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 构筑新型粮油供给网络 |
|
东营市粮食行业协会 2008年以来,我市粮食系统紧紧围绕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作为构筑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来抓,构筑了新型的城乡粮油供给网络,为保障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维护粮油市场的繁荣和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 自2006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之后,原有的城乡粮油经营网络被打破,经营网点急剧萎缩,营销网络缺乏有效监督,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给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从2008年开始,我们大力组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积极构筑新型城乡粮油食品供给网络。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我们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业主自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设施配套,高点起步、环境优美,商品配送、规范经营”的发展思路,根据市场需求、人口密度、运输配送等条件确定建设网点,规划自2009年至2012年用四年时间,建设360家放心粮油食品示范店、3家粮油配送公司,使放心粮油食品供给网络覆盖全市城乡。二是党委政府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工作,市委1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城乡放心粮油店;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意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明确提出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并列入了对县区政府的考核内容,强化了县区政府的责任;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放心粮油”工程给予以奖代补支持;各县区政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保证了放心粮油工程顺利实施。三是强化推进落实。市县两级粮食部门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把放心粮油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督查考核,实行县级领导和科室包县区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联系科室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召开工程建设现场会、建设情况通报会、建设和管理工作专题会等,研究解决难题、总结经验,扎实推进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二、把握工作重点,规范科学运作 放心粮油工程涉及粮油收购、加工、储存、销售和服务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着重抓了放心粮油工程产业链和流通链的重点工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我们积极帮助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贷款和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指导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订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45万亩,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了粮油精深加工能力,指导粮油加工企业建立健全了粮油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打造了“半球”面粉、“家佳祥”食用油等知名粮油品牌,全市培育了山东万得福实业公司、半球面粉公司、家佳祥食用油公司等9家国家、省、市级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是建设配送公司。我们制定了粮油配送公司建设标准及规范,扶持龙头企业利用现有资源,整合有效资产,投资4600万元建设了半球、金粮、双佳三家粮油配送公司,购置配送专用车68部,建立了设施完善、覆盖城乡、服务规范的放心粮油服务体系。 三是制定完善制度。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相继制定了东营市城乡“放心粮油店”创建标准、“放心粮油店”规章制度、“放心粮油店”质量和服务承诺、“放心粮油店”管理标准规范、粮油商品准入、不合格商品处理、索票索证、消费者投诉处理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对放心粮油店建设和管理作出了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和要求,为规范工程建设和加强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四是加强指导服务。按照“统一门头店标、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粮油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经营台帐、统一监督管理”的“八统一”标准,修订完善实施方案,规范建设审批程序,对城区固定营业面积30㎡以上、乡村20㎡以上的粮油食品店进行改造,帮助经营业主科学规划设计,确保了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好。 五是坚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吸引社会投资建设放心粮油店。两年来,政府补助200多万元,吸纳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放心粮油配送公司3家、放心粮油店180家,其中城区放心粮油店72家、乡村放心粮油店108 家,放心粮油超市100家,遍及74个城市社区和38个乡镇、办事处的1200个行政村,覆盖总人口达100多万人。同时,创新经营机制,对已建成的放心粮油店培育成了“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经营业户营业额比创建前提高了30-40%。 六是组织开展活动。每年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和区域性粮油产品交易会,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纪念日和重要节会,组织粮油食品加工、流通企业举办精品粮油展销会,开展放心粮油品牌宣传,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超市、进校园、进部队,促进了放心粮油工程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消费安全 确保粮油质量安全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业主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监督保证机制。 一是强化业主自律。组织实施了“文明在我环境中、文明在我质量中、文明在我行进中、文明在我话语中、文明在我微笑中、文明在我感恩中”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争创星级文明粮油店,各放心粮油店自觉抵制伪劣产品,做出了质量服务承诺,做到只经营粮食行业协会认定的“放心粮油”产品或取得“QS”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面推行了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了从进货、储存、加工、配送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了粮油产品质量。 二是强化政府监管。严把粮油质量生产关,加强了对粮油加工企业的行业管理,组织开展了粮油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指导粮油加工企业建立健全了粮油食品生产质量档案,自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从源头上确保了粮油生产质量。严格粮油质量检测,投资160多万元建设了粮油质量卫生检测中心,2008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2009年通过国家粮食局专家组考核验收,成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的成员单位,规范开展粮油质量卫生检测,杜绝了不合格粮油流入市场。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了县区粮食局季度检查、市粮食局半年检查制度,会同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制度,通过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店容店貌整洁,商品摆放整齐,管理规范,执行制度严格,粮油质量合格,实现了对放心粮油食品店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动态管理。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开展了粮油质量安全知识和粮食流通政策法规宣传,增强了消费者的质量意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视察监督,设立了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建立了“放心粮油”质量卫生、经营服务的举报制度,完善了粮油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了粮油质量安全。 我们在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构筑新型粮油供给网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与国家粮食行业协会的要求和先进地市的工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和粮食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市的先进经验,树立新标准,推出新举措,为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