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进放心粮油工程 确保民众餐桌安全 |
|
四川省粮食行业协会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老百姓吃得安全不安全、放心不放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实施“放心粮油工程”,顺民意、得民心、利民生。“放心粮油工程”既是政府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放心粮油工程”写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6〕1号)。按照省委要求,四川省粮食行业协会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全面提高粮油食品安全水平,改善粮油食品放心消费环境,规范粮油经营者经营行为,让城乡居民放心消费,确保广大民众餐桌安全。全省有88个产品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2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和全国放心粮店;62个产品被评为四川省放心粮油产品,10家企业分别被评为四川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和四川省放心粮店。川粮米业有限公司、崇州市富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粮食行业协会、江油市粮食行业协会、泸州市粮食局等9个单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先进单位”称号。 一、抓基地,指导农民科学种粮 1998年,我省实施了以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川粮优化工程”,通过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商品粮种植结构,培育优质粮油专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粮油订单种植基地,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生产更多、更安全、更优质的放心粮油产品,从源头上确保“放心粮油”品质。“十一五”期间,全省发展粮油订单12223万亩,比“十五” 期间增加6947万亩;发展优质专用粮油订单8511万亩,比“十五” 期间增加6620万亩。在发展优质粮油订单工作中,川粮米业等7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川粮米业等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龙头企业;翡翠粮油集团公司等23个企业被评为省级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发展粮油专业合作组织178家,其中长宁县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发展协会等8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被评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江堰市粮食行业协会董嘉祥等5人被评为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 二、抓机遇,提升粮油工业水平 我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对粮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标准化生产上台阶,为“放心粮油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仓储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净化粮食储藏环境。在省财政常年投入维修仓储的基础上,新增仓容229.2万吨,新建油罐32万吨,大修仓容849.6万吨,购置设备1929台(套)。同时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储粮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强制制冷手段,实行低温保鲜储粮、气调储粮以及无公害综合防治害虫等生态储粮技术,达到储粮品质无劣变、无污染。成都市实施稻谷收割“不落地”工程,大力推广“就仓干澡”新技术,减少农民晾晒粮食的污染。二是灾后重建项目进展顺利,推动粮油工业技改。2010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224个,占规划项目数的82.4%,累计完成投资额近8亿元;110个灾后新(改)建及维修项目陆续完工。特别在“十一五”期间,我省通过农发项目等,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技改,放心粮油工程的总投资达4802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市财政投资11230万元,企业投资30781万元,银行贷款6010万元。三是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提升粮油加工水平。射洪等5个粮食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成都青白江等11个粮食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到去年底完成投资12亿元。今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1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川府发[2011]1号)将粮食行业的中粮集团(西南)综合产业园(一期)项目、南充市物流中心项目列为续建重点项目计划,四川省粮油储备调控中心项目列为新开工重点项目计划,到“十二五”四川的粮油加工业水平将大幅提升,粮油产品质量也将大幅提高。近年来,汇强油脂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被省委农村领导小组评为“100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翡翠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第三批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和建设创新型企业示范企业。 三、抓载体,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2006年以来,根据四川粮食系统改革发展的实际,按照连锁经营的思路,抓住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机遇,整合粮食部门购销网点资源,建设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构建城乡互动的粮食流通网络和为农服务体系,依托这个载体,购农所产、销农所需,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各市(州)以县城骨干粮食企业为龙头,建立粮油物流配送中心或总公司;以乡镇粮管站(所)为依托,建立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以村级便民点为依托,建立连锁便民店,构建起新型农村购销网络和服务“三农”的综合经营体系,推动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我省粮食行业的做法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省委、省政府写入《2009年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川委发〔2009〕1号)。成都在全市建立了534家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108家“放心粮油销售店”,扩大了粮油产品销售市场,推动了粮食经济发展。截止2010年,全省已建成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4585个(其中城区店978个、乡镇店2365个、村级店1242个),全年实现连锁经营销售总入14.1亿元,粮油经营量达90多万吨,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安全、营养、放心的粮油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四川各大新闻媒体对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都进行了专题报导。 四、抓品牌,推动名牌战略实施 我省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帮助和组织粮油加工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对一批规模较大、质量可靠、信誉良好、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以名优产品推动“放心粮油工程”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川粮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川粮牌”大米和若男食品有限公司“若男牌”挂面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在第八届四川名牌产品表彰大会上,川粮粉业有限公司“川粮牌”面粉等6个粮油产品获得省政府表彰。目前,全省有28个粮油品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34个粮油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50个粮油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67个粮油产品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称号,63个粮油商标获得“四川著名商标”称号,24个企业获得“四川名牌企业”称号。 五、抓监督,确保粮油食品安全 根据中粮协开展“质量月”和“放心粮油宣传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省加强对粮油食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各市(州)粮食行业协会和会员单位进行“放心粮油宣传日”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粮食政策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和粮油科普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重点抓好“购、加、销”三个控制点,确保粮油食品安全。一是从收购环节把好粮油质量关。我省粮食行业组织粮食质量监测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粮油品质监测,并采集相关样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及时、准确上报检测结果,为“放心粮油工程”提供可靠依据。2010年,全省累计抽样调查398份稻谷,涉及11个市州、43个区县、204个乡镇,达到三级以上约占90.4%;二等以上约占44.3%,一等约占12.6%。二是从加工环节把好粮油质量关。我省粮食行业组织粮食行政执法人员,深入规模较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大型粮油超市、粮油经营网点,对加工企业的粮油进出厂原料和产品、对销售企业经营的粮油产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严格检查,从而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今年,我们将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向全省粮油企业发出倡议,绝不滥用或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绝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规定的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绝不销售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变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确保消费者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放心消费。三是从销售环节把好粮油质量关。我省粮食行业组织粮食行政执法人,深入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开展粮油市场巡查活动,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维护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近年来,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3587人(次),开展执法监督检查30587次,检查各类粮食企业和个体粮食经营户142408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案件7711起,以保证粮油产品质量稳定、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计量准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