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心做事 让放心粮油走进千家万户 |
|
陕西省宝鸡市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将安全放心的粮油产品推向广大农村和社区,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省粮食局、省粮食行业协会 “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全市扎实开展了“放心粮油五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厂矿、进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市放心粮油产品丰富多样,销售网络覆盖城乡,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达到90%左右,放心粮油“五进”活动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政府满意、消费者放心、企业受益的民心工程,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全面启动,领导重视是根本 食品质量安全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放心粮油工程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市县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市县长和粮食、财政、农发行、物价、质检、卫生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并且把建设60个放心粮油经销店作为为民众办实事之一,由市财政拨出专款用于基础建设。太白县、凤翔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分别为“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销售门点拨付了专项资金。近十年来,我市粮食系统共投入放心粮油工程改造资金1.7亿多元,从而使全市这项利民工程形成了“工作有人抓、项目有资金、主体责任明、上下有合力”的良好局面。其次,市县粮食职能部门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主要职责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每年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检查,保证了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粮食职工思想认识。围绕为粮食安全服务这一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让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惠民工程成为粮食职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我市粮食系统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放心粮油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在市区、县区开展了放心粮油工程宣传活动,大张旗鼓的宣传放心粮油工程,公开放心粮油评审标准、程序,展销放心粮油产品,发放放心粮油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的提问。2004年元月,我市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放心粮油展销月”活动。展销月中,全市共设宣传展点35个,发放放心粮油宣传资料51780份,销售放心面粉858万公斤,销售额达1515万元,销售放心油脂产品77.38万公斤,销售额达到530万元,使放心粮油实实在在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广大群众的心头。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扩大了放心粮油的社会影响,在全市形成了消费者乐意购买具有放心粮油标识产品、粮油加工企业争创放心粮油产品的良好局面。 二、夯实基础,产品质量是关键 粮油产品质量是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厂矿、进学校的物质基础。2001年以来,我市突出从影响粮油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的原料进厂、加工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手段、人员素质、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抓起,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组织更新生产加工设备,提高产品加工内在质量。近几年,我市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先后投入 1.7亿多元,更新改造基础设施,添置检化验设备近200台件,新增专用粉生产线 6条、挂面生产线2条。其中: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宝鸡祥和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大新面粉公司、陈仓毅武面粉有限公司、凤翔雍城面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岐山太子油脂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及产品,先后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产品”称号,陕西省龙头加工企业、加工示范企业。二是督促企业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生产流程监督。在组织检查中,我市从原材料入库、产品标准、生产环境、检测检验、产品出库等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层层把关,使全市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制度建设明显得到加强。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宝鸡祥和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大新面粉公司等企业的制度已经汇集成册,完备了企业制度建设工作,特别在跟班质量定时抽检制度落实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不断引入生产新技术,确保了粮油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宝鸡祥和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面粉加工和管理技术,更新完善检化验设施,用微机控制整个生产流程,同时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从而为放心粮油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循序发展,抓好落实是前提 开展放心粮油工程既是我们粮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创新粮食工作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求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认识上有高度、工作上有力度,措施上有硬度,服务上有亮度。在方法上,一是抓点带面,推动活动开展。我市军粮供应公司、凤翔县军粮供应站、太白县粮食局在2001年率先开展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2004年我们在全面总结了试点工作情况后,大力推广他们在销售环节的基本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所有驻宝部队的食用粮油全部用的是放心粮油产品,凤翔县军供站为全县23所学校和机关单位食堂上门供应放心粮油产品。太白县粮食局会同太白县文化教育局联合制订出台了《太白县中小学粮油配送方案》,全县在校师生全部吃上了放心米面油。同时,太白县粮食局还与周边汉中市留坝县粮食局联合跨区域开展这项活动,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在网络建设上,我们不仅抓紧放心粮油生产加工网络建设,而且重视抓好放心粮油销售网络建设。我市现有规模以上面粉油脂加工企业17户,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户,资产总额6.3亿多元,从业人员1730多人,年小麦加工能力120万吨、油脂加工能力6万吨,年产面粉50-60万吨、年产油脂2万吨,消化小麦近80万吨、消化油料近6万吨,产值达15亿,上交利税逾3000万元,实现利润近2000万元。在这些骨干企业群中,我市首先在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中开展创建放心粮油产品活动。在国有企业的示范及舆论的引导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跟进。经多年努力,形成了以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宝鸡祥和面粉有限公司、宝鸡大新面粉有限公司、宝鸡毅武面粉有限公司、陕西雍城面业有限公司、岐山县太子油脂有限公司等9家重点企业放心粮油生产加工网络,放心粮油产品产量达到全市面粉、油脂产品的90%以上,先后共创建国家放心面粉品牌26个,创建国家放心油脂品牌2个,创建省级放心面粉品牌17个,创建省级放心油脂品牌5个,创建国家级粮食示范加工企业2户。在放心粮油流通销售网络建设上,一是对粮改后保留的20多家粮食企业销售网点进行必要的整合,形成放心粮油销售的基本渠道。太白县粮食局在原有粮油企业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组建了县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并联合留坝县建成“太白——留坝”放心粮油销售中心,以“不求暴利,不弃微利,着眼长利,服务为先”为宗旨,创新经营方式,打造企业诚信,积极开展放心粮油销售活动。二是由市财政拿出36万元,会同市工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市开展了创建“放心粮店”活动。在活动中,我市制定了《宝鸡市开展创建“放心粮店”活动意见》及申报评审办法和企业承诺等,采取企业和粮油销售门店申报,县区初审,粮食、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考察评审,并在《宝鸡粮食网》和《宝鸡日报》等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的方法,在全市创建“放心粮油店”27户。三是外引内联。近几年来,我市积极组织放心粮油加工企业和销售流通企业赴山东济南、河南孟州、甘肃平凉、天水市、上海、西安市等地,学习交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厂矿、进学校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我市工作水平。同时在市内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加强行业内部的联系沟通,及时消化科研成果,使之尽快形成生产力。同时,还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先后参加了南京、成都、锦阳、长春、黑龙江、宁波等国内大型粮油加工技术、粮油精品展销会,并在陕西杨凌农高会上多次展销我市放心粮油产品,不仅提高了我市放心粮油产品知名度,而且扩大了销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稳步提高,加强督查是保证 我市始终把加强对放心粮油市场的监管作为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加强粮食行业自律的基本保证。一是主动联系工商、质检、卫生部门协同做好粮油市场的检查监管,每年开展大的检查活动两次,不定期检查多次。为了避免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走过场等问题,我局多方做工作,在粮食局增设了专职监督检查科,配备了专职人员和必备的工具。同时在省粮食局、市政府的支持下,健全了“宝鸡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机构,增加了7名专职技术人员,投资上百万元,购置了新的粮油检化验设备,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认定了资质,国家粮食局认证颁发了“国家粮食局宝鸡市粮油检测站”牌匾。各县粮食局、各粮油加工企业也配齐了基本的质量检测仪器,而且开办了数期检化验人员培训班,提高了检测水平,保证了放心粮油的质量。二是规范了经销放心粮油门店的各项工作机制,各门店均做出了“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供给放心、服务放心”的五项承诺,做到了只经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陕西省粮食行业协会认定的“放心粮油”产品或取得质量认证的企业产品。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设立了举报电话等,基本形成了公开、透明、开放的监督机制。从而为“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厂矿、进学校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长效机制。 十余年来,我市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兄弟地区的工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进一步促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把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工程推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我市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