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粮食经纪人——发展“订单农业”的“红娘” |
|
宁夏吴忠市兴达粮油有限公司 宁夏吴忠市兴达粮油有限公司为农民经纪人从事“农业订单”已有7年多了,为做好这项工作,挨家逐户宣传落实“订单农业”的意义和作用,早出晚归,东村西队,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几年的辛勤耕耘,吴忠市兴达粮油有限公司的订单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每年的油料订单收购以30%的速度递增。基地面积现已辐射到三市二区,订单覆盖种植面积53130亩,涉及农民23500多户。2008年的订单收购达到7286吨,比2007年增加了41.61%。由于我们的努力和诚信,在企业和油葵种植户中赢得了信任,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夯实基础,抓好培训 订单农业的核心是要让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前提是大力推广科学种田。2006年公司在实践中调查发现,农民每年种植的油葵品种多,投入大,但产量少,花费的心血与收入不成正比,影响到公司的收购和产品的质量。作为经纪人,既要重视公司原料质量,又要兼顾种植户的风险和利益。经公司协商达成共识:认为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要保证原料的质量,只有从源头做起,才能实现企业、农户的双赢。因此公司拿出资金,为农民和农业技术员搭建了交流平台。从2006年开始,公司亲自联系农业种植培训场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宁夏种苗公司农艺师分别到中宁县、灵武农场、红寺堡和吴忠等地的种植大户中间讲课,为广大订单农户,讲解新品种种植方法,并多次与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在村部、队部搭建临时课堂,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科学的种植经验,有2600多位种植大户参加了培训。他们不仅掌握了油葵的科学种植技术,并为订单基地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对普及科学种田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二、履行承诺,促农民增收 为大面积推广新品种奥33,公司向油葵种植户郑重承诺:新品种的油葵产量将比老品种产量高出30%,在收购时,公司的收购价格比其它品种高出10%。并在之前公司为老百姓垫付30%的种子资金,秋收后再收回垫付款。尤为重要的是,在多方努力下,公司对基地1000多户的农民、30000多亩盐碱干旱地进行了重点改造和资金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几年来先后引进新品种奥33、美葵658、562,发放种子垫付款达35.15万元。优良品种的推广,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订单的积极性。每年在收购季节及时给老百姓兑现资金,从不打白条。2008年由于市场波动,与种植户签订的订单价格每公斤3.4元,收购时市场每公斤降为2.60元,公司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按订单价收购并一次性兑现老百姓,仅葵花籽收购一项,公司严格履行合同价格,让利群众300多万元,参与订单群众从订单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加强服务,排忧解难 在油料种植期间,为做好大田的管理,公司邀请种子公司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指导农民按时施肥,按时浇水,以促丰收。为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让农民能更快的认识新品种,每年八月中旬,公司主动牵线组织订单农民召开种植成果观摩会 ,让种植户走进新品种科技实验田,现场观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后的种植效果,激发群众种植优质油葵的积极性。 每年10月丰收期间,农民种植户收获后的运输、存放是个大难题,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给订单农民减轻劳力、运输、存放的负担,公司人员直接走进农户凉晒场收购,组织车辆进行运输,费用由公司承担,解决了农民运输难、存放难、卖粮难的问题。并在收购过程中,严格按照先前订单承诺,高出保护价和市场价收购,使订单履行率逐年提高,2008年订单履行率达到95%以上。 四、订单农业,甘作“红娘” 经过实践,我公司深深认识到:订单农业能够实现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生产者与不同的需求者之间的产销关系,进而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有鉴于此,粮食经纪人既要为发展“订单农业”当“红娘”,又要为农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作“嫁衣”。农业是两头在外的产业,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无时不在,再加上农民信息不灵、风险意识淡,大都习惯于跟风,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因此很容易使农业受伤,农民积极性受挫。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链,这样加工企业的原料才有数量、质量的保证。企业农民经纪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业化发展联系企业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企业+中介+农户产业链发展的积极推行者。作为经纪人,正是借助企业信息对种植户进行传递,减少种植户的盲目性,引导订单农户规避或减少市场风险。为此我们甘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做出积极奉献,在粮食产业化发展中为企业当好“红娘”。 订单农业是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以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一个有效途径,也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这种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不仅让千万农户尝到了甜头,而且推动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经济规模化经营和农民产业化经营水平。从而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的目的。 借这次大会的东风,我公司将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订单在粮食产业化中新的模式和方法,完善经营机制,为作大作强订单农业闯出新路子。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