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局
2014年,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重大战略部署,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按国家统计局公布口径,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248.44亿斤,比上年增加47.6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上个收购期,全省收购农民余粮1201亿斤,同比增加191.4亿斤,农民卖粮收入增加103亿元。2014—2015年收购期,全省预计收购农民余粮1300亿斤,其中政策性粮食800亿斤。为了促进农民实现粮食丰产增收,确保不出现新的卖粮难,我们大力实施重点推进工程,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保障能力。
一、实施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粮食收储保障能力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的重要指示,贯彻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省领导多次进京汇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严格落实市县政府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以来,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投资23.1亿元,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37.4亿元,累计投资63.1亿元,启动实施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和建设工程,恢复和新增收储能力448亿斤,增加烘干能力191亿斤,增加农户储粮能力4.2亿斤,有效缓解粮食收储和烘干能力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省政府对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地方企业的17亿斤仓容建设项目,又落实了配套资金3亿元。各级粮食部门采取组织企业挖潜自筹和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通过降低投资标准、改变仓型将仓容建设规模由17亿斤扩大到53亿斤;通过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储粮罩棚建设和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资等措施,增加粮食收储能力160亿斤。截至2014年底,我省有效仓容能力已达1203亿斤。
(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针对项目建设施工期短、任务紧迫的实际,建立了政府牵头组织、粮食部门负总责、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本着“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按时完成、装上新粮”的总体要求,采取确定阶段性目标、强化跟踪检查,严格年度目标考核等措施,确保收购期内投入使用。
(四)严格规范保证质量。省里及时制定下发《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参考流程及要点》、《2014年保温钢板平房仓项目建设要点》,统一标准,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确保质量。
(五)开展项目建设专项督查。由局纪检组长牵头,成立项目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督查方案,确定11类督查内容,采取自查和提级督查相结合方式,在全省集中开展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督查行动,实现全省覆盖、全程跟踪、全程审计、全程督查。截至10月末,共发现建设手续、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168个问题,下发督查建议书29份,提出整改措施、建议135条,追回项目建设专项资金384万元。通过开展专项督查,规范了项目建设程序,强化了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有效防范各类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二、实施公开透明保障工程,提升执行政策的社会公信力
(一)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重要内容。在全省第二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集中反映了粮库(库点)粮食收购质量检验过程不公开、验水不使用仪器感官检验等方面问题。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粮食企业调研,并明确指示;陆昊省长多次听取汇报,提出具体要求。我们把此项工作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安排专项资金848万元。
(二)强化物质技术装备支撑。发挥省政府专项补助资金引导作用,组织企业内部挖潜自筹配套资金,为全省427家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配备了粮食收购公开可视系统和电子验水设备,维修和提升改造了农民售粮信息公开系统,加强了粮食收购流程关键业务环节一体化信息衔接。为加强粮食收购问题源头治理,提供了有利物质技术支撑。
(三)协调统一步调。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9月中旬,我们召集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中粮集团黑龙江贸易公司、中纺粮油黑龙江有限公司、省农垦总局粮食局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通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集中反映的粮食收购问题,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对问题整改落实的工作要求,正视问题、不回避、不推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协同推进整改落实。
(四)全面实行秋粮收购公开透明操作。从今年秋粮收购起,全省所有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不管是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还是中央企业直属库及其租用库点,全部推广使用粮食收购公开可视系统和电子验水设备、取消传统感观验水方式,凡不配备该系统的,一律不允许开秤收购政策性粮。加强对企业粮食收购各业务环节操作情况的全程监控,坚持粮食收购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满意粮”,切实提升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社会公信力。系统投入使用后,央视和省内媒体做了广泛宣传和报道,社会各界反应良好,得到农民的称赞。
三、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推进落实的执行力
(一)健全落实工作责任保障机制。我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抓落实”的原则,完善和强化了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制,年初在严格兑现上年度目标责任奖惩的同时,对各地下达下一年度责任目标,签订责任状,逐级分解、认真落实。坚持局班子成员和处室、直属单位定点包地市制度,常年跟踪检查督导,不断强化措施,确保完成。
(二)抢前抓早争主动。从4月末上个秋粮收购期结束开始,就立足于粮食再获大丰收,围绕破解库存爆满、收储能力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守住“农民余粮顺畅销售、卖好价、有收益、得实惠”的底线,提早谋划安排秋粮接收准备工作。全面排查、准确掌握全社会粮食库存和仓储设施情况,科学预计新粮产量、商品量、购销量,提早制定和不断调整完善落实秋粮收储预案。
(三)帮助农民防控坏粮风险。针对今年我省粮食获得特大丰收、农民余粮大幅增加和秋收开始早、气温偏高及市场购销清淡、国家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出台较晚等实际情况,为解决农户储粮条件差、烘干能力不足问题,避免农户坏粮、造成损失,及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给政府当好参谋。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下发明传电报,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启前的过渡性应急措施,部署各地组织国有粮食企业,本着“农户有需求、地方政府有要求、企业要作为”的原则,为农户开展秋粮代烘代储服务业务。同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加强组织指导、审核认定、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手续,便捷服务、防控风险,公开公平公正,把惠民的好事办好。
(四)加大促销压库力度。认真落实国家促销腾库工作部署和支持政策,坚持政策性粮食调销和市场化销售同步推进,全面加大粮食促销压库力度。截至11月30日,竞价销售政策性粮食累计成交191亿斤,实际出库172亿斤,占成交量的90%;跨省移库政策性粮食实际出库81.4亿斤,占计划的95%;中央储备粮轮出14亿斤;通过继续推进产销合作等多项措施,市场化运作销售粮食230多亿斤。为企业接收新粮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帮助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立足于维护农民利益、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继续实施“监督检查,护农增收”重点推进行动。本着“有库(点)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集中对全省辖区内1535户企业所有粮食库存进行了全面检查,整治粮食收购中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对企业执行政策和仓储管理、安全储粮等情况进行了逐库、逐仓全面排查,认真负责地帮助全省企业及时发现和整改了433个重点问题,督促指导企业防控了违法违规风险,完善和落实了规范化管理措施,整改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