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
 

粮油市场报:吹响集结号粮食科技创新发展迎东风


  日前,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时隔8年之后,在新一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吹响了粮食行业驱动创新发展的集结号,令不少与会科研人员振奋不已,直言粮食科技事业发展的东风来了。

  随着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粮食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丰硕;本次粮食科技创新大会对未来粮食科技的发展方向做了明确部署,聚焦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十三五”期间的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和规划编制也将提上日程。

粮食科技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自2006年国家粮食局召开全国粮食科技大会以来,粮食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大批粮食科技成果,通过验收评审鉴定的科技成果共计559项,共有16项粮食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

  其中,《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在三批国债建设的1000多亿斤中央储备库和  500多亿斤地方储备库中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二五”以来,粮食科技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仓储技术在“四合一”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集成创新,无偿提供各地使用的标准工艺图纸已通过国家粮食局组织的专家审定,将有力支撑新的1000亿斤粮库建设。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在大会工作报告中表示,在国家粮食局牵头组织实施“十一五”、“十二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和规划的引领下,粮食科技发展顶层设计持续优化,经费投入渠道和总额不断增多,粮食科技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其间,国家粮食局启动推进“智慧粮食”,牵头组织实施“储备粮减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数字化粮食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项、课题33项,引导行业科技力量围绕基础性、培育性、应急性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解决了一大批行业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储藏新工艺引领驱动创新

  目前,国内粮食储藏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新挑战,粮食仓储企业急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此,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牵头,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粮食储藏成套新技术新工艺。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粮食储藏成套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项目团队负责人曹阳介绍说,该集成创新由两侧檐墙固定风道的横向通风技术、负压分体式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多介质环流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和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组成,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粮食储藏技术向绿色、生态、智能方向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国内最先逐步配套粮食储藏  成套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的粮库,记者在粮库采访时了解到,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高大平房仓进出粮机械化的问题,可以将作业效率提高4~6倍;显著提高了风机和谷冷通风的效率及均匀性,有利于降低储粮能耗,减少粮食水分损失损耗。

  以清苑储备库集成创新升级后的粮仓为例,这个60×21米高大平房仓储存有5700吨小麦,实施横向负压冷却通风约72小时后,粮仓均温从32.2℃降低到24.2℃,降温幅度为8℃,单位能耗约0.14kwh/(t·℃),明显小于竖向谷冷通风的单位能耗。

  清苑粮食储备库主任季振江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表示,新技术的投入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粮食出入库的效率,利于企业通过收、售粮节奏的把控创造利润,此外,负压谷冷技和环流熏蒸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降低储粮成本投入,提升储粮品质安全,而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将更利于掌控储粮情况变化,为打造“智慧粮食”奠定基础。

  此外,呕吐毒素超标小麦安全合理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粮食信息化管理技术创新———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及物联网技术应用、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前沿技术也在全国粮食科  技大会期间对外正式发布。

“十三五”聚焦行业重大需求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科技兴粮工程、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要紧贴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准聚焦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行业重大需求,重点攻克绿色生态储粮、粮食节约减损、质量卫生安全、粮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运用等重大科技难题。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国家粮食局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十三五”粮食行业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结合粮食实际,围绕《“粮安工程”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制定目标,围绕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特别是绿色生态储藏、质量安全、粮食现代物流、加工节粮减损、营养健康、粮食信息化等6个重点技术方向,细化梳理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凝练提出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重大项目。

  据悉,2015年3月前国家粮食局有关部门将研究提出粮食科技创新规划基本思路,并于同年9月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来源:《粮油市场报》(2014-11-19 02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