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加强粮食经纪管理 促进规范粮食市场



湖南省桃源县粮食行业协会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绘的人间仙境,也是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等名人的故里。全县总面积4442.3平方公里,年粮食种植面积210万亩,产量达80余万吨,粮食商品量35万多吨,粮食产量位列全省前五名,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为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粮食局粮食经纪人业务规范暂行办法》和《桃源县粮食局粮食经纪人业务规范暂行办法》,成立于2005年的我县粮食行业协会自2008年来,本着“办好实事,办出特色”的宗旨,通过“精心组织、有序规范、大力扶持、优质服务”等工作,探索建立粮食经纪人分会,进一步加强了粮食经纪人管理,调动了粮食经纪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粮食经纪人的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粮食市场,促进了粮食生产和产业化,使粮食企业、种粮农民和经纪人在粮食流通中得到实惠。

  一、积极引导推动,建立经纪人组织,从体制上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1、成立粮食经纪人分会

  协会成立之初,全县从事粮食经纪工作的人员在1000—1500人。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原粮食系统的下岗职工,有的是专门从事粮食购销的农村专业户,有的是有收购资格许可证的个体经营户,大部分为没有收购资格但多年来一直从事粮食经营的农民,他们所经手收购的粮食占市场商品粮的60%以上,人员分布于全县城乡各个角落。大多数粮食经纪人文化和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粮食业务和粮食质量标准知识欠缺,没有粮食检验设备。还有少部分经纪人对农民压级压价、短斤少两,对企业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特别是收购高水份粮后,不加以整晒,混入粮食企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我县既是一个产粮大县,又是一个粮食经营、加工转化强县,共有粮食企业121家,其中三家省级、五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以大米生产口服结晶葡萄糖闻名的万福生科就坐落在县中心位置陬市镇。粮食企业年收购粮食35万吨,加工转化粮食超过100万吨。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粮食经纪人这支杂乱无章队伍,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的粮食流通环节的畅通,促进广大农民和粮食企业的增产增收,在我县显得尤为突出。

  县粮食行业协会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讨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在县粮食局和县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决定成立粮食经纪人分会,专门负责管理粮食经纪人队伍。

  2008年4月10日,县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一致通过了成立粮食经纪人分会事项,高票通过了分会组成人员名单。设分会长一名,由副会长兼任;设成员三名,一名主要负责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粮食政策、协调分会与相关职能部门关系、处理严重违法违规人员,一名主要负责粮食质量监管,一名主要负责信息咨询和投诉等工作,并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同时还确立了分会经费来源主要由粮食企业资助,协会调配拨付的基本原则。

  2、确定粮食经纪人身份

  分会的第一项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谁是粮食经纪人。首先,针对我县1000多人从事粮食经纪的实际情况,确定由粮食经纪人分会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交县粮食局和县工商局审核。审核后,县工商局根据上级政策要求,对经过培训取得《粮食经纪人培训合格证》的从业者,颁发《粮食经纪人资格证》。其次,将获得《粮食经纪人资格证》的经纪人全部吸收为粮食经纪人分会会员。第三,考虑粮食企业和粮食经纪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由分会出面协调,采取粮食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双向选择的办法,组织双方签订粮食委托收购协议,协议一年一签,凡已签定协议者方能从事粮食经纪活动。至此,我县的粮食经纪人身份才从根本上得到明确。目前我县共有粮食经纪人385人,分别联系于118家粮食企业,集中产粮大村人平1.5人。分会还建立了所有经纪人基本信息、通讯方式、联系企业、年粮食收购数量等资料档案。

  3、明确粮食经纪人优惠政策

  区别于原来的粮食经纪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有:一是免费定期接受知识培训。分会每年在早、晚稻上市前,召开两次集中培训班,聘请粮食、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的专家讲课,发放粮食质量鉴定和储存基本知识小册子。二是及时为经纪人提供粮食政策和价格信息。开通了中国移动短信通讯业务,定期或不定期为经纪人及时提供各种粮油法规政策、价格走势、质量动态、各地粮食产量等信息。三是享受“二次结算”的差价补贴。经纪人在出售粮食一个月时间内,粮价高于原价5%的,凭售粮凭证到协议企业结算差价部分80%以上款项。2008年,粮食收购价格逐步上扬,如早稻价格从开秤的90元/百斤,一直涨到95元/百斤,很多经纪人感到卖早了,吃了亏。县协会立即召开理事、经纪人分会长、经纪人代表会议,做出了二次结算的决定,限定在5日内结清涨价款,涉及粮食1万多吨,补价款100多万元。四是经纪人可获得相关奖励奖金。每年县粮食工作会议、县粮食行业协会大会都分别评选了5—10名先进粮食经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粮食企业在每季粮食收购后,按照完成任务的多少,分别给予一定奖金。万福生科在2009年的早稻收购后,按照4—6元/百斤的标准,对21个经纪人奖励经纪人50多万元。五是感情联络。分会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走访慰问经纪人,经常保持通讯联系,及时了解和帮助经纪人解决粮食收购中的实际问题。制订一系列经纪人优惠政策,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经纪人的社会地位,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完善制约机制,确立经纪人准则,从制度上规范经纪人经营行为

  1、制定诚信公约

  粮食经纪人分会组织会员通过了《桃源县粮食经纪人诚信公约》,印制在《粮食经纪人资格证》背面。要求经纪人,一是在粮食收购季节,坚持亮证服务;二是坚持现金结算;三是坚持质量标准,依质论价;四是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五是文明经商,维护市场秩序。对多次违反《公约》的经纪人,建议县工商局取消《粮食经纪人资格证》。分会成立以来,有5人次在分会建议下被取消了经纪人资格。

  2、颁发粮食经纪人培训合格证

  粮食经纪人取得《粮食经纪人资格证》的主要条件就是要获得《粮食经纪人培训合格证》。对要求成为粮食经纪人的人员,分会每年组织一次粮食经纪人合格证培训班,经过考核,分别发给合格证书和培训证书,持有培训合格证书的才有资格向县粮食局、县工商局申领《粮食经纪人资格证》。

  3、配合开展执法检查打击无证经营

  分会每年积极配合县粮食局和县工商局在粮食收购旺季,开展大面积的执法检查。一是重点打击无证经营,保障有证经纪人的合法权益。2008—2009年,由县粮食局和县工商局联合执法检查中,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26,收缴粮食15吨。二是明确地域界限,确保收购市场秩序。根据经纪人和企业签订的协议,经纪人不得跨越指定乡镇收购,不得将粮食转售给第三方。对第一次违反协议的实行口头警告,连续三次以上警告的建议吊销资格证。三是坚决打击违法经营。对在粮食收购中不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收购超水份、超杂质、压级压价和在粮食销售中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及时提供信息,建议县工商局予以打击。2008年县工商局在分会建议下,对2个经纪人违法行为给予经济处罚1000元,并吊销了其《粮食经纪人资格证》。

  三、加强农企连接,发挥经纪人作用,从职能上促进经纪人队伍发展

  1、方便农民销售粮食,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我县的粮食经纪人队伍,在粮食收购过程中,自觉接受粮食经纪人分会的直接管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粮食收购协议,发挥经营灵活、情况熟悉的特点,走村串户,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销售粮食。据统计,2009年由粮食经纪人收购的粮食达33万吨,占全县商品量的95%,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因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形成缺少人力送交粮食的矛盾。按每斤粮食赚1分钱计算,经纪人也获得了660万元收入,人平超过1.7万元。同时为农民节约交粮费用超过1000万元。

  2、增加粮食收购数量,减少企业经营成本

  粮食经纪人分会成立以前,经纪人年粮食收购量在15万吨左右,近两年,经纪人年粮食收购量均超过了30万吨,去年更是达到33万吨,基本负担了全县粮食从生产者到经营者的流通任务。粮食企业通过经纪人灵活多样的收购方式,收购了大量优质粮食,节省了收购时间和设点收购的费用,解决了收购人手短时间缺少的困难,特别是基本承担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优质粮食种植合同的收购任务。经纪人收购的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还大幅度减少了企业粮食存储的保管费用。据初步测算,全年经纪人为企业节约正常收购费用在2000万元以上,间接减少保管费用至少也有500万元。同时,企业用于经纪人奖励和“二次结算”补贴的开支也达到近200万元,经纪人平均获利0.5万多元。

  3、传播粮食供需信息,引导农民科学种粮

  粮食经纪人成分复杂,有的是原粮食企业下岗的骨干,有的是村支书或主任,有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户,有的是“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种植的指定收购者,有的是种粮大户等等,他们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他们了解粮食品种的需求情况,对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可信的情报,无形之中成了农业科学种粮的推广者。

  4、反馈粮食生产信息,提供政府决策依据

  通过分会经常与粮食经纪人沟通,能及时准确掌握本区域粮食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我县粮食经纪人队伍是在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蓬勃发展起来的粮食流通领域的新生力量。在各职能部门和县粮食行业协会的精心组织、培养、呵护下,粮食经纪人队伍管理初步取得良好开端,粮食收购秩序明显好转,但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努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重视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解决前进中的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这支队伍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