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粮食局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回头看”活动


  为巩固活动成果,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根据自治区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通知要求,近日,自治区粮食局认真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

  一是研究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针对查摆出的“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局党组研究、制定了局领导班子整改措施,形成了每一项具体“四风”问题的整改思路,量化了达成整改目的的目标任务,明确了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为建章立制做好铺垫。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谈心谈话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个人落实活动各个环节情况进行“回头看”,再次梳理、归类个人存在的“四风”方面的问题,细化、完善了个人整改措施,以此作为个人当前及今后阶段转作风、改作风、树形象的目标。

  二是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阶段征求到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军粮供应差价款结算滞后、文件多、会议多、机关办事效率低、职工午餐难等问题。局党组对群众所提问题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整改,明确职责处室,采取措施,逐项解决。通过调研摸底与财政厅联合发文解决了军粮差价款结算问题;加强会议统筹协调安排,去年以来,共精简会议8个,节约经费18.94万元;缩短行文时间,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文件资料,减少公文传递环节,节约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办文效率。通过推行“短实新”文风,严格执行国家公文处理办法,减少重复发文。开通OA办公自动化系统,减少纸质文件39份,精简简报8种,降低了行政机关运行成本,解决了文山会海及效率问题。通过安装机关办公室标识牌,方便基层同志和群众到机关办事。建设了简易职工食堂,解决了干部职工午餐问题。实行大院停车电子管理体系,基本解决局大院乱停车、停车难问题,使办公环境有序和谐。

  三是推进厉行节约专项整治。局领导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基层调研,在陪同人员和接待规格方面严格控制,不铺张浪费,不搞花架子,以务实严谨的作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局领导带头落实“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今年2月召开全区粮食流通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两会并开、压缩议程,不安排照相、不挂横幅不摆花草,不互相宴请,不安排参观考察,统一住标准间、吃自助餐,会议开得紧凑高效。去年以来,我局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费等费用支出明显减少,截止到2013年底,局“三公经费”实际支出64.34万元,比上年同期82.53万元减少18.19万元,减幅22.04%。对超标准办公用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清理。共清退办公用房358平方米,其中厅级领导腾退94平方米、处级干部腾退144平方米、科级以下干部腾退120平方米。没有豪华装修办公用房和配置高档办公家具及办公设施等问题。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的部署要求,局机关干部在编56人认真检查,作出了“个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

  四是推动建章立制,使工作机制长效化。为使我局反“四风”、转作风常态化长效化,结合我区粮食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和实施了《自治区粮食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自治区粮食局机关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自治区粮食局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粮食局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粮食局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措施》等制度措施,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三十条实施意见”,加强了党员干部廉政建设,规范了“三公”经费管理,解决了“四风”突出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修改完善了《自治区粮食局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研究制定了《自治区粮食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自治区粮食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的规定》、《自治区粮食局精简文件的规定》、《自治区粮食局精简简报的规定》、《自治区粮食局改进会风的规定》、《自治区粮食局督查工作制度》、《自治区粮食局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内部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为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制度保证。

  五是推动落实“三项服务”见实效。积极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建设活动,制定了清洁乡村改造规划工程项目25个,协调落实近300万元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扶持,其中我局投入经费80万元,全部款项已到位。目前已竣工项目5项,在实施项目4项,项目进度正常,推进有序。3月14日,我局组织70多名干部职工联合钦州市钦南区政府、钦州市粮食局、钦南区粮食局干部职工开展扶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兴水利、大种树活动,捐赠扶持资金10万元。

  今年我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县级中心粮库建设、“危仓老库”维修和粮库充氮气调储粮技术改造三方面工作,年计划开工在建粮食仓储项目45个,竣工验收项目30个。积极推进南宁、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粮食加工物流园区建设。确保完成10万户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完善自治区统一配送信息化平台和新增150个网点建设。加快推广应用充氮气调等科学储粮新技术。抓好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形成全区市级粮油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网络。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协调相关部门核实明确广西粮食储备免税企业名单,该优惠政策经自治区政府审批实施后,预计每年我区粮食储备企业减免税6000多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