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
提要:“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每一位粮食人都要做厉行节约、爱粮节粮的表率……
参加工作后,我被分到了离县城比较偏远的城东粮站当粮食保管员,上岗第一课便是玉田粮库(现为河北玉田国家粮食储备库)“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艰苦奋斗教育。早在上世纪50年代,该库就提出“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口号,靠艰苦奋斗精神被树为全国粮食战线的一面旗帜。90年代以来,为赋予这种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粮库又创造性地提出“保管万吨粮,不流一滴汗”的目标,坚定地走出了一条靠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说到玉田粮库就不能不提柏粮、不提尚金锁——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国家粮油储检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柏乡粮库最初只有4亩地、6个人,仓容不足百万斤,如今,昔日的小粮站已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最大的粮库,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保粮减损技术。尚金锁用了6年时间,对影响粮食安全保管的大气温度、湿度、风速、雨情,以及不同类型仓库的仓温、粮温、仓湿、粮湿,不同季节虫、霉、鼠、雀对粮食保管造成的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积累了6万多个数据,编出一套《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图》,用坐标法将气候和粮情变化规律直观地标示出来,被业界称为“粮食保管小词典”。储粮技术的创新突破,积极推动了粮食保管工作由管住向管好迈进,既大力开发了“无形粮田”,也营造了爱粮节粮的浓厚氛围。
我们博野县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农户家庭自储粮食占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据入户调查测算,户均年储粮损失率约5%达100公斤,全县年储粮损失约4000吨。为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自2012年以来,我们推广普及了新型储粮装具——“小粮仓”,现已覆盖全县22%的农户,62%的行政村,总仓容达3000万斤,使12600户农民直接受益。我觉得,这个法子很不错,目前,我国粮食单产提高面临的难度比较大,但在储粮特别是农户储粮方面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一方面,可将安全储粮纳入对农民综合直补范畴,在全国特别是重点产粮区,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储粮仓具及储粮技术,参照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的方式,分期分批对购买使用新型储粮仓具的农户给予定额补贴,以调动农民储粮降耗积极性;另一方面,放宽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贷款政策,使其有较为充足的流动资金,利用基层国有粮食企业仓容,开展“免费为农户储粮活动”,农民可随时存支粮食。
前段时间,央视关于“舌尖上的浪费”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一时间中国式“剩宴”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小看。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社会上的粮食浪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一是种子消耗偏大;二是收获环节损耗惊人;三是储藏环节损失严重;四是运输环节损失与浪费较大;五是加工环节损失与浪费加大;六是消费环节浪费普遍。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学校食堂和餐饮酒店,粮食浪费现象常见,有的甚至触目惊心:“宁愿肠胃喝出洞洞,不能感情留下缝缝。”铺张浪费消耗了资源,胡吃海喝还损害了身体,现在医院常见的“三高”,几乎全是吃出来的。
一粒粮食千斤重。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基层粮食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是啊,“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每一位粮食人都要在储藏、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做厉行节约、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有道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粮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