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培育粮食经纪人队伍 拓宽粮食收购渠道



四川省江油市粮食行业协会

  近几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原有的12家重组为7家,下属33个粮管所;1753名粮食企业职工全部“买断”工龄,除返聘209名职工外,其余的移交“社保”和自谋职业。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是粮食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本着“探索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把广大个体经营者组织起来,使“小商小贩”成为粮食经纪人,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采取委托收购方式,为粮食经纪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解决了方便农户卖粮、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和掌握粮源的问题。今年1—8月,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62149吨,占年任务数的109%;收购油菜籽13506吨,占年任务数的86%。其中,粮食经纪人为国有粮食企业代收粮食3.8万吨、油菜籽0.9万吨。粮食经纪人走村串户收购粮油,不仅方便了农民售粮,还为农户节省人工及运输费用51万元。

  一、采取三条措施,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

  粮食经纪人与种粮农户相比,他们对市场反映更灵敏,不仅了解粮食生产信息,也了解粮食市场信息。我市粮食行业紧紧抓住粮食经纪人这个节点,使其成为联接种粮农民的桥梁与纽带。

  (一)搭建平台,为粮食经纪人创建合作经营的空间。根据粮食经纪人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我市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利用了他们遍布乡镇、村组的优势,制定了由站领导、职工分片联系粮食经纪人责任制,把他们组织起来,将过去分散的小商小贩纳入粮食经纪人队伍,使其成为农村粮食收购的“生力军”。只要具备一定的收购资金和经营场所,信誉良好、自愿合作的个体经营户,由各粮站进行登记审核,发给“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经纪人”聘用证书,签订委托收购协议书。粮食收购经纪人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截止今年8月底,全市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046户,其中今年新增306户。

  (二)收集信息,为粮食经纪人拓宽掌握市场行情的渠道。由于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多数粮食经纪人对大市场把握不准,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较大。为拓宽粮食经纪人的信息通道,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产销衔接作用,各粮食购销企业定期或不定期把他们召集起来,共同分析粮油市场行情,探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同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市场行情,及时向粮食经纪人发布粮油市场行情,提出合理指导价格。

  (三)搞好服务,为粮食经纪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目前,粮食经纪人的发展,往往还受政策、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我市粮食行业积极为粮食经纪人发展,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更好地为粮食企业服务,为种粮农民服务。一是营造舆论氛围。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经纪人是“串串”、“二道贩子”。为了给他们定名、正名、扬名,我市粮食行业统一印发了5000多份宣传资料,在各乡镇和村组散发,大力宣传国家对农村经纪人的政策,使粮食经纪人得到了群众的尊重。二是改进服务方式。各粮食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为粮食经纪人提供便捷服务。在收购上,既可不论数量随交随收,也可代存代储;在结算上,既可领现金,也可转账。三是争取政策支持。我市粮食部门还积极与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联系,为粮食经纪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提高他们收购的积极性,使其成为粮食企业掌握粮源的得力助手。

  二、构建三种机制,促进粮食经纪人发展壮大

  尽管粮食经纪人具有较强的活力,适应市场能力强,但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和许多困难,如组织松散、人员分散、素质不高、业务不精等问题,特别是难以把握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针对粮食经纪人队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市粮食行业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把握市场行情,规范收购行为。

  (一)建立联系机制,提高粮食经纪人分析市场的能力。为了保证粮食经纪人与粮站的密切沟通和合作,青莲粮站等粮食企业还组织了粮食经纪人协会,定期召开协会会议,共同研究市场行情,提出指导价格,分片包干收购。各粮食企业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每个定点联系人每月不得少于两次与粮食经纪人交流,以了解和掌握农村粮食经纪人的想法、要求和建议,及时向粮食经纪人提供市场行情走势,帮助他们掌握当年粮食生产形势与市场需求动态。

  (二)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粮食经纪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针对粮食经纪人服务于农村,各种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我市粮食行业加强了对粮食经纪人的培训工作,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增强了他们法律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一是组织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帮助他们掌握国家粮食政策,提高行业自律性,规范依法从事粮食购销活动行为,共同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二是宣传“三农”政策,帮助他们树立为农服务观念,为农户增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三是加强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既提高他们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自觉性,又使他们增强专业知识,掌据粮食质量标准,以提高粮食经纪人的整体水平。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粮食经纪人收购的积极性。粮食经纪人完成合同交售任务后,还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平均每吨奖励10元左右,完成越多,奖励越高。全年累计售粮超过400吨的,可享受企业一定比例的红利分成。粮食企业年终召开经纪人联谊会,评选表彰优秀粮食经纪人,除按合同规定兑现奖励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充分调动他们收购粮食的积极性。青莲粮站的农村粮食经纪人潘其林,去年交售粮食265吨,截止今年8月份又交售粮食317吨。

  三、发挥三个作用,推动粮食经纪人成为生力军

  2002年以来,我市粮食经纪人已成为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了“一人带几户、几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新格局。

  (一)发挥服务功能作用,使粮食经纪人成为种粮农民的贴心人。目前,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家里种粮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多收粮、收好粮,粮食经纪人常常动员亲属、好友或雇请一些农村劳动力帮助农户收割、翻晒和搬运粮食,对愿意出售粮食的当场收购,对待价而沽的进行预约,同时把农户所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送到一家一户,减轻农户进城购买的负担。由于粮食经纪人真心实意地帮助种粮农户,每年仅此一项全市农户就减少收购和储粮损耗达50万斤,并节约人工和运输费50万元。

  (二)发挥机制驱动作用,使粮食经纪人成为企业收购的代理人。粮食经纪人大多数是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和个体工商户,他们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或几个人合伙经营,基本装备通常是一部手机、一部电话、一辆货运摩托、一支杆秤,收购方式完全是走村串户、上门收购、不计劳力、快购快销,处于低成本、高效益的运作状态。国有粮食企业具有储藏、加工、营销等优势,对市场分析能力强,升值空间较大。特别是在收购季节,企业通过经纪人代理收购粮食,减少增设临时收购网点、增加收购人员的费用,还为农户卖粮带来方便。我市小溪坝粮站把粮食经纪人纳入了收购队伍,现已发展粮食经纪人300多户,今年1—8月,全站16个粮管所就收购粮食22972吨,比发展粮食经纪人前多收8600吨;收购油菜籽5350吨,比发展粮食经纪人前多收1800吨。

  (三)发挥信息传递作用,使粮食经纪人成为助农增收的助推人。由于粮食经纪人具有走村串户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农户种粮情况和农村市场信息,为企业经营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随着粮食企业多种经营发展,又能让农村市场和农户了解企业的供求信息。近几年,我市粮食经纪人在收购农户粮食的同时,及时把政策和信息传递给农户,使农户根据这些政策和信息,适时调整有关种植和养殖业的计划,从而带动了农户的致富。农村粮食经纪人的便民服务,也为企业和农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统计,2007年我市粮食行业在调整种植结构上就为种粮农民户均增收65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