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精心培育经纪人 发展粮食新经济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粮食行业协会

  湖南零陵,历史悠久,地处湘南,毗邻两广,交通便捷,盛产稻米,经营活跃,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区)和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区),全区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3万亩,年粮食产量40万吨以上。零陵区粮食行业协会现有单位会员7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骨干粮食企业3家,个人会员15362人(含优质稻种植分会会员)。近年来,党的惠农政策帮助种粮农民彻底告别以粮抵税和交粮义务,农民卖粮成为纯商品销售行为,尤其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促成粮食经纪人应运而生,粮食经纪活动风生水起、蓬勃发展,经纪人成为粮食流通的重要力量。在粮食经纪人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认真落实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力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协会的中介和服务作用,精心指导,加强自律,优质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为搞活粮食流通,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增加国库储粮,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做出了成绩,受到地方党委政府、上级协会、工商部门、种粮农民、粮食企业,以及广大粮食经纪人的好评,2007年荣获“永州市粮食经纪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们在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的工作中,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转变观念,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

  2007年年初,我们在区粮食局的重视和支持下,组织专门班子对全区粮食经纪人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区境内共有粮食经纪人1027人,其中原粮食系统置换身份职工268人。人数众多的经纪人已经成为粮食流通领域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粮食收购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不怕劳累辛苦,白天黑夜进村入户,从千家万户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然后交售到粮食仓库或加工厂,成为连接粮食经营的重要纽带。我们认为,粮食经纪活动和粮食经纪人在粮食收购舞台上公开亮相,是粮食市场化改革和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经纪人紧密联系广大农户和粮食企业,在粮食经营中直购直销、勤购快销,实现了“三个效益”。一是方便农民售粮。随着农村外出务工者日益增多,留守农村种田的劳动者年龄偏大,经纪人上门收购,农民省时、省工、省力、省费用,方便了农民卖粮;二是提高国有粮食企业效能。粮食经纪人的出现,缓解了改制企业人手不够、网点不足的矛盾;三是增加就业岗位。原国有粮食企业身份置换职工、乡镇无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力都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参与粮食购销。基于调查的结论,我们可以充分肯定粮食经纪人的作用,形成了大力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的共识。我们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开展粮食经纪人宣传,宣讲国务院[2006]16号文件、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2006]123号文件精神,在行业内要求大家认真落实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力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的工作部署,尤其是要求全行业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为“粮贩子”正名,认定我们都是“粮食人”,特别是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把粮食经纪人当成心连心、手拉手的合作者。通过舆论造势,观念更新,为发展粮食经纪人队伍创建起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机制,在营造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思路决定出路。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确立了以争取领导和部门重视支持为重点,以惠农惠民为宗旨,以组建粮食经纪人分会为载体,以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多方效益为目标的粮食经纪活动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

  1、争取领导和部门重视。调研活动结束后,形成《关于永州市零陵区粮食经纪人情况的调查和建议》,上报区委、区政府和粮食、工商、国税、地税、银行等部门,在调研报告中,我们摆事实、讲体会、找差距、谈发展,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发展、规范粮食经纪人。这项建议被列入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决策。区委、区政府,以及粮食主管局对我们协会提出了“为粮食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帮助经纪人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要求。

  2、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激励协会工作者干事创业,并且可考察、有监督,促进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效能提高。一是建立粮食经纪人工作联系责任制度。会长负总责,副会长、常务理事分工联系经纪人大户和单位会员。二是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定期对联系责任人的重点工作和专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督促联系责任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联系任务。三是创新考核制度。实行“上下联动考核”办法,一方面协会秘书处对联系责任人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另一方面,对口联系的粮经纪人大户和单位会员每季度对协会联系责任人的思想、学习、作风、工作时间、工作效能,以及为经纪人大户和单位会员出主意、提建议、争资金、做好事、办实事的情况提出意见和看法,报告协会秘书处。

  3、突出粮食经纪重点。通过我们牵线搭桥,打破乡镇地域限制,按照自主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共有675名粮食经纪人与2家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4家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委托收购协议书。协议内容除对粮食收购品种、价格、质量、费用、二次结算等予以明确规定外,还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违约责任,生效与终止时间等条款。共同的利益促使昔时的竞争对手,变成今天亲密合作的伙伴,经纪人与种粮农民、粮食企业互相依赖、优势互补,基本上形成了稳定的伙伴关系。2008年早稻入库以来,区内6家粮食经营企业共收购稻谷9.6万吨,其中经纪人交售8.74万吨,占粮食收购总量的91%。

  三、精心指导,在规范经纪行为上下功夫

  在粮食经纪人发展过程,难免鱼龙混杂和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经纪人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粮食业务和粮食质量标准知识欠缺。二是较多的经纪人没有的检化验设备,不能准确地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测和把关。三是少数经纪人不讲诚信,时有发生坑农损农现象,侵害粮农利益,也损坏了经纪人的整体形象。如有些经纪人利用偏远地区农民价格信息不灵的弱点,借机压级压价收购;有的经纪人做秤上文章,克扣农民;还有的经纪人违规经营,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损害粮食企业利益;四是经纪人之间为争抢粮源而无序竞争,有的经纪人直接到田间收购未经整晒的粮食,严重影响粮食收购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发粮食市场恶性竞争。针对粮食经纪人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培育好、发展好、规范好农村经纪人队伍,只有将他们组织到协会这个团体中来,通过加强教育和开展自律,形成规范经营、快速发展,才能有利于构建新型的粮食流通体系、有利于粮食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掌握粮源,还有利于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农民售粮和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服务“三农”,而且有利于协会的发展,加强协会的力量,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1、组织成立协会,增强经纪人组织化程度。我们在广泛宣传、认真发动的基础上,于2008年3月28日成立“永州市零陵区粮食行业协会粮食经纪人分会”,对918名合格者颁发了资格证书和聘书,让全区粮食经纪人有了自己的“娘家”和合法身份。正如区政府副区长在大会上说的:“3月28日是零陵粮食购销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昔日的‘粮贩子’已经蜕变成今天的粮食人,希望你们‘一家人’在粮食经营的大舞台上,谱写出‘诚信为本,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2、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经纪人经营水平。由于全区粮食经纪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1000多名经纪人中,只有原粮食系统职工业务较为熟悉。我们在分会成立时间短、经纪人知识缺口大的情况下,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应急措施,强化政策法规教育、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以及经营业务等方面的培训。今年以来,区粮食行业协会分会牵头举办7期培训班,组织 1577人次参加培训,聘请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法制办、粮食局的专家讲课,培训内容主要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湖南省粮食经纪人业务规范暂行办法》、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粮食检测技术、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内容,印发资料3100份,有效地提升了经纪人的整体素质,融洽了各个方面的关系。

  3、开展行业自律,树立经纪人良好形象。在粮食经纪人分会成立大会上,印发“湖南省粮食经纪人业务规范暂行办法”给全体经纪人,做到人手一册。同时,会员表决通过粮食经纪人分会“自律公约”、“诚信经营公约”和“服务公约”等12项规章制度,要求所有经纪人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尽管协会没有政策职能部门所具有的强制性处罚权,但是,我们对违反“湖南省粮食经纪人业务规范暂行办法”和会员举手通过的12项规章制度的当事人,也有两个比较有效的纠正措施:一是取消粮食经纪人资格,收回资格证书和聘书;二是以简报的方式,将违规行为在全行业内通报,在行业内外形成起约束的力量。

  总之,培育好、发展好、组织好粮食经纪人队伍,是我们协会的职责和义务,我们也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我们一定要借助这次大会的东风,虚心向同志们学习,继续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创造性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