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
 

严格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湖南省粮食局

  近年来,我局围绕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三主”工作定位和“三版”努力方向,坚定不移地落实“两个责任”,以改革精神推进具有粮食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以全新的作风保障粮食事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与粮食流通工作齐头并进,先后以省直厅局排名第二位的成绩被评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纪检监察创新性工作先进单位。

  一、坚持“一岗双责”,健全履职尽责新机制

  (一)四个带头严格层层传导责任。局党组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注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领导责任的落实带动全面责任的落实。局党组书记带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的各项规定,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三不一末”决策制度,带头集体决策定大事、规范程序管好权、公平公正用好人,以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政治担当和务实作风,管好班子、干好工作、引领作风、带好队伍。局党组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分工履职紧密结合,在履行全省粮食宏观调控、粮食流通管理、发展粮食经济等职责过程中,切实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带头推动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51项规定动作从细压实责任。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细化为51项,逐项分解落实到党组成员、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与此同时,“签字背书”促责任落地,党组成员与党组书记,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分管领导,党员干部与处室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不留“盲区”。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粮食业务工作中,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粮食流通工作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三)四项保障机制从严落实履责。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意识,局党组着手建立责任清单、台账管理等权责清晰的分责保障机制;廉政承诺、述责述廉等过程管控的履责保障机制;目标绩效考核、挂钩人事评价等科学管用的评责保障机制;“一案双查”等权责对等的追责保障机制。不定期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

  二、坚持教育为先,构建反腐倡廉新格局

  (一)“六个一”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年”活动。讲一堂党纪条规党课,“一把手”给党员干部以《掌握当前反腐败的大势 自觉做好廉洁自律工作》为主题,开讲了一堂党纪条规专题廉政党课。开展一轮党纪条规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每季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组织一场党纪条规专题辅导报告,邀请专家学者给党员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聆听一组《廉政大讲堂》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了由省纪委主办的“廉政大讲堂”专题讲座。印发一套党纪条规学习资料,将重点要求学习的党纪条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编印成册,印发到党员干部。开展一次党纪条规知识测试。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和熟知党纪政纪条规,增强党性观念、纪律观念,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条规防线。

  (二)“四联动”拓展廉政文化宣传。专门设立了反腐倡廉宣传橱窗,每季更新;建立了政务网廉政之窗专栏,开辟了廉政教育、案件透视等八个栏目;积极在省纪委《三湘风纪网》宣传粮食廉政文化、粮食反腐倡廉工作动态,局党组书记和纪检组长分别发表文章;紧扣粮安工程、服务“三农”、依法管粮,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通过“四联动”的廉政文化宣传,有效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环境。

  (三)“六个一”防控廉洁风险。排查一个权力事项,建立一个风险防控台账——紧紧围绕“权、粮、钱”“购、销、储”等关键环节和岗位进行隐患排查,全面梳理制度、岗位、流程、职责中的风险点,加强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强化一个流程,采取一个防控措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防范权力出轨的重要措施,局党组完善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明确了集体决策基本原则、事项范围、基本程序、监督检查和违反集体决策制度的责任追究,同时对局直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行审核备案,让权力运行流程优化,使防控措施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一个责任领导,固化一个责任部门——局党组对每一个权力事项的监控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固化了责任部门,并要求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廉洁风险防控流程和措施的建立,扎紧了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进而保证权力在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行。

  三、坚持抓实“三化”,建立作风建设新常态

  (一)“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抓整改落实不松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常、抓细、抓长要求,深入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纠正“四风”。局党组书记挂帅落实整改任务,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对症下药”,推动整改工作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取得实效、取信于民。抓制度执行不松劲,严格落实执行财务管理等制度,强化公车管理,规范公费出国,严格公务接待,切实减少“三公”经费,持之以恒抓制度执行到位。抓专项整治不松手,全面开展公车私用、公款送礼、“庸懒散”、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等五个专项整治,有效促进党员干部作风的持续向好。在省纪委、省教育实践活动办明查暗访中,局机关整体工作状况得到了好评。抓政风行风不懈怠,落实开展对重点项目和重要岗位的效能监察,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使干部职工宗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法制化”扎紧制度笼子。坚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推进具有粮食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局党组先后出台了40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特别是在做实对粮油千亿产业项目资金安排上,主动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权。明确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的“五扶”重点,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将项目申报的审核把关下移到市州,改变过去项目申报由省局集中受理的方式;现场审核项目,改变过去申报单位往省局 “跑断腿”的状况;专家封闭评审,纪检监察全程监督,改变过去项目资金审定中存在的乱象。切实压缩自己的权力空间,优化权力流程,推进权力程式化、标准化、透明化运行。

  (三)“目标化”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开门为民,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选聘30名社会监督员参与粮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形成自律与他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公开为民,按照《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维护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执法为民,针对基层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粮食执法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坚持服务为民,组织开展“人性化服务在粮食收购中闪光”活动,驻守服务督导,慰问送粮农民,维持收购秩序,解决现场问题,促进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转作风。

  四、坚持“三贴”督查,确保涉粮政策落到实处

  (一)贴近群众关心热点抓督查。强化全社会粮食流通、粮油质量卫生、粮油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管,严禁不符合国家质量、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坚决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粮食流通秩序。

  (二)贴近社会关注焦点抓督查。切实加强对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粮食库存检查、中央投资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实施等情况的监督,严格落实执行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增进粮食库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防止和纠正损害粮农利益的不正之风,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贴近领导关注重点抓督查。着力开展对全省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工程招投标以及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的专项督查,确保 “粮安工程”健康实施,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确保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提高法规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