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坚定实施依法治粮工程 努力打造贵州粮食升级版

贵州省粮食局

  近年来,我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积极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大力推进依法治粮工程,统筹抓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努力打造贵州粮食升级版,较好地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注重顶层设计,为依法治粮提供法制保障

  贵州粮食生产能力脆弱,粮食供给压力较大。近年来,注重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寻求加大对全省粮食流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贵州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省内粮食安全的意见》等规章及政策性文件。《条例》和《意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阐述了新时期强化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对建立健全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等事项作出了细化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顺应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推进依法管粮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全省依法治粮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大力推进粮安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粮安工程建设,是落实依法治粮,确保省内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是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全国新建1000亿斤仓容的有利契机,指导各市、州谋划和新建一批仓容量较大、储粮功能完善的标准化粮库,重点推进一批带动性强、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水平高的粮食仓储物流综合项目。特别是争取省委书记赵克志和省长陈敏尔批示同意,依托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规划建设的“西南粮食城”项目,占地近3500亩,总投资50亿元,与新设立的贵阳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相互依托,重点打造现代化粮食物流综合板块。2014年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在建项目41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5.91亿元,建设总仓容达90万吨。二是抓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按照一般性维修、大型维修和设施功能提升等工程分类,明确实施库点,明确工作责任,确保专项工程有序推进。2014年 “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总仓容25万吨,概算总投资5300万元。三是适时启动“智慧粮食”工程建设。在学习借鉴省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粮库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市、州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推动建设。四是加强粮食产销衔接。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省内粮食企业与省外主产区粮食企业建立互信互惠长效合作机制,在引进主产区粮食的同时,推介我省特色粮油产品并实现优势互补。2014年10月,我省与黑龙江省签订了《粮食产销合作协议》,按照“丰歉保证、同等优先”的原则,确保我省粮食供需平衡。

  三、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维护粮油食品安全

  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是依法治粮、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自加压力,建管并重,努力提升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水平。全年完成387个放心粮油网点建设任务,还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为34个县级以上配送中心发放配送车辆,顺利实现了五年规划建设2000个放心粮油网点及县级以上配送中心配送车辆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形成了以市州区域配送中心为骨干、县级配送中心为支撑、连锁中心店和放心粮店为终端的全省“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和应急供应网络。近年来,与省民政厅依托“放心粮油”网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季节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低保户季节性缺粮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各地放心粮油工程紧密结合“平价粮油直销店”“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创新发展模式,争取政府价调基金支持,整合资源要素,形成了“配送、批发、团购、零售、网购”五位一体的放心粮油营销模式。全年销售放心粮油35万吨、实现销售利润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 %和47%。与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联合出台文件,进一步扩大放心粮油进学校覆盖面,放心粮油进学校达9225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的70%,覆盖学生300余万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进一步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依法治粮,必须与大力发展特色粮油产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供给、促农增收相促进。贵州生态环境好、工业污染少、生物资源多,农产品质量高,发展特色粮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们制订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打造不同特色的粮食产业带,明确粮食产区以开展优质粮油订单种植为主,山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充分利用我省粮食品质好、杂粮品种全的优势,重点发展有机米、特色米、香禾糯、薏仁米、苦荞、芸豆、酿酒高粱、茶油、菜籽油、特色食品等“十大”特色粮油产业,着力在培育龙头、打造品牌、扩能技改、发展基地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强绿色、有机“贵州粮油”品牌,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城市以发展主食产业化为主,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打破所有制限制,重点扶持粮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转型升级为方向,努力打造行业标兵企业。抓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投入,切实推动我省特色粮油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2014年,特色优质粮油订单达500万亩,促农增收10亿元以上;全省特色粮油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2%,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9月成功举办了贵州省首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来自省内外130多家企业、近600个粮油产品参加展示交易,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省粮食行业在粮油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面发展的成果,提升了特色粮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加强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监督检查是依法治粮的重要环节,我们始终按照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注重从基础抓起,强化监督检查。一是认真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和专项检查。按照有关要求,对各辖区库存粮食数量、质量和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抽查、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及监测、储备稻谷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转圈粮”专项整治行动和全省国家粮食仓库清查等专项工作,维护了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流通正常秩序。二是继续开展节假日期间粮食市场检查。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联合有关单位对辖区放心粮油连锁店、超市和粮食批发市场进行检查,强化了市场粮油供应和质量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管。三是积极开展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终审,评出4家省级示范单位,推荐贵阳市粮食局参评全国示范单位。四是加强人员培训。连续两年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了两期粮食行政管理及企业高管人员培训班,110人受训。2014年9月,与省法制办联合举办了粮食行政执法培训班,全省有82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并获得了行政执法证。五是加强法制宣传。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周、世界粮食日及“在线访谈”等契机开展集中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粮食法制氛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