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以诚信服务聚人心 靠机制完善创局面



江西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

  在江西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粮食收购过程中,活跃着一支粮食经纪人队伍,他们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粮库,凭借着对市场需求的敏感,精心运作、辛勤奔波,不但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还破解了粮库“收粮难”的窘境,搞活了粮食流通,确保了军需民食、地方稳定、国库充盈。

  江西萍乡是一个工矿城市,属严重缺粮地区。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承担着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市级储备粮近3.9万吨的储备任务,再加上部分商品周转粮及库内加工厂的粮食需求,每年需轮换、收购新粮2万吨以上。粮食市场放开以后,传统的坐库等收及外地调拨已经变得非常困难,粮食收购成为困扰粮库的头等大事。同时,随着农民种植结构的改善,种粮农民单门独户送售粮难的问题尤显突出,粮食收购市场经纪人制和粮食经纪人也就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为此,早在2004年早稻收获之前,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即创新收购方式,有意识、有目的地尝试建立和培育企业自身的粮食经纪人队伍。一是派出两个工作组前往省内邻近的宜春、万载、宜丰及省外湖南攸县、醴陵等粮食主产县乡调研,结识粮食种植大户及粮食经营者,委托他们收购。二是建立与种粮、销粮大户的日常联系、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粮食收购市场信息,在围绕落实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又有效推动了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带动一批新型智能型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也正是由于建立了这样一种新型粮食收购机制,才有力地推进和确保了国家粮食收购计划的顺利完成,仅在当年就实现粮食收购入库数量近万吨,企业及送粮客户个人均尝到了甜头。以彭友生、何森林、丁华生等为代表的一批送粮客户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粮食收购战线上的生力军。

  五年来,粮库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粮食经纪人“扩军”,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努力把经纪活动做大、做强,不断扩大粮食经营规模。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粮食经纪人

  免收经营管理费。粮库积极与市粮食局、工商局联系,对符合条件的农民由工商部门发给执照,全部免收经营管理费,授予粮食收购资格,指定收购范围,让他们放心送粮。

  召开送粮客户座谈会。每年夏粮收购来临之际,粮库都会实行报销往返车票、共进午餐、提供适当纪念品等举措,邀请粮食经纪人代表到库交流,向他们公布年度粮食收购总量及存放仓房、探讨价格行情、了解粮食产量,听取他们对粮库收购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向粮食经纪人发放精美的委托收购证书,承诺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此举大大地增进了粮库与经纪人之间的感情联系。

  鼓励粮食经纪人多送粮、送好粮。为调动和激发粮食经纪人的积极性,粮库规定:诚信经营、质量良好,且送粮数量达到200吨、500吨、1000吨,分别对经纪人给予0.5分/斤、1分/斤、2分/斤的粮价补差,并在次年粮食收购前对上年的送粮大户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在送粮客户代表座谈会上颁发证书和奖金,给予送粮农户荣誉感,建立与送粮农户亲情感,以至于送粮农户发出“到萍乡国储库,就象到了家,别的粮库收购价即使比萍乡国储库高(1至2分/斤),我们也愿意将粮送到萍乡国储库”的感叹!

  二是严格收购政策,规范收购行为

  在粮库收购现场明示收购品种、价格、质量,摆设新粮合格样品,以便送粮客户对照。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不压级压价,克扣斤两,损害农民利益。遇到因水分、杂质超标需扣量的时候,库领导和质检员态度诚恳地对送粮客户作耐心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谅解。对因水分严重超标而不合格的粮食,粮库不是简单的拒收,而是为送粮客户免费提供整晒工具和场地,整晒验质合格后再入库。

  三是开展培训,提高粮食经纪人的业务素质

  粮食经纪人走村串户,收百家粮,掌握一些基本的粮食政策、储存方法、品质鉴定知识至关重要。粮库每年利用召开送粮客户代表座谈会及晚稻入库时机,组织粮食经纪人培训,内容为国家相关粮食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感观检验粮质、质量标准等。并带领他们进粮仓,现场讲解粮食储存技术、缝包方法。从2004年至今,这样的培训已举办7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晚稻收购后期,针对部分粮食经纪人手握粮食观望、惜售的情况,粮库组织科技服务队深入农村,通过发布价格信息、通报入库完成情况、宣讲防止粮食霉烂知识,引导他们理性销售余粮。

  7月9日,早稻收割在际,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为农服务队一行20多名粮食储藏专业技术人员,来到上栗县桐木镇,开展粮食储藏知识宣传和粮食收购政策咨询活动,受到送粮客户的高度赞扬,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江西卫视、江西日报、萍乡电视台、萍乡日报等宣传媒体都作了报道。

  四是千方百计为送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延长日收购时间。收粮期间粮库职工每天上午7:00上班(当班人员必须6:45到库做好准备工作,装卸工7:00准时开工),到无粮为止才下班,粮库多次收粮超过晚上12时,最晚的一次下班是次日凌晨5点。

  提供后勤服务。切实为送粮客户着想,库区准备了茶水供应点、防暑药品、送粮客户休息室。对于中午、晚上在库等候卸粮的送粮客户,粮库尽量安排他们在食堂购票用餐,使他们体验到归家似的亲切感。

  收购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做好与市农发行的协调工作,提前申报收购资金,做到当日卸粮,当日结算,杜绝了打“白条”的现象。以优质的服务,让送粮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是及时为粮食经纪人排忧解难

  粮库每天都会安排一位库领导班子成员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无偿提供麻袋包装给送粮客户使用。针对粮食经纪人反映的编织袋易损,同时装卸队反映的小袋包装且扎口包卸车麻烦这一情况,粮库允许粮食经纪人在缴纳押金的前提下向粮库借用麻袋,并无偿提供缝包针、麻绳,手把手地教粮食经纪人缝包技术。据统计,每年粮食收购期间,粮库借出的麻袋超过6000条。

  及时制止装卸队乱收费现象,维护粮食经纪人利益。早稻收购期间,粮库装卸队以物价上涨为借口,无视职业道德,不遵守装卸合同规定,向送粮户强行索取每车50-80元的包装袋整理费,严重影响送粮客户的利益和粮库的专储粮入库。8月21日,在与装卸队协调无效地情况下,粮食收购应急指挥部迅即成立,库法人代表胡国萍亲任总指挥,全库职工组建两个应急装卸队,分班次轮流作业,部分女职工也挺身而出,和男职工一样拽粮包、解绳、倒包,一直坚持到22日凌晨3日40分,将压库的27辆汽车,近300吨早稻全部卸完。全库同心协力,给了装卸队以极大的震撼,他们再也不敢乱收费。粮食经纪人对粮库维护他们权益的行动表示高度赞扬。

  积极与市交巡警联系,为粮食经纪人送粮提供绿色通道。送粮车辆超载是一个普遍现象,2004年送粮之初,送粮车辆经常受到超载处罚,不敢上国道、进城。粮库及时与市交巡警联系,宣传国家粮食政策,获取他们的支持免除罚款,不仅及时替送粮司机拿回被扣车辆的驾驶证、执照,交警部门还对粮食经纪人的送粮车辆做到了“不拦车、不卸载、不罚款”,忠实落实了国务院有关保护送粮农户利益的政策。2008年8月,在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唐建国的来访接待日当天,针对市区部份道路整修,送粮车辆通行难的问题,库领导向唐局长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公安局的支持,免费为送粮农户车辆发放通行证,确保在粮食收购期间粮食运输车辆的畅通无阻,受到了广大粮食经纪人的欢迎和好评。

  六是建立粮食经纪人管理制度,加强对粮食经纪人的监管

  粮库调研时发现,部分粮食经纪人在收购活动中压级压价、短斤少两,损害农民的利益。出现弄虚作假、骗买骗卖现象,诚信度较低。针对这一情况,粮库积极与市粮食局、工商部门联系,制定了《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经纪人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了粮食经纪人的准入标准、权利和义务,明确了粮食经纪人与粮库之间的关系,规范了粮食经纪人行为,并与他们每年都签订经纪合同,把粮食经纪人纳入监管对象。如去年发现有两位经纪人送粮数次以次充好,用驾驶室藏人、杂质不过磅等行为骗取粮食重量,粮库当即解除了经纪合同,收回了颁发给他们的粮食委托收购证书。

  五年来,粮食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2004年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67人,不但完成了本库的粮食收购任务,还基本上承担了整个萍乡市粮食部门的收购量。一部分经纪人从所谓的“粮贩子”、“半农半商”的农民转变为专业粮商,由个体营销逐步走上联合、合作之路,靠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开展经营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本库早稻收购中的9仓、2仓2564吨粮食就是由3位粮食经纪人包仓,从万载县株潭镇送过来的。早稻收购期间,江西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依靠粮食经纪人,在7月18日到9月3日共48天时间内,圆满完成了7564吨粮食的收购任务,获得了粮库及粮食经纪人双赢,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满意的良好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