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机制建网络 面向“三农”促发展 |
|
山西省泽州县粮食局 泽州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53万口人,耕地面积72.5万亩。年均粮食总产量约为2.4亿公斤,其中小麦1.2亿公斤,玉米5000万公斤,小杂粮7000万公斤。全年口粮消费量在9400万公斤,其中小麦6300万公斤,稻谷及其它3100万公斤。总体供需基本平衡,但粮食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麦有余,其它不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如何保障粮油食品安全,不仅是当前粮食工作者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未来粮食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326名粮食职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创业商机。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搞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县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粮油食品安全,泽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这一主线,按照省市政府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部署,结合实际,坚持精心布局,科学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模式;规范工程建设,强化经营管理,在强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四方面: 一、精心布局 科学规划。 从粮食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切入点,诠释和规划布局配送节点及经销门店,为建设上下相连、左右相通、高效有序的全县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实现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确定目标,制定规划。我县共有17个乡镇,632个行政村。我们的整体规划是: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1/3的行政村建立“放心粮油”经销店,城镇乡村80%以上的群众共享“放心粮油”工程资源配置,确保城镇乡村居民粮油食品安全。主要建设目标是:三年内建成绿禾、金牌2个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建成南村、金村、巴公、和美等17个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建成200个农村放心粮油经销店。 二是明确责任,合力推进。为了确保三年目标的实现,我县制定了《泽州县“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县“放心粮油”工程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任务、建设目标和推进措施,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组。2009年县政府将“放心粮油”工程列入全县10件“惠民实事”之一,加大了工程的推进力度。同时,县政府还将“放心粮油”工程列入了全县服务业发展规划之中,县财政安排专项配套资金80万元,重点扶持“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县粮食局更是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步工程进展进行阶段性考核,全年总评兑现奖励。通过政府的强势主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得以有序推进。 三是双向选择,兑现承诺。“放心粮油”工程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它的核心是“放心”,关键在持久。只有持续持久地实施好“放心粮油”工程,粮食物流产业的经济效益、粮食安全的社会效益才能显现,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因此,我们在吸纳社会多元化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坚持“双向选择”,以保证建立放心持久的配送关系。具体分四步走:一是业主申请加盟。二是县政府实地调查。三是统一建设标准。四是考核验收投入运营。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坚持确定一个、改造一个、考评一个、纳入一个。双向选择不仅有效调动了社会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扶持效应。其次兑现承诺,这是一条底线。“放心粮油”工程,第一位是放心,是社会效益;第二位是赚钱,是经济效益。如果放心粮油产品不“放心”,就失去“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意义。因此,每一个连锁店、经销店在申请加盟经营的同时,与县级配送中心签订《“放心粮油”经营承诺书》,并履行和落实承诺,从真正意义上建立粮食物流网络、粮食安全保障、“放心粮油”工程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机制。 2009年,我县申报加盟“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的企业有10家,申报加盟“放心粮油”经销店的企业有79家。通过双向选择、实地考察、兑现承诺等程序,最后优中选精,选定、批准了6家连锁中心店,50家农村经销店。 二、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县在发挥国有企业主体骨干作用的同时,广泛吸纳民营、个体和股份制企业加入。从现有资源配置看,国有独资企业占30%,股份制企业占20%,个体企业占50%,“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元化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主要发展模式有三种: 一是国有企业转型拓展模式。粮食市场放开后,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已逐步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经营阵地在传统的买原粮、卖原粮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先后有7个粮站建起了面粉加工厂,并且全部取得了“QS”质量安全认证,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了1.2亿公斤,90%的企业新增了生产运输机械设备。截止2009年底,国有粮食系统资产总额约1亿元。其中:绿禾、金牌两个配送中心的房产、仓库、车辆、机械设备等总资产达220万元,分别承担着我县东、西两个区域的配送任务,年经营粮食总量1.6亿公斤,经营网点132个,经纪人156位。目前两个县级配送中心配送品种达136个,配送网点覆盖全县17个乡镇30万人口。2009年巴公粮站自筹资金60万元,投资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新建了一条挂面生产线,年设计产量240万公斤。目前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共有面粉、挂面品牌8个、品种10种。国有企业从经营原粮到成品粮再到半成品粮,可实现增值利润20%—30%,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百姓餐桌安全、品种供给服务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股份制延伸模式。穗丰粮油公司是泽州国有粮食企业第一家改制企业,现有职工23人,总资产80万元,年经营量300万公斤,在晋城市区代理了“民乐香”东北大米、“美食客”食用油2个粮油品牌,是一个有一定规模、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专业粮油配送经销企业。2003年、2007年两次被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粮油销售放心店”荣誉称号。2009年我们将穗丰粮油公司纳入“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全方位对其门店进行改造,将其代理的“民乐香”东北大米、“美食客”食用油配送到全县“放心粮油”连锁门店,实现了“放心粮油”网络的快速扩张,穗丰粮油连锁中心店经营的高、中档“民乐香”东北大米,不仅是矿区、企事业单位白领的班中餐,也成为山村百姓的桌上饭。 三是城乡门店服务模式。我县把放心粮油进农村作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重点之一,重点整合乡村粮油加工小作坊、小商铺、小商贩,这是放心粮油进农村的关键所在。这些经销店点多面广,整合难度大,我们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经营档次与水平,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等办法,逐步引导他们走联合发展之路,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农村放心粮油经销店。如,大东沟镇和美放心粮油连锁中心店、下村镇小军粮油经销店,经营量大、品种全、辐射地域广,年粮油经销额均在30万元以上,加盟“放心粮油”建设工程后,社会反响很好。同时,我县在经济较发达村庄和边远山村卧铺也建立了农村放心粮油经销店,这些店的共同特点是继续巩固和发展“两代一换”、“粮食银行”业务,同步拓展粮油服务项目,把粮食收购兑换与发展连锁经营结合起来,使“放心粮油”工程具备了购销功能,扩展了“放心粮油”工程的内涵和外延。如,北义城镇河底村何太放心粮油经销店就是典型的农村店,前屋经营成品粮油及副食品,后院搞粮食收购兑换,每年收购兑换经营粮食达200万斤,盈利3万余元。 三、规范建设 强化管理 “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层面多、范围广,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按照“建管并重,规范运行,诚信经营,注重效益”的原则,做到“四重视、四不能”即:重视规划、重视覆盖、重视质量、重视受益。不能贪多、不能求大、不能遗漏、不能毁誉。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确定一个,改造一个,考评一个,纳入一个。为更好地把工程建设好、运行好、管理好,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即:岗前培训,规范制度,市场监管;开展了三项检查,即: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粮食台帐报表检查,成品粮油市场检查;最大限度地促进泽州“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泽州粮食物流体系又好又快地发展目标。 目前泽州县17个乡镇的2个县级配送中心、6个连锁中心店、50个农村经销店已挂牌投入运营;累计配送销售额达1000万元,其中配送放心粮油5200吨,销售额720万元,占销售总额的89%。“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四、面向市场,培育粮食经纪人队伍,赢得发展先机 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特别是国家取消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后,一直习惯按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的的国有粮食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一度阵地被挤占,购销量锐减,职工收入缩水,人心躁动不安。重新构建收购网络,掌握粮源,成为国有粮食企业立足市场求生存的关键一步。我们曾尝试让职工上门驻村收购的办法,尝试给职工无偿提供三轮车,走村串巷收购的办法,也尝试了让职工组织粮源按量提酬抓收购的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起色不大。与长期活跃在农村的粮食经纪人同台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主要原因是职工人数有限,收购数量有限,投入成本太大,利润空间太小,难以形成规模,逼得我们另辟它途。因此我们主动联系粮食经纪人,靠近粮食经纪人,“拉拢”粮食经纪人。地处产粮大镇,粮源丰富,紧靠晋长路、晋韩路,交通便利的高都、孟匠、大东沟、周村、巴公等粮站先行一步,千方百计、积极热情地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400名粮食经纪人建立联系,努力把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变为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坚持在市场上依靠他们,在经营上信任他们,在收购上支持他们,并用国有粮食企业规范、科学的管理办法去影响他们,通过建立经纪人信息档案,筛选信誉度高、收购量大的固定户,进行验质定等业务技能培训,免费配备快速水分检测仪,提供简易包装和方便餐饮,定期举办经纪人沟通会,定期评选优秀经纪人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等办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受到了他们的赞赏,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靠国企这个“码头”一定能够致富。高都镇粮食经纪人薛青海每年用三轮车给粮站收购玉米100多万公斤,获利2.5万元左右;周村镇粮食经纪人郭德元,收购、兑换小麦50多万公斤,年赢利约3万元,金村镇孟匠村阎军强年经营粮食运输业务,从中获利10万余元。 经纪人队伍的壮大,不仅造富了当地一批农民,也给粮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高都粮站依托130多位经纪人,2007年粮食收购量达到900万公斤,职工人均收入8500元;2008年达到1150万公斤,职工人均收入10600元;2009年达到1700万公斤,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三年三大步,步步是惊喜。 粮食经纪人是粮食市场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说充分利用当地粮食经纪人,为我们掌握当地丰富的粮源打下了基础,那么走出泽州、走出晋城、走出山西,发展外地粮食经纪人则给我县国有粮食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特别是在当地粮源已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形势下,在地区粮价形成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开展跨区域收购原粮业务,或长途贩运,或就地销售,小试牛刀,初露锋芒。2008年我们尝试与河南、湖北、安徽等地粮食经纪人合作在当地收购小麦1500多万公斤;2009年又尝试与豫北、晋北粮食经纪人合作在当地收购玉米3500多万公斤。 在培育粮食收购经纪人的同时,我们大力培育粮食销售经纪人队伍,积极开展订单销售、定点销售、网络销售业务,与河南济源,广西玉林、四川绵阳、武汉正大等经纪人订立长期玉米供销合同。去年签定委托购销玉米3000万公斤,网上签定销售合同2500多万公斤,争取预付资金3000万元。仅孟匠粮站4年来,通过粮食经纪人,铁路发往外省玉米2680万公斤,年均670万公斤,共计445个车皮,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目前,我们所购销的原粮有80%来自粮食经纪人,基本形成了“粮企一马当先,粮食经纪人百马跟进,粮食购销市场万马奔腾”的繁荣景象;初步实现了利用地缘优势与城乡粮食经纪人联手,持续打造国有粮企品牌的构思;初步形成了引进外部粮食经纪人资金,适度规避经营风险,做大市场份额的模式。 泽州县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和培育粮食经纪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市县同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将借鉴兄弟县(市、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巩固成绩,寻找差距,提振信心,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我县“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粮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