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双先”要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
——全国粮食系统“双先”代表座谈会侧记
2015年1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一层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联合表彰了全国粮食系统90个先进集体、43名先进工作者和87名劳动模范,60余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了表彰。鲜红的绶带映衬着一张张质朴而坚毅的脸庞,那一刻,他们收获了属于他们、更属于全国230万粮食人的骄傲与荣光。
当日下午,全国粮食系统“双先”代表座谈会召开,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正晓与获奖代表们齐聚一堂,共话粮食流通事业改革发展大业,分享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感悟和体会,畅谈当代粮食人的历史责任与行业担当。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中,有粮食系统的“老”明星,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粮集团董事长尚金锁,而更多的是来自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事业单位的一颗颗闪亮的新星。
“今天我们这个会议室里真是群星璀璨、星光闪耀啊!”任正晓对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们说,“你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极不平凡的成绩,无愧于光荣的称号,我为同志们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在此向同志们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和敬意!”
“感谢国家粮食局、人社部给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这个荣誉不是给我们本人的,而是给全国粮食系统各单位和所有粮食人的,我们能作出的回报就是今后更好地工作。” 先进工作者代表、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所长董殿文说。先进集体代表、江苏省无锡市粮食局局长张海泉也表示:“作为基层粮食部门,我们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得到如此至高荣誉,心情十分激动。”云南省昆明市粮食局局长张丽琼说:“表彰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必须要把浑身的劲儿都使出来,继续苦干、实干,不负众望、不负重托。”
座谈会上,“双先”代表们朴实无华的话语无不透露着他们对粮食事业的那份热忱和深情。
作为粮食系统耀眼的明星,从事粮食工作45年、载誉良多的尚金锁始终怀揣粮食的梦想,保持其谦虚、真诚的本色。“我是来自基层的粮食工作者,对粮食的感情很深很深,甚至把粮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为作为一名粮食人而感到光荣。我一直认为,既然咱干了这个工作,就要尽职尽责去干,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党和人民把粮食交给咱,老百姓信任咱,咱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干好。”尚金锁动情地说:“我得到的荣誉太多了,党和政府、父老乡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过了年我就64周岁了。我将渐渐老去,但粮食事业的步伐不会停歇。我一定会感恩社会,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点事,跟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粮食工作做好。”尚金锁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先进集体代表、四川省遂宁市粮食局局长向莉说:“我是光荣的‘粮二代’,并且先后两次到粮食局工作,对粮食工作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粮食情结已经植根于我的生命之中。”向莉说,她最大的体会就是“美好岁月常思忆,不辞长作粮食人”。
先进集体代表、山东省济宁市粮食局局长信登攀进入粮食行业仅有两三年的时间,但用他的话说,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行业”,“粮食行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计民生,所以我越干越有干头。”济宁市粮食局在实施居民厨房工程中推出的“良粮”牌馒头风靡全市,每天都供不应求。在济宁市“万民代表评机关”活动中,该局在103个政府部门中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和百姓的认可。“只要我们积极创新、积极作为,坚守好服务民生这块阵地,就一定能创出佳绩!”信登攀坚定地说。
劳动模范代表杨俊杰是广东省南澳县军粮供应站站长,由他创作制作的VCD《军粮人之歌》在当地广为流传。“没有想到这首歌这么受欢迎,这让我从中感受到弘扬粮食文化对促进粮食事业发展的重要和紧迫。”座谈会上,他还诵读了他特地为这次一同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写作的诗歌,“甘当黄牛勤耕田,于身不顾永向前……”当杨俊杰略显吃力地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诵读完他的作品时,掌声再次雷动。
“粮食人的每一个幸福微笑都是一个关于中国梦的幸福微笑。”劳动模范代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粮油公司经理幸塔道出了每一名粮食人的心声。
劳动模范代表景永春是来自宁夏青铜峡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一名普通粮油保管员,他始终认为,保障库存粮油质量安全是他的天职。座谈会上,他在加强粮食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保粮方面提出了来自粮食工作第一线的建议。
对于先进代表们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建议,任正晓都一一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任正晓说:“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有收获,很受熏陶和启发。国家粮食局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这些好意见、好建议,用以推动粮食流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国粮食系统要迅速掀起学赶‘双先’的活动,让‘双先’的事迹广为传颂,让‘双先’的精神在全面深化粮食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全面实现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扬光大!”
任正晓说:“当先进很光荣,但荣誉意味着责任。同志们一定要珍惜荣誉、巩固荣誉、发展荣誉,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他寄语粮食战线的“双先”,要无愧于光荣称号,肩负起“四大使命”。
——肩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我们取得了改革创新发展的可喜成就,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任正晓说,“双先”代表们奋战在粮食行业的第一线,工作在不同的层级和岗位,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切实肩负起行业职责和使命,发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实施“粮安工程”、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等方面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做法,带动全国粮食行业健康平稳向前发展。
——肩负起创新粮食行业的使命。任正晓指出,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改革转型、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不能沉湎于过去那种靠国家政策吃饭、靠政府投资发展的状态,必须奋起改革、加快转型、着力创新,实现行业转型再生、创新发展,否则,我们或许一时还能活下去,但会活得没有生机,活得没有尊严,最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任正晓勉励“双先”代表在粮食行业创新发展上要肩负起领头、领先、领跑的历史使命。“从‘双先’代表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粮食行业未来的希望!”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在场代表备受鼓舞。
——肩负起造就粮食人才的使命。“事业凝聚人才,人才成就事业。没有人才,我们的行业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人才是粮食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培养造就众多的像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这样的代表,要把培养造就人才作为振兴粮食行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之策来实施。”任正晓说,粮食行业是一个靠扛麻袋起家的行业,粮食人把装满粮食的麻袋扛在肩上、走在路上,体现的是四平八稳、顶天立地的行业精神。我们要继承这种扎实苦干、艰苦创业的传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驰而不息地奋斗和创造,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肩负起传承粮食文化的使命。任正晓说,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灿烂的篇章。新中国第一代粮食人建树起的“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精神和“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四无粮仓”精神都是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家一定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承优秀的粮食文化,让粮食行业成为有厚重文化支撑的行业。
座谈会结束了,带着人民的期盼,铭记领导的嘱托,“双先”代表又将奔赴各自的岗位,继续为粮食流通事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谱写新的华章。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2015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