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开拓渠道 整合资源
大力构建放心粮油流通新业态

四川省粮食局

  四川粮食部门以“服务城乡、放心供粮”为宗旨,依托粮食部门长期形成的从生产到消费终端的渠道优势,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大力整合业态资源,向商品流通价值链上游延伸,努力探索粮食部门“渠道为王、质量追溯、放心连锁、品牌营销”的新优势,树立了粮食部门“为农服务、严格质量、公开承诺、消费认同”的新形象。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导、资金引导、科技推导、监管督导、协会倡导”的思路,精心谋划、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放心粮油体系建设。全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15亿元,撬动地方及社会资金6亿元以上,政府主导已建及在建7个粮食质量可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管平台、38个放心粮油配送中心、720个放心粮油示范店,2014年全省有各类粮油连锁店6000多家。

  一、“三多”并举,创建放心粮油新机制

  针对“放心粮油工程”起步早、发展慢、不规范、盈利弱的状况,省粮食局党组认真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混合经济的机制构想,果断打破原有“放心粮油”推广主体——国有粮食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超常规提出了四川必须走“多元主体参与、多重功能融合、多种资金共建”的放心粮油推广之路。实践证明,“三多并举”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主体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放心粮油”经营风险。目前,中粮集团、北大荒等大型粮食企业已在川拥有500多家经销商、800多家终端形象店。遂宁市已建成的150家“川粮便民连锁店”中,民营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的已占4/5以上。由全省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川军粮连锁”、“川粮便民连锁”两大系列已和全省粮食应急网点体系有效接轨、深度融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全国供销社“老邻居”网点建设等部门资金纷纷投入粮食部门倡导的“放心粮油工程”,并与粮食部门专项资金、民营资本形成资本叠加优势,促进了全省放心粮油示范工程步入快车道。

  二、“四动”并行,编织放心粮油新网络

  单一依靠协会驱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方式活力不足、局限较多。为此,省局提出了“行政推动、协会驱动、政策拉动、企业联动”的四轮驱动战略,着力打破放心粮油网点“碎片化、无秩序、欠规范”的旧格局,积极编制放心粮油新网络。2012年省政府将放心粮油工程列入“全省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省局明确将放心粮油工程纳入绩效考核,制定了《四川省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了全省放心粮油标识系统,出台了加强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的意见。省粮食行业协会成立了放心粮油分会,下发了《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工作实施办法》、《四川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市场准入及退出管理办法》等文件,2014年省粮食行业协会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分行签定“全力支持四川省放心粮油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金额100亿元。2013年省粮食局会同省财政厅投资1000万元开展 “放心粮油示范工程”试点,2014年又在7个市、21个县的粮油企业全面推进“放心粮油工程”体系建设,安排全省2015年7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在9个市的放心粮油体系建设。在财政资金的拉动下,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吸引各类主体、各种资金,参与推进涵盖种植、收储、加工、配送、监管、消费等环节的放心粮油工程体系建设。由20多家民营、国有粮食企业出资组建了“川粮连锁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注册并开始运行。中粮成都产业园携手新津等县开展了“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

  三、“六措”并施,创建放心粮油新体系

  (一)建立优质粮油种植基地。积极引导粮食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适度流转农民土地、建立自营原料种植基地,2013年全省支持或参与建立了274个粮食专业合作组织,遂宁市成立了粮油生产合作社4个,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4个,形成核心种植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订单粮油10万亩。各地粮食企业按照优质粮油生产技术规程,在种子供应、测土配方、农药化肥使用、田间管理等方面建立管理制度,形成全程监管体系,确保种植环节粮油产品质量。

  (二)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保证收购粮食质量、解决粮食丰收后晒干难、收储难、卖粮难等问题,充分发挥粮食部门设施、技术、人才等优势,在96个产粮大县,开展多方位、全过程的“川粮产后服务工程”,每年可减少农民粮食损失5~7%。成都市建立了20个烘干仓储中心,遂宁市建设了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形成日烘干整理200吨粮食的处理能力。

  (三)培育优质放心粮油产品。全省对260个粮油工业项目进行了新建或技改,投资70多亿元,2012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支持粮油加工业专项资金4亿元以上,切实保障了产品质量。全省有3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3个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141个产品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粮油产品”、50家企业分别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以博览会、展销会为平台,2014年省粮食局主办或承办了三个展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来自川渝、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375家企业参展参会的粮油产品3000余个,成交金额73亿多元,参观人次30万。

  (四)构建现代粮油营销网络。2014年全省粮食行业共有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6000多家,规范建设“川粮便民连锁店”600个、四川军粮连锁店120个。遂宁市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川粮便民连锁店”150家,建设大型标准化配送中心1个、中小型配送中心7个,年粮油配送能力超过10万吨。同时,按照每个乡镇、街道以及每3万人1个供应网点的原则,建立全覆盖的放心粮油应急、供应体系,确保销售环节粮油产品质量。

  (五)加强粮油质量日常监管。各级粮食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的方式,严格检查原粮质量和化学药剂使用情况。把好出厂关,积极指导粮油加工企业加强产品质量自检。把好市场关,建立联合执法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粮油产品进行检查。接受消费者监督,所有“川粮便民连锁店”公开承诺,保证粮油产品质量。

  (六)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2013年率先在遂宁市探索建立粮油产品全程跟踪与溯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平台、消费者查询互动平台、企业内部自动管理平台等三大平台。主管部门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种植、收储、加工、配送等各环节粮油信息进行监管;试点企业通过内部自动管理平台录入各环节产品信息生成二维码;消费者查询互动平台包括放心粮油门户网站和销售店的终端查询设备,消费者通过查询平台可查询粮油产品全部信息和视频资料,实现粮油产品信息溯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