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抓收购 促改革 保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

  今年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深化各项改革,继续实施“粮安工程”,立足产区,服务全国,努力推进全区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新进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履行好粮食部门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行业职责

  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是粮食部门的基本职责。2013年,国家临储政策由过去中储粮一家执行,调整为粮食部门、农发行和中储粮共同组织实施,贷款也由中储粮统贷统还调整为各收储企业分贷分还。面对国家临储政策的重大调整,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发文明确,秋粮收购工作坚持属地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解决农民卖粮难、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的责任具体到主要行政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王玉明副主席也多次过问并亲自指导推进有关工作。自治区粮食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协调难度大等困难,会同农发行、中储粮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做到了应收尽收。2013年累计收购临储玉米217.2亿斤,是2012年的2.9倍;大豆13.9亿斤,是2012年的3.8倍;油菜籽24万吨,较2012年增长4.3%。做到了应收尽收,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二是农民增收80多亿。通过分贷分还,利用了全社会仓容,引入了多元市场主体,扩大了库点的数量和覆盖面,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生霉粒问题,保证了农民就近售粮和应收尽收,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企业增效20余亿。160多家各类性质的地方企业参与收购,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收购收入、保管费用、各项补贴等累计增效20多亿元。四是增加就业8000人。此次收购企业约增加阶段性就业岗位6000—7000个,监管部门阶段性雇佣人员800多人。

  我区粮油基础设施和企业素质、人员力量与兄弟省市都有较大差距。但从收购情况看,不仅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一些工作还做出特色,保护了种粮农民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为应对区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粮源不足、经营困境的局面,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家临储竞价交易,争取中央财政补贴,全区20家规模以上深加工企业竞购国家临储玉米240万吨,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粮食市场供给,为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构建国有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14年,在对全区涉粮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一是积极探索“粮食银行”和国有粮食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功能定位。鄂尔多斯市兆丰粮油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乾森公司开展了粮食银行的试点工作。乌海市国有粮食企业在探索粮食企业公益性和社会性走出新路。二是积极为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完成了粮油附营业务停息挂账占用贷款核实,会同农发行为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通辽等7个直属库附营业务停息挂账贷款2030万元,为华粮内蒙古分公司所属3家企业核销挂账贷款1547万元,全区共计核销5亿多元。三是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全区粮食企业改革呈现多元化、规模化、混合型的发展态势。一些盟市的国有粮库组建成新型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企业集团等,多种改革形式稳步推进。呼和浩特市第三粮库以成品粮库为核心,建成了总仓容量达22739吨的粮油批发交易市场,为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呼伦贝尔以政府土地投资入股方式,实现粮食企业国有控股;乌兰浩特结合“退城进郊”建成乌兰浩特粮食物流中心;乌海结合粮库“退城进郊”和“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实现多种经营;通粮集团进行了重组,独立研发出农畜产品网上竞价交易系统并投入使用;赤峰联合中纺集团打造杂粮品牌,联合非公经济推进“食安集供”主食供应工程建设,联合蒙东云计算中心,建立了蒙东地区首家粮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名优特粮油网上交易配送;满洲里市粮食局以试验区建设为动力,积极推动向北开放战略,引进投资3亿元的中俄农产品换装中转平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三、全面实施“粮安工程”,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国家明确实施“粮安工程”后,我区认真学习落实李克强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启动实施“粮安工程”作为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完善“粮安工程”规划,做好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夯实粮食收储、供应基础设施,确保不发生农民卖粮难,确保粮食供应不发生脱销断档。自治区政府也高度重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工作,决定今年把2.09亿元产粮大省奖励资金全部用于粮食仓库建设。

  在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内蒙古全面启动成品粮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建设为全国首例。为加强并改善成品粮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项目建设,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十二五”期间分期分批建设粮食成品储备应急仓储设施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区在继全国首例自治区第一批呼和浩特市项目建成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通辽等第二批4个、呼伦贝尔等第三批5个和阿拉善等第四批4个粮食成品储备应急仓储设施建设项目,鄂尔多斯市成品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建设已经竣工。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建设成品粮总仓容8万吨,总投资达1.5亿多元。我区成品粮储备应急低温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