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粮食局
湖南水稻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全力推进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千亿产业工程,全省粮食经济和粮食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13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136亿元。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4年在全省实施了以“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为重点的粮油千亿产业“五扶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确定主攻方向。结合实际,提出湖南粮食工作“三个主”的工作定位和“三个版”的努力方向,确定把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提升粮食经济效能作为始终如一的主攻方向。针对全省粮油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粗加工产能严重过剩,品牌杂、乱、多等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在全省实施“五扶工程”,进一步明确了粮油千亿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实施重点和主要措施等,即以提高粮食产业效益为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粮油深加工和特色加工为抓手,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支持特色粮油加工、培育知名品牌,在全省米、面、油、粮油食品、特色粮油加工、粮机制造和粮油电子商务企业中选择30家左右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品牌竞争力强、特色加工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综合性加工企业1家,过50亿元的1家,过2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重点打造大米、植物油、粮油食品、特色粮油知名品牌20个。力争到2016年,全省粮油加工总产值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长25%,利税增长20%,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二是建立企业名录。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下发了《粮油千亿产业“五扶工程”入围企业评审标准和运行监测考核办法》,对“五扶工程”的实施范围、企业入围条件、“五扶”企业确认方法、运行考核机制等进行了明确,对龙头企业、资产结构、银行信用等级、注册资金、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作出硬性规定,制定了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机制。通过市县申报、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25家粮油加工企业,建立了“五扶工程”重点企业名录。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实施战略联盟,做大企业规模;强化项目带动,做强企业实力;创新运营机制,培育优势企业;推进产业调整,发展特色加工;力推名优品牌,提高竞争能力等进行重点扶持。
三是转变扶持方式。制定下发了《粮油千亿产业项目资金申报指南》,对项目支持范围、申报条件、支持方式、资金额度、申报数量等进行了明确,并把申报审批的第一关口下放到市州,避免过去撒“胡椒面”和让下面“跑断腿”的做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上。同时,按照积极发展混合制经济和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支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以及招商引资,引导其它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进入粮食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了投融资渠道。市县财政、粮食部门也积极主动为纳入“五扶工程”的龙头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衔接,帮助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争取银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等,激发企业活力,使粮食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主导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先机。
四是实施精准扶持。为了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纳入“五扶工程”的企业,重点加大了在并购重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市场融资、人才培养、产销对接等8个方面的扶持力度。帮助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对纳入扶持范围的龙头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等方面实行贷款贴息;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胆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对粮油精深加工、主食产业化、特色粮油加工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开展产销对接,与省外企业建立多形式、深层次和长期稳定的资源与资本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产品展销、经贸洽谈等平台,加大粮油产品、粮油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湖南粮油品牌的知名度。
二、主要成效
一是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成为新常态。“五扶工程”实施以来,企业整合步伐不断加快,继湖南粮食集团、天下洞庭粮油集团、湖南军粮集团等成立以来,各市州按照“一市一集团、一县一骨干”的总体要求,加快了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力度。目前,以湖南粮食集团为龙头,以市州区域性粮食集团为骨干,以县级粮食企业为基础的总体构架基本形成。全省拥有粮油类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8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近300家,其中 5家企业进入中国粮油企业100强, 5家企业进入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2家企业进入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 2家企业进入中国挂面加工企业10强,1家企业进入中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10强。2014年,我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200亿元。
二是实体经营与资本经营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扶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引领、重点扶持企业通过控股参股上市公司,定向筹发企业债券,引进私募基金等融资形式,为企业发展引来资金活水。湖南粮食集团成功控股金健米业后,定向增发9732万股,募集资金4亿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目前,集团拥有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2个交易中心、1个交易市场,资产由整合之初的32.28亿元增长到75亿元,成长为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湖南贵太太茶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辐射湖南及周边省份市场,已有国内著名投行参股该企业。
三是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取得新突破。“五扶工程”坚持把推进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作为粮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推动粮油加工业向食品、环保、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拓展。亮之星米业公司致力稻谷副产品综合利用,潜心研究开发稻壳发电、炭基复合肥、稻壳炭等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省茶油企业已开发八大类30多个规格的油茶精深加工产品。永州大自然集团公司研制开发和生产多种纯天然药物、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产品,部分产品远销美、日、加、澳、香港等国家与地区。
四是湖南粮油品牌形象得到新提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重点在现有3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选择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有创新开发能力的品牌进行扶持。通过贴牌生产、特许经营、加盟连锁等形式,形成了品牌共享、资源共用、市场共存、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部分大米、面业、油脂加工企业和品牌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叫得响、过得硬的知名品牌,提升了湘米湘油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展现了湖南粮食大省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