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力打造“民生工程” 促进农户减损增收 ——2010年贵州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情况介绍 |
|
贵州省粮食局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汇报2010年贵州省推广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有关情况,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贵州是一个内陆山区省份,2009年末常住总人口3798万,农户2662.78万人(800多万户),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据全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年末,全省社会粮食总库存为1316万吨,其中,农户储粮1098万吨,占总库存量的83%,比例很大。 贵州农户家庭储粮量在1000-2000公斤左右,大多利用木柜、木桶、布袋、非食品塑料编织袋、蔑篓等装具储粮,有的散装堆在屋角,仓储基础条件差,霉、虫、鼠害严重,粮食储存损失大。经调查,我省农户储粮损失超过50万吨(10亿斤),损失率为6-8%。有鉴于此,在我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显得尤为迫切和十分必要。 二、主要措施 2010年,国家下达我省5万户计划,加上我省为扩大项目影响而自行安排的1万户,总计划实施6万户。到去年年底,实际实施60115户,超额完成任务。 去年,我省地县政府各部门正在进行机构改革,95个地县级粮食部门,只有4个保留,其余的由相关部门管理,或与相关部门合并,机构和人员被大幅裁撤,建国以来覆盖全省行政区划的上下对应、相对独立、系统完整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发生很大变化,粮食管理职能普遍弱化,履职不顺、人员变动、人手紧张,这给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要想顺利实施好这一系统工程,不谋划多种办法,不付出超常代价,是难以完成任务的。为此,我局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从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三农”和维护省内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结合省内实际,把农户科学储粮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极力推进专项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对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组织领导,确保专项工作落到实处,省粮食局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户科学储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同时要求各地、县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有的地县政府、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开发办、农业局等也参与其中,形成了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上至下组织领导机构及办公室的建立,使责任得以明确、信息得以畅通、工作得以落实,专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得到了保障。 (二)提前谋划布局、及时启动试点。2010年一开年,省粮食局就及时召开局长办公会,对农户科学储粮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提前安排谋划。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专项管理办法》、《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农户储粮专项建档信息管理系统》等材料,掌握有关要求,熟悉政策规定。二是开展调查摸底,了解农户储粮意愿,掌握了解各地开展工作情况、资金配套情况,确保心中有数。三是安排试点。在国家粮食局尚未下达专项计划之前,去年5月,省粮食局安排100万元,在都匀、普安等11个县市1万农户中,开展了科学储粮试点,经过认真探索和收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为顺利实施好国家专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安排部署、稳步有序实施。去年7月,国家下达了我省5万户计划。由于前期准备充分,8月10日,我省就在黔西南州普安县举行了2010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启动仪式暨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全省地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抓农户科学储粮的负责同志均参加。一是进行了全面动员。省粮食局分管领导在启动仪式上做了动员讲话,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抓好这一惠民工程,确保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专项建设任务。二是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印发了《2010年贵州省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实施方案》,部署了相关工作。三是召开座谈会。结合各地实际,与会同志就专项实施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交流了经验,使各地进一步明确了专项建设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四)因地制宜操作,注重专项实效。专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还在于是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结合省粮食局2008和2009年试点工作经验,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职责分工。我们明确省粮食局统筹负责专项的运作,重点强调市(州、地)一级粮食部门为项目的责任主体,县(市)一级粮食部门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地区统筹安排中央补助、省地县配套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使用;负责项目招投标工作。县(市)一级负责与乡镇和农户签订协议并安排科学储粮装具的发放等。这样做主要是督促地县两级积极主动参与这项工作。二是实施户数安排。结合我省实际,6万户项目有针对性地分别安排在全省64个县实施,根据各地县财政情况,少的安排仅百户,多的安排3000户。由于不搞一刀切,计划安排切合实际,各县都如数完成了任务。三是仓型选择。结合贵州农户大多储粮2000公斤的情况,我省确定选用《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中的“彩钢板组合仓”,仓体直径要求1.0-1.4米,高度在1.35-1.8米,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满足农户需求。简洁、统一的仓型符合贵州实际,专项工作得以快速推进。四是表彰激励。为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省粮食局专门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工作任务重、工作安排有序、专项实施进度好的地县,这项举措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五)多方筹措资金,力促落实到位。专项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按照国家要求,专项资金按3:3:4比例落实。因我省三级财政都比较薄弱,对于地方配套的30%,各地付出了极大努力,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有的是提前操作,如黔西南州的普安、贞丰县,在国家专项未下达之前,年初就向当地政府申请纳入财政预算并获批准。有的是积极反映,经常向政府汇报,天天找财政部门,如贵阳市的乌当区等就通过努力获得3000户的专项资金。省粮食局领导也通过深入基层督办,直接与地、县领导沟通,协调配套资金的落实。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各级政府、财政等部门的理解支持,867.9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其中省级200万元、地县级667.96万元),加上675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和710.92万元农户自筹资金及时到位,项目得以顺畅实施。 (六)及时沟通信息、加强督促检查。为切实掌握专项实施情况,确保专项建设顺利实施,省粮食局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力度,及时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项目进度周报统计制度,要求各地每周必须上报项目进度情况,内容包括户数完成、配套资金落实、项目招投标、档案建立等,并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在全省进行通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各地在项目建设中创先争优。去年我省发出通报11期,起到较好地推动作用。二是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地县粮食部门都派员下去进行检查,了解专项实施情况,督促加快工程进度。三是将这项工作纳入全省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评。对于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加分;反之,则给予扣分。 在认真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加大宣传推广和对农户的培训指导力度,强化科学储粮装具的质量管理,等等。这些举措,促进了我省专项的顺利实施。 三、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农户减损增收。据测算,专项的实施,我省受益农户储粮损失率将由8%降至2%,户均减少储粮损失约72公斤,户均增收165.6元;6万户即减少储粮损失4320吨,促农增收近千万元,项目成效明显。 (二)保障了储粮品质。推广使用的科学储粮器具,能够有效防虫、防鼠、防潮,坚固耐用,有效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保障了粮食质量安全,起到了藏粮于民的作用。 (三)普及了科学储粮知识。一年来,通过发放资料、现场示范、骨干培训、媒体宣传等措施,广泛宣传农户科学储粮的重要作用,大力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和技术,我省广大农民群众科学储粮意识进一步提升。 (四)美化了农村环境。专项的实施,使贵州传统、原始的储粮方式得到改进,整齐划一的新型彩钢板储粮装具,外形美观、拆卸移动方便,有利于农村环境整治,美化村容村貌。 实践表明,开展农户科学储粮,是粮食部门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空间、关注民生的新举措,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有利于农民增收,是惠及“三农”、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有利于提升粮食部门的社会影响。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省的主要新闻媒体如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以及各地新闻媒体都进行了多次的宣传报道,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充分肯定。目前,我省广大群众非常欢迎科学储粮,据统计,去年全省自发购置科学储粮装具的农户超过2万户。在督办过程中,我们听到一位老乡发至内心的感叹,“共产党教会了我们科学种地、教会了我们科学养殖,现在又教会了我们科学储粮,共产党好!”这代表了山区农民的心声。 四、存在问题 为确保专项工作可持续发展,我省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困难问题进行梳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部分农户对此项工作的了解情况不够深入,有的地方政府关心和支持力度不够。二是整体进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各地县之间专项进展不平衡,有的地县是因财力所困,有的则是工作力度还不到位。三是中标企业较多。由于地区甚至县里组织招标,造成中标企业分散,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五、下步打算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十二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我省实施50万户。近期,我们正在拟制我省“十二五”规划,总的要求是确保50万户顺利实施完成。对于2011年国家安排我省的10万户,我省已提前作了安排。一是启动了专项试点。今年3月,我局确定毕节地区威宁县迤那镇为我省2011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试点镇,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拨出资金70余万元,开展了专项试点。与2010年专项实施不同之处,也就是2011年专项实施的三个要点,即整乡、整村推进;科学储粮器具尺寸和有关标准全部统一;原则规定实施少于2000户以下的县不予安排计划。二是进行了调查摸底。4月,我局向各地下发了提供2011年专项实施户数的调查函,提出了2011年专项实施工作的初步打算。统计表明,各地积极性很高,上报的实施户数近18万户,远超国家下达我省的10万户计划,这为我省顺利完成今年任务提供了信心保证。三是制定了《2011年贵州省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计划分配、质量技术要求、验收工作办法和建档信息等工作要求。近期,省粮食局拟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各地实施,专项即全面启动,计划年内全部完成。 以上是我省去年工作的一些体会和今年工作的打算。我们深知,与国家粮食局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的工作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省份好的经验和做法。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国家粮食局指导帮助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