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培育新型经纪人 既抓粮源又富民



延津县金粒小麦协会

  我们延津县粮食经纪人队伍的建设起始于2002年4月,当时,把经纪人叫中心会员,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叫延津县金粒小麦协会。该会是以服务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开发为主要职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共有分会18个,现有中心会员也就是粮食经纪人580名,以延津县为中心,辐射周边3市6县,带动订单农户10万余户,生产基地70万亩。成立以来,在中粮协和省粮协的关心指导下,充分发挥“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色,突出“服务性、专业性、中介性”的特点,几百名经纪人积极努力,热情工作,为推进我县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开发,服务三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显著作用。全县小麦生产已实现了“种子原种化、种植订单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小麦生产正在由优质小麦逐步向特色小麦、绿色小麦发展。2004年8月,协会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2006年3月,被省民政厅评为“河南省先进民间组织”,9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粮食行业协会先进单位”,并在全国粮食行业协会建设工作会议做了典型经验介绍。2007年2月,被新乡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2008年4月,被延津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农技协”,5月,被河南省科协、省财政厅评为“全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并获奖金8万元。又被省科协评为“全省三创一带活动先进单位”。11月,被省科协评为“全省十强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一、粮改催生经纪人

  延津县面积883平方公里,45万人口,80万亩耕地,地处黄淮海优质小麦带中部,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1998年试种8000亩开始,到了2001年秋播,优质专用小麦的订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6万亩。随着订单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就会有5000户左右的农民和3万亩左右的麦播面积,需要把25万公斤的种子分发给5000户左右的农民,然后再从他们手里回收30万公斤左右的换种粮或60万元左右的买种款,发放五六千份明白纸,签订一万份左右的订单,组织几百台播种机播种。更重要的是,小麦收获后要从会员家里收两亿公斤左右的订单粮。如此大的工作量,单靠政府、企业去运作难度相当大,可以说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同时,农民也感到供应种子不及时、技术指导不到位、组织收购不得力。另外,粮食、农技、种子等部门职责、业务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也制约了订单农业的长远发展。从我们粮食企业自身来说,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已成为定局,如果不及早动手培育新的粮食队伍,改制后很可能使本地区的粮食工作陷于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和农民都希望有一个专门组织来服务于优质专用小麦的开发,特别是不少种粮大户、广大村组干部及订单农户的要求更为强烈。于是,由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粮食经纪人组织——延津县金粒小麦协会就应运而生了。很快,一大批思想解放、头脑灵活、素质较高、热心公益,平时被称作“小能人”、“土专家”的农民,成为协会的首批经纪人,形成了县里有协会、乡镇设分会、大村设村会,村村有经纪人、订单农户为一般会员的协会体系。

  二、大胆发展经纪人

  金粒小麦协会的建立,为优质专用小麦开发增加了一支广泛活跃在农村、熟悉农情、参与生产一线、普及农村科技的生力军。这支生力军就是活跃在各村的粮食经纪人。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叫经纪人呢?因为农村原来有一些负责买卖牲口、买卖猪羊等交易的经纪人,他们的形象不高,我们怕和他们混淆。再说,我们选聘的经纪人也并不是单纯的从事粮食交易的居间、行纪,而是从事粮食从种到收到卖的全过程服务。各村的协会工作都是以他们为中心开展的,因此就称他们为中心会员。他们有的是村组干部,有的是种粮大户,有的是运销专业户(即所谓的“粮贩子”),有的是退休返乡人员。小村一人,大村二到三人,虽然身份不同,但都能热心为农民服务。当时,在发展“粮贩子”为经纪人时,我们也有过争议,但是大家经过充分讨论,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尽管这些“粮贩子”有的曾掺杂使假,甚至有的曾经做过对不起粮食部门的事,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信息灵,行动快,粮情熟,能吃苦,具有相当大的能量。如果把他们排除在协会之外,他们就会投身它处,很可能成为我们的对手,我们的粮源就会流失。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认识,把他们当作合作伙伴和依托的力量,把他们组织起来,不断教育和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为粮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收购忙煞经纪人

  通过创新机制,把龙头企业、经纪人和种粮农户联系起来,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新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架起了农民进入大市场的桥梁。以利益为纽带的农企关系为粮食企业掌握粮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夏粮收购工作开始后,小麦协会经纪人成了粮食企业的编外人员、收购市场的排头兵、掌握粮源的主力军。特别是去年,我县取得收购资格的有57家企业,其中有托市粮收购资格的就达34家。夏粮收购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形式下,协会的经纪人应时而变,主动出击,开展多种方式开展收购。一是经纪人到粮食企业预约统一收购时间,企业根据各村情况分村排日,分品种、分级别单仓收购。收购日期一旦确定,经纪人就对本村的订单农户逐户上门通知,组织统一收购,督促订单履约。订单农户在经纪人的组织下,集中时间卖粮,简便了检化验和结算程序,减少了等待时间,而且在定等定级、过磅称量等环节让农民满意放心,确保优质优价、增产增收。二是经纪人根据统一的定价先在村内设点收购,然后再到企业集中交售。三是对于家中有困难的定订户,经纪人上门服务,帮助搬运,使他们不出家门就能解决售粮问题。四是组成合伙经纪人。在收购大忙季节,不少经纪人组成夫妻、兄弟、合伙收粮队,走乡串户收粮,解决了无劳力、无运力、无时间农户的困难。五是跨县、市甚至跨省收购。每年都有七八十名经纪人到外县、市甚至外省收购小麦,成为我县收购夏粮的重要来源。每年夏粮收购季节,协会的粮食经纪人都格外紧张、繁忙,他们饭顾不上吃,觉顾不上睡,没日没夜地忙碌在收购第一线。有很多经纪人收购量达到500吨以上,收1000吨的也大有人在,最多的能收2000多吨。同以前相比,现在的收购工作,时间短了,效率高了,质量好了。在企业收购的14万吨粮食中,经纪人的收购量达90%左右。产业化运作模式在粮食市场放开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方便实惠,经纪人得利,粮食企业有效掌握了粮源,实现了互惠共赢,三方满意。

  四、培育新型经纪人

  为了更好的发挥经纪人的作用,我们不断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逐步扩大他们的工作领域,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能力,使他们成长为一职多能的新型经纪人。目前,经纪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纪人是农民与企业之间的中介人。经纪人接受协会管理,负责组织农户与金粒公司签订订单,协助搞好统一供种,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组织订单农户统一向金粒公司交售粮食,协助金粒麦业公司对农户进行二次分配。经纪人参与优质小麦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 的模式,同以往相比,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种植收购的各个环节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订单会员和订单面积大大增加,极大地提高了订单的覆盖率。2005年秋播,全县优质小麦订单种植面积达到了60万亩,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90%以上。

  二是统一供种更加及时、统一机播更加适时。每年的统一供种都正赶在秋收秋种的大忙时期,为使农户及时得到麦种,经纪人就发动全家人和亲朋好友共同参与。同时,订单农户也能利用早起、饭后、晚上等空闲时间到经纪人家先把种子取走。大忙过后,经纪人再到订单农户家收取种子款或换种粮。都是街坊邻居,彼此信任,非常方便,较好地解决了农忙与统一供种的时间冲突,保证了优质专用小麦能在适播期全部播种。每年秋播,僧固乡史良村经纪人周瑞富,兼卖农药。在小麦播种期,农户提前告诉他要播种,他就按农户的要求把麦种拌好,既方便了农户,他又增加了收入。在配送玉米种子时,僧固乡西史固村经纪人王明一自费购买了几个播种耧,会员买种子免费用耧,两全其美,双方满意。

  三是统一管理更加有效,技术服务更加到位。经纪人按照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粮食局制定的《优质专用小麦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指导农民使用低毒、低残留的指定农药,控制化肥使用。除了一家一户发放生产管理技术明白纸外,在小麦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经纪人还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生产技术,协会还派农业技术专家到村里讲课,到田间地头指导,督促、帮助订单农户不误农时搞好管理。同时,经纪人还会根据每年不同的气象条件、土壤墒情及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请协会的专家和技术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的配套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四是统一机收更成规模,统一收购更加快捷。为保证优质麦的纯度,中心会员在每年收割时期,都会组织3-5台联合收割机分品种统一机收,然后到粮食企业联系统一收购时间,并作为订单农户的代表和企业协商收购价格。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收购,使订单履约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

  第二、经纪人是农用物资的“直销员”。小麦协会依托在各村的组织网络,成立了金粒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联合大的化肥生产厂家,对全县的土壤进行化验,有针对性地生产所需的配方专用肥料。这些专用肥由连锁公司批量购进,协会向下分销,经纪人向农户配送,通过规模效益,达到优质优价,对农户按需供应,指导使用,使订单农户放心生产,节本增效。司寨乡新乡屯村农民赵银堂原来认为种玉米只要上的化肥多就能高产,可是一亩地上二百多斤碳铵也只打千把斤。后来,经纪人给他配送了红四方牌玉米配方专用肥,每亩地只上六十斤,亩产却达到了1616斤。

  第三、经纪人是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的“二传手”。协会成立“农技110”信息指挥中心,完善“农技110”专家值班制度,公布“农技110”热线电话,让会员一拨就通,一问就答。同时,协会经常召集经纪人进行农业科技专题培训,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让经纪人达到“会搜集、会分析、会传播科技信息”的“三会”要求。经纪人再通过举办农民夜校、技术讲座等形式,对农民实施“富脑袋”工程,以此来为广大农民“富口袋”破题。几年来共培训农民和订单农户600多批(次),接受培训的农民达到了10万人(次),发放生产技术光盘700张,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技术资料13万套,开展了上千次田间地头的实地技术指导,使每个农户家里不仅有一张“明白纸”,而且还有一两个“明白人”。达到了“三个直接”,即经纪人和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现了“三个面对面”,即经纪人、农技人员和农民面对面把脉支招,面对面要领全教,面对面验证实效。由于实行了这种“一条龙”、“保姆”式服务,有效地解决了现行体制下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棚架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位邱乡李恩村农民牛德香过去种玉米施肥都是“一炮轰”——肥料有多有少一次上,亩产一千三四百斤,后来,通过协会技术人员的讲解,同等数量的肥料分别在七叶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各追肥一次,结果他种的2.7亩张玉9号玉米总产达5281斤,平均亩产1956斤,比“一炮轰”施肥法每亩增产500多斤。

  第四、经纪人是粮食高产竞赛的组织者。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收入,近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开展玉米、小麦高产竞赛。对高产户评出一至五等奖,分别给以100—3000元的现金或实物奖励。在这项工作中,粮食经纪人成为强有力的组织者。从报名参加开始,到选择品种、开展苗期的施肥、浇水、除草及防治病虫害等各项管理,一直到收获验收,经纪人都步步跟踪、环环指导,及时通报休息,互相观摩学习,力争本村村民夺魁,使高产竞赛开展得紧张有序,有声有色,高产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使我县的粮食产量连年递增,农民持续增收,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从我们的粮食经纪人的工作情况看,他们一职多能,以新型粮食经纪人的姿态出现在农民和企业面前,在小麦、玉米、花生等大宗农作物的种、管、收、卖等方面发挥出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新生力量。

  五、努力管好经纪人

  金粒小麦协会在成立之初就坚持走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在制定的《协会章程》和《经纪人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协会的宗旨、职责范围、入会条件、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协会的议事制度等内容。规范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相济并用,使协会得以健康发展。

  一是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各分会都聘请当地工商所所长担任分会副会长,以便支持经纪人的工作,支持经纪人回收订单粮。协会给经纪人发放胸卡和收粮卡,县工商部门和县市场发展中心也允许经纪人不办证照,只要经纪人在本村、本乡收购订单粮一路绿灯。

  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经纪人组织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的数量和质量,兑现中心会员的佣金,一个发展订单会员多、工作成效大的经纪人,一年可以拿到1万多 元的佣金和奖励,相当于多种了20多亩地的收入,一般的经纪人也能得到5000元左右,同时,强化协会的日常管理,加强对经纪人的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努力或者不适应本职工作的经纪人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协会的活力。有部分乡(镇)分会经纪人还主动交纳会费,作为日常开支和培训经费,保证了协会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始终突出民办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每年都召开经纪人大会,给优秀经纪人披红花,对他们大力表彰。有的分会还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和旅游,生动活泼开展工作。发放佣金和奖励一般安排在春节、中秋节及麦收前,正是经纪人急需用钱时,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增加协会的吸引力。另外,有突出贡献的经纪人家中有婚嫁喜事,协会都派小轿车,带着摄像机去服务,使经纪人感到格外暖心,非常光荣,把协会当成了温暖之家、倾心之家,干起工作更积极、更主动、富有创造性。

  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虽然协会自成立以来发挥了有效作用,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毕竟是民办组织,力量薄弱,所做的工作又具有尝试性,没有现成的路子,因此,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组织比较松散,凝聚力、感召力还不够强,其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就经纪人本身来说,由于他们身份不同,认识各异,工作态度和作用差距较大。有个别经纪人唯利是图,在粮食收购中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还有的经纪人怕麻烦,工作不主动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认真解决。

  发展现代化农业,当前,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目标是产业化,方向是集约化。我们的粮食经纪人队伍就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农业制度,以“建立、规范、科学发展”的思路去建设。

  1、要进一步扩大经纪人的队伍。我们现在的经纪人队伍还不够壮大,原来章程上规定的每村1--3人不能满足形势的要求。要召开经纪人代表大会对章程这一规定进行修改,增加经纪人人数。

  2、加大对经纪人的管理力度。一是要通过河南金粒农业技术学校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要明确职责,摆正位置,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好。三是要加强考核,制定奖惩办法,促进经纪人队伍健康成长。

  3、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农民渴望合作,法律保护合作,市场需求合作,政策扶持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与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法律。我们要紧紧依靠这个法律,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步伐。目前,我们在金粒小麦协会的基础上,已经成立金粒小麦合作社。同时,还要指导粮食经纪人成立不同行业的合作社,让他们在法律的保护下,放心大胆地发展生产,签合同,做买卖,享受政府政策支持的温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