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深化改革、创新手段、完善措施、加强监督,努力为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纪律保证。全省涉粮职务犯罪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上线省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连续三年实现听众“零投诉”。省粮食局被省纪委、监察厅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受到省纪委通报表扬。纪检组监察室2013年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一、服务中心大局,探索监督思路
驻局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能,坚持与驻在部门中心工作的开展保持同频共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到粮食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积极探索监督思路。
一是协助理清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局班子成员坚持做到“四个自觉一视同”。按照统一管理派驻机构的履职要求,协助省局党组理顺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研究形成“四个自觉一视同”共识,即: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搞好配合,自觉搞好服务,自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局班子成员表示对驻局纪检组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视同省纪委省监察厅的工作要求,认真抓落实。局党组的态度受到省纪委的充分肯定和通报表扬。大家把接受监督作为工作生活常态,习惯于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二是坚持以抓党风统领政风行风,持续开展“三反三正”活动。行风反映政风、政风影响党风。我们连续多年协助局党组在全省粮食系统开展了以“反造假、反违规、反腐败,正党风、正政风、正行风”活动,违规现象得到遏制,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三是配合抓粮食中心工作,认真践行“八坚持、八不准”公开承诺制。协助省局出台了《全省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八坚持、八不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从执行政策、启动预案、依质论价、敞开收购、资金管理、储粮保管、遵规执纪、责任主体等八个方面提出明确规定,做到宣传册上告示、政务网上明示、收购点上公示,畅通投拆渠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二、深化廉政教育,营造监督氛围
我们深化廉政教育,积极探索治本之策,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理念示廉、行业倡廉、活动促廉、机制保廉等措施,发挥廉政文化具有渗透性、易于接受的优势,不断陶冶情操,启发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制作的反映我局廉政文化创建工作成果的电视专题片《清风育粮人》广受好评。2012年8月,省纪委主要领导同志亲临我局,对我们坚持抓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一)以廉政文化基础建设营造氛围。在软件上,做到实施有廉政规划、制度有廉政条款、评比有“四进”标准、教育有廉政专题、典型有授牌示范、履职有廉政承诺、提任有廉政谈话、提醒有廉政短信;在硬件上,不断完善单位有文化长廊、墙上有廉语警句、楼道有电子视频、宣传有纪检简报、学习有《廉政手册》、网上有《廉政之窗》、期刊有《廉文荐读》、资料有廉政书橱、出版有《监察概览》、考核有廉政档案。
(二)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营造氛围。组织廉政歌曲大家唱、举办廉政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开展反腐倡廉知识竞赛、评选廉政格言警句优秀作品、征集反腐倡廉优秀论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倡廉系列图片展、撰写拒腐防变心得体会等廉政文化内容。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系列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警示教育。
(三)以廉政文化典型示范营造氛围。陆续推出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站库、进园区、进企业先进单位,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连续三年命名了3批全省粮食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75个。每年,我们还深入基层,对这些“四进”示范点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监督举措
我们立足于从自律上引导、从源头上防范、从制度上规范、从督查上警示,不断完善监督举措。主要在五个“坚持”和“抓好”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二书一报告”。在贯彻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的同时,协助局党组将年度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局党组书记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处级领导干部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明确责任要求。年底,开展专项检查考核,听取机关、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责任制情况报告,并进行通报或讲评。2014年1月上旬,我们召开“两项考核”工作部署会,把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同时,要求机关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德、述廉、述险(廉政风险),通过“四述”活动,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局“十八条”要求的落实。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同时,协助局党组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共六个方面“十八条”规定,强调纪律要求,抓好监督检查。2013年底,我们结合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专项整治任务,开展了“三项工作”综合大检查,进一步推进了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三是坚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抓好向系统行业“延伸”工作。2013年,我们为巩固提高局属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同时,工作向下延伸,成立督查组深入6个市局、27个国有粮食企业,检查指导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在省局内刊《安徽粮食》登载。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区)粮食局和418个国有粮食企业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2013年7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三版显著位置以《安徽省粮食局立足实际——防范风险保粮仓》为题,深度报道了省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2013年底,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刚上任,就明确要求局属机关进一步梳理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重要职权项目,查找主要廉政风险点,制定实在管用的防控措施并形成制度。2014年初,结合贯彻新的《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精神,我们配合局党组研究出台《中共安徽省粮食局党组关于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以局党组1号文件从四个方面对深化局属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新的部署和要求,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四是坚持把好干部提拔任用前的警示关,抓好廉洁自律“五步教育法”。落实局直机关拟任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政谈话——廉政备忘——廉政承诺——廉政宣誓或表态——廉规测试,强化教育提醒,筑牢拒腐防线。我们在省直机关率先建立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和局属单位57名处级干部遵守《廉政准则》、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及新任干部廉洁自律“五步教育法”内容全部录入新编制的电子廉政档案。五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好“三项监察”。结合夏、秋粮收购、清仓查库等专项工作,开展“执法监察”,确保工作廉洁高效;结合干部选拔任用、人员招聘录用、资金项目投入、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廉政监察”,确保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结合落实省政府效能建设工作部署,加强“效能监察”,督促局直机关履行核心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平时,我们注重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单位有信访接待室、办公场所有举报信箱、监察室有举报电话、网上有举报系统,全方位受理来信来访,分类妥善处理。此外,坚持对机关行政管理事项的监控,抓好职能处室“联审制”,大宗物品采购、公务接待管理、局直机关办班活动等,均实行纪检监察机构全程参加的多部门“联审制”,以防止暗箱操作和不廉洁行为。
四、端正行业风气,集聚监督合力
我们重视系统行风建设,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一是注重系统指导,提升监督能力。近年来,我们坚持年度“一班一会”,分不同专题请有关领导、专家来单位讲课,对系统队伍进行系列培训,召开全省粮食系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成果研讨会、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成果交流会等。通过班会并举,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全省粮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二是考核系统行风,提升监督成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连续十二年,以“问卷评廉”的方式在全省粮食系统组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市局自查、材料报审、组织考核等步骤,在市级粮食行政机关开展政风行风建设考核,对考核评比前6名的市局颁发奖牌、通报表彰,对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形成合力纠风。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驻国家粮食局纪检组监察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夏、秋粮收购、清仓查库等重点工作,深入基层站库,对收储企业执行“五要五不准”守则和查库人员遵守清查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督查,做到一般性问题跟踪问效,重要问题亲自督办,切实维护卖粮农民利益,为促进我省粮食行业风气明显好转,提高社会认可度,履行了我们应尽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