,克服了前所未有的收储压力,推进了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粮食工作走过了这么多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现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让全国粮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士气大涨。甘肃省粮食局副局长王学东表示:“和前几年相比,粮食工作的形势大有好转。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对粮食工作都更加重视了,这是国家粮食局加大工作力度的结果。报告讲出了粮食行业的心里话,讲到我们的心坎里了。”

  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代表们认为要认真贯彻研究,抓紧落实到位。

  2014年,部分省区已将粮食安全责任全面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浙江省粮食局局长金汝斌表示:“2015年,浙江将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抓手来抓工作。”宁夏粮食局局长刘金定介绍:“在2009年开始新一轮改革的时候,宁夏曾提出建立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也就是说,这责任不仅仅是主席一个人的,市长、县长也要全面负起责任来,由自治区政府对他们进行考核,但是考核的内容很空。如今省长责任制终于落地了,真的令人非常振奋,地方粮食工作真正有了抓手。”贵州省粮食局局长沈健说:“粮食工作不改革是走不出一个新路子的,按老的体制、老的方法、老的观点,肯定行不通,还是要从我们的体制机制、从我们的工作来寻找突破口,其中之一就是严格贯彻落实省长责任制。” 安徽省粮食局局长牛向阳则表达了一定的担忧:“要防止上热下冷,不能只有上文,没有下文。” 代表们认为,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将进一步明确省级人民政府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和责任,实现理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新突破,为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

  推进依法治粮进程

  目前,在国内粮食领域,尚无一部完整的法律,而在2014年,粮食法立法工作明显提速。对于粮食生产者而言,粮食法有助于防止耕地“非粮化”、通过粮食优势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持续刺激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于粮食经营者而言,有望通过粮食法获得粮仓建设、粮食加工能力建设、收购资金金融扶持的法律依据等。

  四川省粮食局局长张冬书表示:“在粮食法中要进一步提升粮食流通安全的重要作用。2014年,粮食法的立法进程加快。国务院法制办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广泛征求意见。粮食法的出台将有利于粮食部门进一步抓好粮食流通安全工作,明确粮食部门管理职责,特别是基层粮食部门的行业职责和存在方式。”

  事实上,粮食管理法治化涉及到多社会角色的管理。江西省粮食局局长黄河认为:“在新常态下,要积极探索依法管粮的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促进粮食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规范、有序,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法的制定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加快。”上海市粮食局局长盖国平呼吁。

  加强仓储能力建设

  粮食仓储设施是粮食企业承担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任务的重要载体,要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必须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确定2014年和2015年两年建设粮食仓容1000亿斤。辽宁省粮食局局长刘长江建议国家适时出台促进仓储能力建设的政策。他表示,现在仓储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调动了各地建设粮食仓储的积极性,减少了很多流通环节的粮食损失,确保了粮食安全,但现阶段粮食库存还在不断增加,仓储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福建省粮食局局长林锡能说:“福建仓容设施点多面广,条件也都非常差。福建沿海地区是高温高湿地区,粮食不容易保管,所以对‘危仓老库’的维修显得非常重要。”他希望能在国家层面给予福建更多的关注。

  然而,提高粮食仓储水平不仅仅是新建几个现代化仓库。广西粮食局局长黄显阳认为:“建仓和危仓老库维修应该重视销区,如果都建在东北的话,粮食更加难调出,就是调出来,销区也没有仓容放。”内蒙古粮食局副局长王斯琴则建议:“南方销区完全可以把库建在产区。比如说像上海,土地都很金贵,而内蒙古的土地便宜,气候也适宜粮食储存,保粮成本非常低。”她还说:“对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在安排仓容建设的时候,应该给予倾斜和重点的考虑。在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多安排些项目,应该说是边际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好办法。”

  建设“智慧粮食”

  为实现粮食智能化管理,国家粮食局提出建设“智慧粮食”。沈健表示:“粮食行业由规模型向智慧型粮食转变,必须走特色无公害、绿色发展的路子。要坚持科技引领,打造‘智慧粮食’,提高粮食现代流通水平。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后,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贵州只有走这条路,才能赶上全国的先进水平。”

  “智慧粮食”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粮食行业的发展现状,科学有效地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工作智能化、任务驱动化的目标,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山东省粮食局局长杨丽丽认为:“不能说我们现在粮食质量好、气候适宜存储就没事了,还要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在‘智慧粮食’方面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代表们认为,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和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实施“智慧粮食”,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切实抓好粮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培养粮食人才队伍

  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现在不容乐观。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结构与粮食事业发展、用人机制与粮食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还存在不相适应的现象。目前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结构情况存在“三多三少”:即学历程度低的多,高学历的偏少;技能等级低的多,技能等级高的少;年龄偏大的多,年轻人才偏少。对此,湖南粮食局局长张亦贤表示:“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要培养后续人才。”

  这个问题在基层尤为突出。吴新成介绍说:“现在陕西粮食系统现状,可以说是人仓俱老。你想要人,却没有人来。我们地方的科研院所应该是人才荟萃的地方,现在也是青黄不接。”他建议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下大力气研究,拿出一些实际措施。

  粮食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基层在人才方面的瓶颈不解决,不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青海粮食局局长顾艳华建议开办主任、经理的培训班。“经营主体多元化是未来一个明确的走向,而在市场主体里,主任、经理这部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后记

  在讨论中,代表们还就爱粮节粮、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新增储备、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对于站在新起点上的粮食行业来说,时间总是走得太急,但在飞逝的光阴中,却留下了奋斗者深深的印记。

  2014年,在挑战面前,破浪前行的粮食行业,用一系列改革举措保持发展活力,积蓄内生动力,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2015年,迎接我们的,仍然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对于实现粮食事业大发展,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信心。千帆竞发、击楫中流,让我们携手奋斗,奏响粮食行业新的乐章。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2015年第2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