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节粮


一楠

  提要: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对待食物的态度都在告诉大自然: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否如此?

  午后,在一个热闹的商场用餐区里,一位中年男子用餐之后将碗中剩下的面迅速倒进摊旁的潲水桶里。他刚离开,摊主老太便凑到了桶边认真地搜寻着,时不时抬头观察一下周围。旁边一位年轻顾客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突然,老太神色一亮,便拔出了没入大半潲水桶的胳膊,手中抓着些许面条,紧接着,她将它们熟练地盛入意面加热盒中,连贯地送入微波炉加热……如此“节约”,真是出人意料!

  这只是国外一搞笑视频,看似简单幽默,却不可忽视它的深刻意蕴。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对待食物的态度与行为都在告诉大自然: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否如此?

  稼穑维艰,饮水思源。粮食资源得来不易,粮食的出产需要能源,生长则要花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粮食便是对土地、水、劳动力、燃料等资源的浪费。

  今天,全球粮食生产过程占用了世界25%的可居住土地、70%的水资源消耗、80%的森林资源砍伐和30%的温室气体排放。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改变土地用途影响最大的直接因素。粮食能源投入结构中要有化肥、电力、矿物燃料、农药、种子的消耗。同时,粮食产品在出产前也会有一定的消耗。

  面对中国日益减少的种种资源,改变对待自然资源的方式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民众,对于剩饭,可以早剩午吃,午剩晚吃,餐饮废弃食物可喂猪,宴请聚餐可打包;企业则要提高收割效率、运输和储存条件,加强粮食安全措施。

  大家都知道“积流成海”的道理,故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献上一份力,勤俭节约亦是种伟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鄂温克伊敏河国家粮食储备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