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以“三围绕”“三确保”为重点 扎实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江苏省太仓市粮食局

  近几年来,我们太仓市粮食局按照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关于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以促进粮食消费安全为目标,以“三围绕”“三确保”为重点,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推动了全市“放心粮油工程”的健康发展。全市粮食行业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城乡居民的安全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放心粮油”的供应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对粮油市场安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粮油市场日益繁荣,流通秩序更加规范,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营造了放心消费粮食的良好环境。回顾总结近几年来我们创建“放心粮油工程”的工作,突出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围绕完善粮食安全保供体系,以培育市场和落实储备为主要抓手,确保全市粮食供应日常货源足、应急有保障

  完善粮食安全保供体系,是保障粮食消费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供载体建设,以培育市场和落实储备为主要抓手,以基地建设为重要补充,为粮食安全消费提供充足的粮源。

  (一)办好粮油批发市场,发挥粮油供应主渠道重要作用

  粮油批发市场是“放心粮油工程”的核心载体,是全社会日常粮油供应的主渠道,是政府调控粮食的重要抓手。从2001年到2010年,随着太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本市常住人口,粮食需求直线增长,使太仓从过去自给有余的粮食产区迅速成为自给率不到50%的粮食销区。每年需要外购10万吨以上的粮食才能弥补本市口粮消费需求缺口,如果加上行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缺口则更大。为了保证本市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粮食消费安全,我市于2004年开始筹建粮油批发市场,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2005年底基本建成。我们强化服务措施,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为经营户申请减免税收、办理运输绿色通行证、帮助解决资金贷款等,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培育了一批各有特色的批发经营骨干,引领市场批发业务跳跃式发展。自2006—2010年,市场粮油批发交易量从2.45万吨发展到23万吨,本市日常供应的成品粮油90%以上来源于批发市场,为稳定粮油供应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市场粮油还辐射到昆山、苏州、无锡、嘉定、宝山等周边地区,有的远销广州、厦门等地。

  (二)认真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粮食有效调控的能力

  地方粮食储备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调控粮食的重要手段。我们认真落实省和苏州市政府下达的地方粮食储备计划,抓住夏秋两季粮油收购有利时机,及时吸储和轮换,严格按照《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加强仓储管理,确保数量准确、质量达标、储存安全,做到应急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针对最近几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遇冰雪灾害的实际情况,我市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计划,发挥粮油批发市场粮源稳定的优势,增加周转库存,落实专人保管,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万无一失。去年,我局面对国际国内粮价波动较大的现状,根据本市实际增加了1000吨稻米临时性储备计划,在粮价上扬时进行稳价抛售,起到了平抑粮价的积极作用。针对夏季高温成品粮油保管难的实际,我局投入资金对粮油批发市场的成品粮库进行技术改造,实行低温保管,确保成品粮油安全过夏。不仅成品粮油储备更安全,而且市场日常供应的粮油质量更新鲜。

  (三)注重基地建设,为本市粮食安全供应提供充足的货源

  为了弥补本市粮源缺口,我市十分重视市外粮食基地建设。过去外购粮源主要来自苏北,通过“苏镇宿盐”南北产销对接方式落实粮食订单。随着市民对优质粮油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几年来,外购粮源逐步转向东北,且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为了摆脱铁路运输出关难的“瓶颈”制约,我们积极探索创新,从2008年初开始依托太仓港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开辟铁水联运新通道,一批批东北优质稻米从营口港至太仓港运达我市,每年的采购量成倍增长,2008年3500标箱,2009年12000标箱,2010年25000标箱,满足了我市的优质粮消费需求。

  二、围绕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粮食银行”和“放心粮油店”为重要平台,确保城乡居民吃粮更放心、卖粮更方便

  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粮食行业的重要职责。我们顺应新的形势要求,以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和发展“粮食银行”特色服务为重要载体,为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搭建平台,创新服务。

  (一)扎实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扩大“放心粮油”供应覆盖面

  我市开展创建“放心粮油工程”活动始于2002年,结合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活动,多年来涌现出一批国家、省和苏州市的“放心粮油产品”、“放心粮油市场”和“放心粮油店”。2003年,在我市原有城镇粮油供应店中评选出了军粮供应站和惠阳粮油批发经营部两家“放心粮油店”,由粮食局和工商局联合授牌。此后每年评出数家“放心粮油店”,并给予授牌。近几年来,按照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关于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要求,我市结合新农村建设,“放心粮油店”布点由城镇为主转向以农村社区为主。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放心粮油店”建设,用于门店统一装修和添置部分经营设施,达到每个新建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小区都有一家“放心粮油店”基本要求。目前,全市“放心粮油店”总数达49家,其中一半以上在农村。这些“放心粮油店”的发展,大大方便了城乡居民购买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品种多样的成品粮油,扩大了“放心粮油”供应的覆盖面,创造了放心消费粮油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探索发展“粮食银行”新举措,拓展粮食安全保供新领域

  根据太仓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为了提升粮食行业为农服务水平,我们创新思路,推出了“粮食银行”新举措,实现了传统“两代一换”服务项目的转型升级。一是率先发展“口粮银行”。它借鉴金融银行储蓄服务方式,引导农民将自产的原粮委托粮食购销企业储存保管,按照一定折率换算成成品粮记入存折,然后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凭存折到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的“放心粮油店”提取成品粮,或者按照市场比价兑换其它粮油商品。2006年秋,易裕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率先推出这一项目。因“口粮银行”在减少粮食浪费损失、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成效明显,深受农民欢迎。2008年我局成功开发了“粮食银行”管理软件,以智能操作、刷卡服务取代本本记账、人工服务,通过各家“粮食银行”计算机联网,实现了“粮食银行”各服务网点之间通存通兑和粮食局对全市“粮食银行”服务网点的实时监控,促进了“粮食银行”发展。目前全市“口粮银行”已达8家,为储粮农户提供存取粮食服务的窗口有28个,储户总数已达47090户,约占全市种粮农户数的85%以上。四年多来累计吸储粮食16445吨,按农户家庭储粮自然损失率8%计算,共计减少粮食损失1315.6吨。二是拓展“口粮银行”服务范畴。面对全市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的发展趋势,2009年上半年我局主动向市政府提出将土地流转农户的口粮供应纳入“粮食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议,即根据农民自愿,由村委会组织将农户土地流转费的一部分存入“粮食银行”,农户日常生活用粮从“粮食银行”提取,根据农户所提取粮食计算价款,在其土地流转费存款账户中抵扣,资金余额年底退还。在得到市政府同意后,下半年我局先在城厢镇电站村搞试点。农民赞成这种做法,第二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到2010年末,全市已有5537户农户将总额达513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存入“粮食银行”,使土地流转农户的口粮消费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大力发展“商品粮银行”。针对我市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逐年增多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掌握本地粮源,落实地方储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从2010年下半年起面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推出“商品粮银行”服务,农民将商品粮存入“粮食银行”,按照当日挂牌收购价计算存粮金额,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吸其粮食作为地方储备粮,因此节省的银行贷款利息在农民提取储粮款时一并返还给农民,还可与通过“二次分配”方式将储备粮轮换销售所产生的效益适当让利给农民。这一举措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三)加强工作考核,推动“放心粮油工程”服务上水平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我们在系统内部分别制订了创建“放心粮油店”工作考核办法和发展“粮食银行”工作考核办法,每季度进行检查工作进度,年底考核评比,对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市委、市政府还把此两项工作列入了对各区、各镇农村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各镇实绩与年度奖金直接挂钩,促进了两项工作上水平。

  三、围绕健全粮食安全监督保障机制,以内部管理和行政督查为重点环节,确保粮食流通市场经营规范化、监管法制化

  健全粮食安全监督保障机制是确保粮食消费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从管理制度上、检测手段上、执法力度上切实加强从粮油商品入市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

  (一)严格执行入市粮油质量检测,从源头上把好粮油商品质量关

  由于我市日常供应的粮油主要源头是市粮油批发市场,因此我们从源头抓起,严把入市质量关。我局把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的办公场所从城区转移到批发市场,实现了质量检测业务与市场批发业务的“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服务”,做到每进场一批粮油商品就抽检一批,建立台账,对每批出场的粮油质量心中有数,做到不合格商品不入市、不出场。我们重视粮油检测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创建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机构的要求配备检测设仪器、设备,加强检验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达到全项目检测的要求。2006年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验收,成为江苏首家、国内首批县级市的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机构,在实施对全市粮油质量监测和检测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实施全市“放心粮油”统一配送制,实行承诺服务

  为了确保全市各“放心粮油店”的商品质量,我们采取由市粮油批发市场统一配送的办法,选择经营品种较多、服务信誉良好的批发经营户负责组织粮源和实施配送,对进货时间较长的粮油商品进行合理调节或者退货,防止将质量有问题的粮油商品销售出去而影响信誉。各“放心粮油店”要做到“六个统一”,除了粮源统一配送外,还要做到统一门店标识、统一员工服饰、统一明码标价、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承诺服务,公示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对粮油市场质量的有效监管

  对粮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是确保“放心粮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依托。2002年12月,市政府就发文强调对粮油市场加强监管,明确由粮食、工商、质监三个部门联合开展市场粮油质量执法检查活动,每季抽查一次,检测结果通过《太仓日报》向社会公布,至今从未间断,已成为一项例行制度。《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后,我们增设立了监督检查科,并专门成立了粮食行政监督检查执法大队,建立了由市食委牵头、市粮食局、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参与的粮油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抽查的范围从过去主要抽查“放心粮油店”扩大到粮油批发市场、各类粮油店、大型超市、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集伙食堂。通过检查活动,我市粮油市场的商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抽检合格率从最早的50%左右上升到90%以上,总体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