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传达了国务院领导最近对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批示,并作重要讲话。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正晓作工作报告。国家公务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云华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关于表彰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
徐绍史充分肯定了2014年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继续呈现“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粮食方面也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从粮食供给看,我们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但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必须改变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从粮食需求看,粮食总消费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粮食总体上处于紧平衡,优质粮食品种趋紧,但粮食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玉米、籼稻等品种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引导,更加注重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看,国内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时期,而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呈下跌态势,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既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又要注重防范国际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的风险。从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兴起,粮食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趋势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发展方向。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依靠增加直接补贴刺激粮食生产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对粮食市场的过多直接价格干预可能抑制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甚至扭曲市场,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需要加快完善。
徐绍史强调,2015年粮食流通工作重点要守住四条底线,狠抓改革攻坚,依法加强监管,提升三个能力。一要坚决守住粮食总量安全、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市场稳定等四条底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二要从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入手,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各项改革。三要进一步推进粮食法制建设,依法加强对地方落实储备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和粮食收储企业的监管,着力推进依法治粮。四要大力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提升粮食收储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粮食加工转化能力。
会议指出,粮食市场运行呈现内外融合、矛盾交织的新特征,粮食行业发展迈入改革转型、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粮食流通管理进入厉行法治、依法治粮的新时代。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加快法治粮食建设的开局之年,是继续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粮食流通改革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国粮食系统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全面加强“粮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第一,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第二,以抓收购、保供应、管库存为中心,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第三,以优化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第四,以加强粮食法制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粮。第五,以全面实施“粮安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第六,以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工程为支撑,进一步增强行业软实力。
会议表彰了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8省(区、市)粮食局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来源:《中国改革报》(2015年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