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强力实施“粮安工程”,推进“危仓老库”改造和150万吨新仓建设,在省级储备库全面建设“数字粮食”平台,实现粮食仓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化。推广应用物联网、绿色储粮等新技术,新增科学储粮农户10万户。强化粮油质量标准、安全监管、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围绕保障“保供稳价”职责,保持全社会收购1600万吨以上,充实地方粮油储备,健全粮食预警应急机制,每个县(市、区)打造1-2个堡垒型应急骨干企业和5-10个应急骨干网点,确保关键时刻渠道畅、靠得住、顶得上。推进“放心粮油工程”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扩大放心粮油覆盖面。
三是围绕保障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优化县域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新格局。每市选择一个以上县依法推进土地变性确权,积极发展多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发挥好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多元主体搞活粮食流通。
四是围绕保障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研对接,改革项目申报、资金补助方式,助推产业园区化、主食产业化、企业集团化转型升级。争取粮食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超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增加10%,培育年产值超20亿元的主食产业集群3个以上。
五是围绕保障流通发展环境优化,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扎实推进“法治粮食”建设。规范事前防范、事中监督、日常监管,健全全方位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定期开展粮食收购市场、粮食库存和质量的巡查和监管,依法维护好粮食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