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扎实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大力促进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 |
|
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 按照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我省从2001年以来组织了“放心粮油”的评审工作,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特别是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勇于创新,在全省强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彰显了利国、利民、利企的多重效应。同时,省粮食行业协会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粮食行业协会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肯定。 截至2010年底,全省“放心粮油”工程共建成并运营的配送中心147个,其中市级14个,县级133个,骨干示范店1352个,连锁经销网点11971个。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其中安置国有粮食企业分流人员4434人。“放心粮油”网络已辐射全省1380个乡镇(街办)、1.9万个行政村和1624个社区,覆盖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省放心粮油配送中心2010年实现利润4392万元,三年累计销售粮油总量35.8亿斤,销售收入55.7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758万元;2010年全省放心粮油骨干示范店和经销点共销售粮油40.18亿斤,销售收入64.14亿元,实现利润3.26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形成各方工作合力 “放心粮油”工程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粮油食品消费安全,顺民意、得民心的工程,对于粮食工作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基于上述认识,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中我们做到了“四纳入”:一是纳入协会工作重中之重。2004年省粮食局、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实施意见,并召开了“放心粮油”进农村启动仪式;2005年8月、2007年8月先后召开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经验交流会;2006年9月召开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长治现场会;2008年2月在襄垣县召开了推进企业改革、加大粮食物流和“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研讨会;2008年11月又召开了山西省“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太原现场会,牛仁亮副省长、赵凌云副会长到会做重要讲话;2009年7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太原召开了“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二是纳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008年,《中共山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晋发[2008]3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投入,搞活粮食流通。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9]50号文件中规定,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三是纳入政府为民办的实事。省人民政府连续两年把“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列入为全省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2009年提出建设1000家“放心粮油”示范店,2010年提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完成改造100家市县配送中心、提升1000家示范店、建设10000家经销店点任务;省财政从2008—2010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分别给予市级、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00万元、30万元以奖代补支持;省发改委将“放心粮油”工程纳入全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20个重点项目之一,并对网络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商务、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劳动竞赛委员会、省总工会下发了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的通知,并对先进给予五一劳动奖章、记功表彰。在省级政策、资金拉动下,全省大部分市、县也将“放心粮油”工程列入了为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副县长任组长的“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大了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三年各级财政累计补助资金9678万元,银行贷款6852万元。四是纳入考核内容。我们采取“局领导包市、协会领导包片、处室科室包点”的办法,层层分解工作目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放心粮油”工程作为省市粮食局年度工作目标的内容进行考核;2008年以来省局多次召开了全省“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研讨会、工作会、现场会、成果新闻发布会等全力推进,三次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周密部署,三次由省局领导带队、组织力量深入市、县、乡、村并由当地政府、工商、质检部门协同进行大规模检查验收。 二、科学运作,统筹构建网络体系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我们在运作中做到了“三个把握”: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把握方向。制定了《山西省粮食局关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经营网络,发挥工程效益,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粮油市场繁荣稳定”四项任务;确立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注重效益、择优扶持,整合资源、节约建设”四项建设原则。二是科学制定规划把握布局。首先省局修改了《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把“放心粮油”工程列为全省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并编制了2008——2010年“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发展规划。同时明确用三年时间,在11个市119个县(市、区)建设14个市级133个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建设1000个骨干示范店和10000个连锁经销店,基本覆盖全省城乡。三是完善制度把握运作。出台了《山西省粮食局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暂行办法》、《山西省粮食局“放心粮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中心店及经销店建设与改造规范(试行)》等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和运营制度框架。 三、严格标准,打造连锁经营品牌 全省“放心粮油”工程营销网络按照“三化标准”建设:一是规范化。对全省“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经营门店实行编号制,对仓储条件、经营场地、办公设施、商品陈列、质量管理、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都有规范化的要求。二是统一化。按照“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店名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质量承诺”的“五统一”管理,打造“放心粮油”经营体系,以配送中心为龙头,对店(点)指导和管理,商品自上而下配送,管理自上而下传导,服务自上而下延伸。三是标志化。设计了全省“放心粮油”工程的标志、标识,对已运营的配送中心、中心店和经销店授权使用,以增强“放心粮油”工程影响力。 四、转型发展,创新运营体制机制 我们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中注重做到“三转型”:一是体制转型。我们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了企业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如太原良源集团实行职工入股,忻州市利民“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实行法人代表持股30%,晋城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阳曲每日食公司把国有资产和民营资本相结合实行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多数农村和社区“放心粮油”经销店实行民营、个体、商家加盟方式。二是服务转型。襄垣、泽州等县把“放心粮油”连锁店与“粮食银行”相结合,开展“两代一换”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储粮难,方便了农民消费,而且掌握了粮源,扩展了“放心粮油”工程的内涵和功能。太原市开展的“慈善爱心粮油供应”活动,为鳏寡孤独、老红军、五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开展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忻州市经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放心粮油”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给全市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统一配送“放心粮油”;与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放心粮油”救灾优抚工作的通知》,给全市需供应粮油的救灾优抚对象统一配送“放心粮油”。三是模式转型。经营模式从原粮向成品粮、主食食品和餐饮延伸。山西粮油集团联手北京古船粮油集团合作生产“佳家储”牌面粉;太原良源集团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已在平陆、太谷、盂县、清徐建立了小麦、蔬菜、养殖、加工基地,打造出了“咱们家”、“家益”牌面粉、大米和小杂粮、香油、蔬菜、瓜果、蛋等有机粮油产品;不少市县积极实施了“居民厨房工程”、“放心早餐工程”。 五、加强监管,保障粮油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放心粮油”工程的生命,我们做到了“四强化”:一是强化企业自律。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做到只经营国家和省粮食行业协会认定的“放心粮油”品牌产品、取得“QS”认证和检验合格的粮油产品,对消费者实行质量、计量、价格、供给、服务“五放心”承诺;建立了四项制度,即严格的准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质量档案制度和销售台帐制度。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出台了《山西省“放心粮油”经销网络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质监、物价部门加强对“放心粮油”经营体系的监管和对粮油市场的监管。三是强化检查评审。省粮食行业协会认真组织对“放心粮油”和“放心粮油店”的检查评审,采取县、市逐级把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评审。凡是评为省级“放心粮油”和“放心粮油店”的,省必须组织专家实地检查考察,写出专题报告,经专家评审会、会长办公会研究,并征求省质监局意见后方可评定。2001年以来连续十年组织“放心粮油”的评审,共评出放心粮油”产品(品种)150个、“放心粮油”品牌76个、“放心粮油”店94个,其中14个品牌31个品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4个单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粮油店”、4个单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同时,对以前评定的“放心粮油”组织复审重新认定颁发牌证。对不符合“放心粮油”和“放心粮油店”的单位坚决予以取消。四是强化社会监督。设立了举报监督电话,建立了消费者投诉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监督,形成了公开、透明、开放的公众监督机制。 六、长效建设,加强管理常抓不懈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做到“三个始终”,即:始终把加强管理作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切实做到“过期商品不经营、劣质商品不上架、假冒商品不进店、缺斤商品不出店”,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加强质量监管,发挥粮食部门稽查队和工商、质检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的作用,保障消费安全;始终把注重效益作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始终把便民利民作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经营取向,不断开拓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树立良好社会信誉。同时,我们做到“五个促进”:以改革促发展,促进“放心粮油”工程机制创新;以质量为生命,促进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以管理促效益,促进“放心粮油”工程持续发展;以民生为责任,促进粮油企业创品牌树信誉;以宣传为导向,促进“放心粮油”不断深入人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是一项和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工程。我们决心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协会的先进经验,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面提升,促使“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有新起色、新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我省粮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