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是第33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所在的周是第23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我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为“爱粮节粮,传承美德”。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调查显示,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且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国每年从地头到餐桌浪费粮油相当于2.5亿人一年口粮,总量达1000多亿斤。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产后损失。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400亿斤。二是粮食过度加工损失。在粮食加工环节为迎合公众消费误区,过度追求精度,造成出品率的降低和营养成分损失。三是餐桌浪费。媒体公共宣传显示每年餐桌浪费粮食就高达200亿斤左右。
按照《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3中国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国粮办发[2013]207号)要求,黑龙江省粮食局积极组织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粮食科研所、粮食批发市场、省粮食职业学院等有关单位开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 粮食日”和“宣传周”活动,为全社会营造“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倡导科学营养,提高爱粮节粮意识”的良好氛围。一是设立活动宣传场所。安排在金谷大厦门前、省科研所和监测站楼下和原省粮校设3个活动地点。悬挂宣传主题条幅;向公众发放由国家粮食局提供的宣传品;专家到现场指导并与公众互动及解答相关节粮知识和问题。二是在网上开展宣传。在黑龙江省粮食局网站“龙粮网”、《黑龙江粮食》开辟专栏宣传活动主题。三是在省直机关食堂、附近学校门口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