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储粮进农家 服务民生履职责 ——日照市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实践与探索 |
|
日照市粮食局 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帮助农民减损增收,实现“藏粮于民”,是粮食部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日照市按照国家局、省局科学储粮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产品质量体系和管理服务机制创新,一手抓产品示范,一手抓服务规范,使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实现了由启动、引导到推广、普及的转变。2008年以来,全市共发放科学储粮示范仓4.2万个,可减少储粮损失2500吨,相当于6000亩粮田常年产量,有效实现了减损增收、保障安全的目标。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起点谋划农户科学储粮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装粮器具简陋,缺乏科学储粮知识,为农储粮服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农民储粮损失较大。以我市为例,近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万吨左右,农户常年存粮约70万吨。基本采用水泥缸和废旧编织袋等储粮,不但影响了粮食卫生,而且粮食损失惊人。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户储粮环节(因霉变、虫蚀和鼠咬等)损失率约为6%,每年损失粮食达4.2万吨左右,相当于10万亩粮田常年产量。 推进农户科学储粮既是各级党委政府以民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更是粮食部门发挥优势、服务民生、提升形象的重要举措。自国家局做出部署以来,山东省粮食局把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列为服务民生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全面进行推进。日照市委、市政府认识早、行动快,连续两年将其列入十二件“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首,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机制,全力予以推进。市粮食局作为项目主办单位,充分认清粮食产后减损的巨大潜力,把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作为新时期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和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从规划设计、示范引导,到推广实施、指导服务,全过程为农户科学储粮提供保障,努力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好、做实。 为高起点谋划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我市确定六项目标任务:一是实现产后减损,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实现“藏粮于民”,促进粮食安全;三是延长储存期限,提高粮食品质;四是减少储粮用药,保证原粮卫生;五是美化居住环境,促进文明建设;六是减少搬运晾晒,节省人力物力。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科学储粮的重要意义和国家有关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农民踊跃报名参与试点。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在全市引领了一次由农户传统储粮向科学储粮的大变革。 二、把握关键环节,保证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取得实效 在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政府引导、部门推动、市场运作、农户受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根据工作对象不同、职责不同,确定分工责任和管理制度,做到统一协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真正让农户受益。 政府引导,就是政府列项目、出资金,这是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的前提。2009年起,我市把农户科学储粮工作连续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市、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已累计补助资金近千万元,奠定了科学储粮工作的基础。 部门推动,就是由各级粮食局具体组织和推动农户科学储粮,这是能否做好农户储粮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注重按规章制度办事,以制度和合同规范行为。每年初,市局、区县局以及试点农户逐级签订科学储粮工作责任书(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定分乡镇示范仓制作发放计划,积极协调试点乡镇及村庄为加工企业提供制作场所和水电等配套服务,保证便捷有序地按时完成任务。 市场运作,就是从省局到市局,从工程招标、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发放到户,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这是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作的手段。整个过程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招投标内容,与中标企业签订《示范仓加工合同》和《现场管理责任书》等。市、县粮食局全部签订《廉政防控责任书》。做到了各方责任明确,防控监管到位,把民心工程同时做成廉政工程,从根本上杜绝了暗箱操作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等现象。 农户受益,就是让农户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即:每个试点农户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就可获得一个储粮仓,并可得到粮食部门的技术服务,从而实现减损增收、“藏粮于民”的目标,这是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的根本目的。 三、抓好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农户科学储粮服务水平 优质的产品是科学储粮的物质载体,完善的服务体系是科学储粮工作的保障。自2008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回头看”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优化技术服务,完善制度机制,将科学储粮作为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延续下去。 一是抓好产品质量创新。由于科学储粮工作实施时间较短,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初期制作的储粮仓质量不尽完善。为此,我局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与山东国恩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深入农户了解科学储粮仓的使用效果,听取农户意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去年成功研制出第五代科学储粮示范仓,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并通过了质量认证和品牌注册,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实用专利两项,得到了农户和粮食科研机构的认可,目前已在省内部分市和云南、贵州、湖北等省份推广使用。 二是抓好服务体系创新。在国恩公司实行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的基础上,发挥市粮食储备库保管技术优势和国恩公司仓储设备制作优势,实行强强联手,建立联合科技实验基地,模拟农村储粮环境,配备专门示范仓,每周进行二次以上的粮情监测,及时记录粮情变化情况。同时建立科学储粮示范村联系制度,每个示范村指定一名联络员,由实验基地根据模拟粮情监测结果,结合天气变化等情况,通过发短信给联络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储粮指导和科普宣传,并通过联络员承上启下推动本村科学储粮工作。 三是抓好制度机制创新。制定了涵盖宣传发动、制作发放、技术服务各个环节的配套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本着“为农、便农、利农”的原则,在市、县粮食局设立5处科学储粮服务组织,快捷、全面地提供技术服务。已累计举办储粮培训班和讲座150余次,免费向农户发放《安全储粮科普技术知识》读本5万份、实用储粮技术光盘4.5万余张。设立储粮服务热线电话5部,及时解答储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农户科学储粮提供技术支撑。 四、明确发展思路,稳步把农户科学储粮推向新阶段 根据工作实际,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坚持每年都有侧重点,年年都有新提高。2008年是科学储粮破题之年,我们认准这是一项利国惠民、前景广阔的大事,在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市粮食局不等不靠,先行垫付资金,及时制作发放了0.2万个示范仓,为以后扩大试点范围奠定了基础。2009年重点扩大科学储粮试点面和影响力,全市制作发放2万个示范仓,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成为农村广泛关注的“新鲜事”之一。2010年重点抓好产品质量改进和服务体系创新,制作发放的2万个示范仓全部采用新工艺,科学储粮服务机制也进一步健全,农民满意度达到99%以上。 2011年,我市将农户科学储粮列入“十二五”规划,计划每年发放示范仓2万个以上,争取“十二五”末全市农户科学储粮试点户达到15万户以上,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20%左右。今年2.5万个示范仓制作发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夏粮收获时节可全部发放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国恩”品牌和培植“科技储粮进农家”服务品牌。突出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储粮指导,积极承担为农储粮服务的社会责任。健全覆盖全部示范农户的档案信息系统,努力扩大科学储粮覆盖面。发挥粮食部门技术优势,及时了解农户储粮品种、数量、质量、卫生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储粮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二是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将国恩公司列入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重点支撑单位,加强合作交流,向生产厂家定做专用优质彩钢板,制作和采购先进加工设备,改进完善生产工艺,搞好产品质量认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做成农民心目中的名牌产品,使产品实现由示范到市场化过渡。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引领储粮变革。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储粮,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减损就是增产增收,既开发了“无形粮田”,又减少了损失和污染,达到绿色、安全储粮的效果,自觉参与科学储粮变革。 虽然我市在科学储粮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和农民群众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自觉查找自身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和提升工作水平,推动全市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