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挥协会作用 稳步推进伊春林区“放心粮油”工程 |
|
伊春市粮食局 伊春市粮食行业协会 伊春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现有人口132万,辖铁力、嘉荫两县(市)和15个市辖区并17个林业局,是黑龙江省重点粮食销区。全市每年需消费成品粮23.7万吨,成品油2.3万吨,居民消费的粮油除部分自给外,大部分粮食、食用油需靠省内外产区购进。 自2001年开始,我们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倡议,紧密联系林业作业区的实际,积极发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粮食行业协会的服务作用,稳步推行了放心粮油进林场、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活动。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2008年9月,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丹丕率团来我市,深入伊春市南岔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会员单位进行综合考察调研工作,对我们的工作给以充分肯定;省粮食局和省粮食行业协会也对我市的工作高度关注,在协会日常管理工作、放心粮油工程和规范行业制度建设上给予悉心指导,使全市粮食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百姓的粮油消费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让放心粮油工程成为政府满意、生产经营者满意、消费者满意的民心工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共识,将推行“放心粮油”工程工作摆上日程。 对于林业地区来讲,推行放心粮油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我市“放心粮油”工程的主导和倡导者,市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十分重视放心粮油工作,从2001年起步开始启动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工作。为强化对我市“放心粮油”工作的领导,市粮食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吸纳市局法制机构、行业指导市场行政管理等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放心粮油工作领导小组,责成行业指导科做为全市粮食行业各经营单位的联系部门,积极推行放心粮油工作。 为加强对全市粮食生产经营的协调与管理,2004年9月由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发起、全社会粮食经营者自愿参与,依托市粮食局成立了伊春市粮食行业协会,协会推举粮食工作经验丰富的原市粮食局副局长李庆昌同志担任担任会长。伊春市粮食行业协会是全市从事粮食、油脂及粮油食品、饲料的购销、贸易、加工、储藏、运输等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愿组织起来的全市性的粮食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业社团组织。几年来协会的自律管理与市粮食局行政指导有机结合,将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代表会员单位与各级政府及各个部门有效沟通,致力于开展对会员单位的综合服务工作,强化了对全市放心粮油工作的引导,使我市的放心粮油活动工作细、方向清、步伐稳、成果丰。 二、注重“借鉴”引进,虚心取长补短,积极创新“放心粮油”工程新路子。 在我市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横向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让江苏和山西的先进经验在我市开花结果。2008年,在省粮食行业协会的举荐下,由我市粮食行业协会三个会员单位7人组成的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工作的参访团,在市粮食局局长鞠杰和市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的带领下,远赴江苏南京等四个市(县、区)进行专题学习活动;2009年,市粮食行业协会再次组织4个会员单位一行6人,借助国家粮食行业协会的会议之机,再次到太原等三个市(县、区)学习借鉴了山西经验。通过横向交流学习,我们将江苏和山西的先进成功经验带回本市,结合本地实际加以消化创新,在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工作上适时向政府建言,研拟出“伊春市成品粮油质量测报办法”,开辟出适合林区特点的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工作的新路子,使我市的放心粮油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 三、加强舆论宣传,普及粮油知识,为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相关知识的宣传学习,除利用协会期刊定期组织学习外,还利用节假日和“3.15、5.15、5.26、6.01、10.16”等重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纪念日,积极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每次活动,都由市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通过在繁华的商业街道的宣传站点设立咨询台,印发张贴宣传标语彩页,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等形式,宣传放心粮油知识,向全市粮食经营和消费者发出倡议,做到广播有声、报纸有字、电视有影。使粮食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经营诚信意识,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的思想,让广大市民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放心粮油活动中来,为放心粮油活动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具不完全统计,仅伊春市、区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联合在2009年7月3日开展的《食品安全法》集中宣传和10月16日进行的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中,我们就有120余人次参加了宣传活动,印发传单11000余份,悬挂条幅22条,展示宣传板13块,租借彩虹门2个,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700余人次,市电视台、日报和晚报记者也给予了现场采访和新闻专题报道,极大的扩大了放心粮油知识的受众面,使放心粮油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四、坚持典型引路,实行以点带面,构建“放心粮油”生产和经营网络。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一是注重培养典型,根据小兴安岭林区“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分区域培养和树立放心粮油经营店典型,来带动全市放心粮油活动的开展。按南北中布局分别确定金山屯精品粮油盐专营店、新青粮食批发销售店和伊春市军粮供应站为示范点,推进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全程跟进指导,使参加活动的经营者实践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严把粮油进货关,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实行了对购进商品指定专人把关,建立粮食经营台帐,对发现的问题积极与有关监督部门联系进行妥善处理,使所经营的粮油商品合格率达到100%。同时,示范点以林场和社区为范围,以广大消费者为服务对象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二是从源头抓起,积极倡导和培育粮食生产厂家积极参与放心粮油活动,铁力市是位于伊春南部的以半农半林资源为主的县级市,是我市的水稻产区。全市的稻谷加工企业95%以上都集中在铁力,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积极指导稻谷加工生产企业开展放心米活动,将放心粮油理念贯穿于稻谷加工的全过程。首先要把住原粮购进关,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农民开展有机、营养水稻订单合作;其次是把住生产加工流程关,使所生产的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三是借助典型引路,积极扩大放心粮油工程覆盖面,以人口密集的伊春区为中心,构建放心粮油经销网络。在工作中,我们在树立放心粮油示范店典型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在各所属行政区内,有条件的培育和建立放心粮油经销店,条件不足的也要有放心粮油柜台,同时对市中心位置处于粮食物流源头的成品粮批发经营商和三大超市的粮油经销点进行重点培育,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连锁经营,销售网点电话预约统一配送,逐步形成了放心粮油经销网络,让林区百姓随时都能在放心粮油销售店购得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吃着放心的粮油商品。 几年来,在市粮食局和行业协会和相关会员单位的积极努力下,我们严格把握标准,树立金山屯精品粮油盐销售店、伊春伟平二粮店、伊春军粮供应站等放心粮油典型示范单位。 在成品粮市场供给上,伊春伟平二粮店借助地理优势创建了以本店成品粮批发为龙头、全市多家粮油批发网点参与的放心粮油进林场入社区的连锁服务经营链。 在军粮供应上,我们建立了以市军供办为核心,市县军粮供应站为主体的放心粮油进部队、进警营的优质服务网络。实现了送粮上门、服务周到的基本要求,服务范围涵盖全市,最远的送粮网点远达200公里以上。在放心粮油进部队活动中,市军供站严把进货关,取得了积极效果。一是对面粉生产厂家的选择,采取参加省局组织的国内招标会确定,二是对接收入库的商品严格按照放心粮油标准进行检查,2009年对河南某面粉厂生产的产品因产品质量和包装不符合放心粮油商品标准,被悉数返厂,并取消了其商品供应资格。就这样,市军粮供应站通过开展放心粮油和优质服务活动,密切了服务载体与服务对象的鱼水关系,军供工作得到了军、地双方的肯定,市、县军供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单位。 金山屯精品粮油盐专营店立足于本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工作,在省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率先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林场活动,他们以放心粮油和优质服务为载体,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增加粮店收益为最终目的,通过强化经营管理和服务宗旨,让放心粮油走进辖区的社区和林(农)场,取得显著成效,深受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经省、市粮食行业协会推荐,于2007年4月8日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在省粮食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体会员单位的艰苦努力,使我市的放心粮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心粮油经销范围进一步扩大,现已有伊春军粮站等14户经营店和两户食盐批发企业达到省级放心粮油经销店(批发企业)标准,有九河泉等三个大米产品达到省级“放心米”标准,分别通过省粮食行业协会评审授牌。 五、强化制度建设,落实有效措施,夯实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基础。 几年来,在推行放心粮油工程工作上,我们注重行业自律制度建设,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借鉴江苏和山西经验,组织会员单位共同研拟并推行了质量管理、进货管理、卫生管理、投诉处理等行业自律制度,在商品质量、计量、价格和供给服务上对社会进行公开放心承诺。在相关政府支持政策上,我们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为全市放心粮油工作搭建平台,发挥市粮油检验监测站的职能作用,催生了市级成品粮质量测报办法,由监测站承载工作任务,定期免费对市场上流通的成品粮油进行质量检测,通过质量通报,引导广大消费者购买使用放心粮油商品,进一步扩大放心粮油的市场份额,让非放心粮油产品在我市的粮油经营市场显形而无法立足,在政策上推动“放心粮油”工程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我们充分发挥了市粮食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在深入推进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工作上打下了坚实基础,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会员参与、消费者监督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公开承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让“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部队、进林场,走上林区百姓的餐桌。 以上是我们在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中的简要做法,尽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百姓期望以及兄弟单位的经验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继续深入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让我们的“放心粮油”工程真正成为政府的民心工程,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