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进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
|
山西省晋中市粮食局 近年来,我们山西省晋中粮食系统,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宗旨,全方位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凸显了利国、利民、利企的多重效应,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支持。我们的突出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是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首先,我晋中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得益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至上而上都成立了由各县、市副(县、市)长任组长,粮食、财政、发改委、物价、质监、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领导组。市政府把建设90个“放心粮油”经销店作为为民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由市财政拿出140万元用于五个配送中心和90个中心店的建设,祁县、寿阳县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分别为“放心粮油”门店建设拨付配套资金80万元、31万元。2009年全市本系统共投入“放心粮油”改造资金1945万元,营业面积达到两万余平方米。为了使“放心粮油”工程惠及到城市、乡村、惠及到广大城乡群众,领导组首先对全市90个“放心粮油”中心店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分布在城市社区、乡镇所在地和部分人口大村,整个网络覆盖和惠及120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做到了重点突出,合理布局。 加强领导,领导重视并不是一句空话,而重要的是落实和行动。我们采取了责任到人、包干到底的做法,即市粮食局领导分别包县,县粮食局领导分别包点,专人专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使全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扎实有序进行。 二、建全制度是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和项目实施标准,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实践,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制定了“质量承诺书”、“索证索票制度”、“不合格商品管理制度”、“购销台账制度”、“消费投诉制度”、“质量及卫生制度”等六项制度。从省局年底检查验收的结果看,对全市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产品质量让广大民众放心,首先应该从产品质量的源头抓起。例如榆次粮食储备库为了能够提高面粉质量,他们投资270万元新建一条先进的面粉生产线,并对其它设备进行改造更新。采用“四皮、八心、一渣、二尾”的制粉工艺和“四筛、两打、三去石、一洗、二着水”的湿法处理工艺。他们从原材料、产品标准、生产环境、检测检验等方面都能够严格按制度要求层层把关,确保了“生力”牌面粉的优良品质。另外,我们还十分注重加强粮油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真正做到检测全覆盖,追溯追到底,力争通过“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推进,更进一步净化我市粮油市场。 三、措施得力是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条 晋中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领导组副组长、市粮食局局长张耀明同志,在全市“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左权现场会上强调: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是我们粮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议要求各县、市企业负责人在“放心粮油”工程认识上要有高度,建设上有力度,必须把这项工程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惠民、利民工程来抓。作为粮食部门实现“三个发展”再造粮食流通新体系的生命工程来抓。一定要在全市形成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现场会后,典型的榜样,上下齐抓共管,让全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呈现出新的亮点,不仅推动了全市工程建设的进度,而且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0个“放心粮油”经销店的建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认识到90个建在农村、社区的“放心粮油”经销店,只是我们开展这项工程的第一步,所以必须基础工作要扎实,起步要求要高。我们建立了三级验收制度,从各类证照的齐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店容店貌、环境卫生、商品明码标价和经营设施的完备都是检查验收的具体内容。对不达标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重新复检,决不迁就姑息。 2、发展模式多样,运营才能充满活力。我们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经营形式灵活多样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成效十分明显。从90个“放心粮油”店的性质看,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个体工商户和集体企业。国有独资10家,国有控股9家,个体工商户68家,集体企业3户,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从经营类型看,有粮油专营店、综合店和超市店、不拘一格;从发展模式看,有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配送中心发展型。如介休市在配送中心建设任务完成后,在中心店的选择上,本着“选好点、选好店、选好人”的原则,在七个乡镇挑选出一批信誉好,懂经营的门店,纳入了经销网络。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经销店的建设标准高低,与运行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素。 3、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中,我们注重了“四个结合”:一是将“放心粮油”工程与粮油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二是将“放心粮油”工程与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三是将“放心粮油”工程与构造现代粮食流通体系紧密结合;四是将“放心粮油”工程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例如左权县宏源粮食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粮食购销、物流配送、粮食加工、养殖、房地产等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他们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双赢。三月二十一日全省粮食企业体制改革现场会在左权县召开,与会代表对他们的做法赞不绝口。 4、充分发挥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和积极作用。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是“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县“放心粮油”经营的龙头,一定要发挥好三个作用:第一保障作用。进一步扩大粮油商品配送范围,加大配送比例,以保证“放心粮油”店经销的商品安全、放心;第二经营作用。进一步扩大经销网络,扩大人口覆盖范围,以保证“放心粮油”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是服务作用。进一步创新服务,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做到上门配送,订单配送。例如左权县宏源“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他们同县民政局签订春、秋季救灾粮油供应协议,年平均供应量300吨以上,同县教育局签订全县4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粮油配送协议,年供应量达1200吨,他们还与厂矿企业和城镇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敬老院签订配送合同,他们完善的服务得到了用粮单位和广大群众的信赖,销售额逐步增加。 我们还在全市90个“放心粮油”经销店开展了“粮油质量连万家,诚信服务创最佳”的劳动竞赛活动,号召大家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粮油经营企业的信誉度,提升粮油企业的新形象。 四、强化市场监管是“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始终把加强对“放心粮油”市场的检查监管作为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主动和工商、质监、卫生部门协同做好粮油市场的检查监管,建立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监督保证机制。各门店都做出了“质量放心、计量放心、价格放心、供给放心、服务放心”的“五放心”承诺,做到了只经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认定的“放心粮油”产品或取得OS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的经销店还提出了“假一赔十”的承诺。我们还同新闻部门建立了联系制度,强化与论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视察监督,不定期开展粮油质量安全知识和粮食流通政策法规宣传,向社会“公布”“放心粮油”和不合格粮油商品目录,让群众知道吃什么样的粮油放心,从那里买到的粮油放心。同时,各县、市都设立了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形成了公开、透明、开放的群众监督机制。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粮油市场的监管,才能为“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奠定扎实群众基础、长效基础。 09年全市“放心粮油”网络共销售成品粮5891万斤,实现销售收入6279万元,实现利润319万元。一年来,我市在“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这一利民工程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具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做法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我们将学到更加科学、规范的好经验,把我市的“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我市粮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