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民生工程



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净化城乡粮油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省从2004年11月开始,在全省大张旗鼓的开展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4年来,在省粮食局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这项活动经历了从发动到启动,从启动到实施,从实施到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4年中我省各级粮食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的放心粮油企业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从而使活动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既贯穿主线,又各具特色。多次受到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领导的表扬,被白美清会长誉为全国放心粮油工程搞得好的省区之一。我们的活动情况和做法多次在中粮协《通讯》上刊登,省协会也两次在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几年来,我省有12个基层协会和放心粮油企业被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先进单位”,省协会也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粮食行业协会先进单位”。特别是近两年来,省粮食局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围绕人、为了人、服务人的”基本宗旨出发,在全省粮食系统强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短短一年多时间,“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在全省蓬勃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也迈上新的台阶。2009年省政府把建设1000个放心店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下面就我省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及进农村进社区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主管部门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主要领导的支持,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及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多请示,勤回报,尊重和服从主管部门的领导,积极参加局里的中心工作。每次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议之后,我们都积极学习领导讲话及会议文件,认真讨论,及时拿出贯彻意见,主动向局领导汇报,从而获得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

  1、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确定一名副局长分管放心粮油工程,协会的重要活动一把手和分管领导都要亲临现场并讲话。从去年开始省粮食局把“放心粮油”工程及进农村进社区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部署和总结工作时都要以很大篇幅总结和安排此项工作。还把放心工程列为各市粮食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凡评为“放心粮油”和“放心粮店”的单位,每增加一个企业,总分增加5分,从而推动了放心粮油工程在全省的开展。

  2、多次以省粮食局或以省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名义联合发文“关于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及加强协会建设等”方面的文件。如2004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的实施意见,每年联合下发“放心粮油”和“放心粮店”评审文件;2007年下发“关于尽快成立行业协会”的文件;2008年以省粮食局77号文件下发了山西省粮食局《关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以及主要措施。之后,又连续下发了《山西省粮食局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暂行办法》、《山西省粮食局“放心粮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粮食局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连锁中心店及经销店建设与改造规范(试行)》等配套文件,这些文件都是推进我省“放心粮油”惠民工程的具体措施。为了抓好文件的落实,省局专门召开党组会,决定成立“放心粮油工程”领导组和办公室,姚高宽局长亲自任组长。局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督促检查。这些办法和措施的实施,大大加快了我省“放心粮油工程”的建设,为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放心粮油”网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2004年以来,多次以省粮食局或省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的名义召开有关放心粮油工程方面的会议。继2004年12月初联合召开放心粮油进农村启动仪式后,又于2005年8月、2007年8月两次召开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经验交流会;2006年9月召开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长治现场会”;2008年2月在长治襄垣县召开了《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现场研讨会》,会议以促进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为主线,重点研讨了“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放心粮油工程”的实施,创办粮油配送中心、“粮食银行”、“放心粮油门店”等重要问题,还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襄垣县的“连锁配送中心”、“粮食银行”、“放心门店”及其实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情况。2008年11月又召开了山西省“放心粮油”工程太原现场会。牛仁亮副省长、赵凌云副会长及国家粮食局有关领导都在会上讲话,并对我省“放心粮油”工程给予肯定和表扬。

  4、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争取政策支持,为了使放心粮油工程深入地开展起来,局长姚高宽同志带领机关有关处室,找分管省长、省财政、省发改委,多方争取政策扶持。目前,全省的粮油配送中心和放心门店已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财政已将此项工程资金列入预算,每年支持2000万元,并连续三年予以安排。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我们决心不辜负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尽心尽责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保证全省人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培养典型,总结交流,是我们党的一贯的工作作风,近几年我们每年都组织较大规模的调研活动。2007年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在全省开展粮食工作大调研的指示精神,我们从5月至7月份,在分管局长和杨鸿瑞会长的带领下,深入到全省30多个县、50多个放心粮油企业进行调研。通过深入的调研,基本掌握了全省开展放心粮油工程的情况,也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我们撰写的《山西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调查报告》在全省获奖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一等奖仅7名)。

  为了推动全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基本上每年组织一次“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经验交流会。前几年我们总结了我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基本模式:即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名牌(放心)产品,组织连锁配送,建立城乡网点,实行“两代一换”等做法,近年来各单位运用基本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

  长治市:组建市、县配送中心,创建“兴农便民连锁店”。市组建了一个规范化的配送中心,各县也组建配送中心共12个,他们采取统一思想,正确定位、选择模式,明确任务的做法,把创建放心粮油工程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牌匾、统一配送的“兴农便民连锁店”的创建工作。据全年统计,全市共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粮油配送中心共13个,“兴农便民连锁店”576家(含便民超市105家),提供就业岗位856个,实现代农储粮367.5万公斤;代农加工粮油1114万公斤,兑换农民粮食1711万公斤,经营销售化肥1116吨,蔬菜种籽60.75吨,各连锁店商品销售总额1516.4万元,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兴农便民、造福于民的新路子。

  襄垣县:在全县创办“粮食银行”。为了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他们结合实际,在全县构建城乡“放心粮油”销售体系。突出“网络、布点、服务”三大重点,创建了以经营放心粮油、食品为主,多功能服务,具有“银行式”的兴农便民连锁体系。“粮食银行”遍布村镇网点,手持绿色粮食存折,能走遍全县通兑,存取自由,随心所欲,随到随办,极为方便,成为近年来我省汇通全县的第一个“粮食银行”。

  忻州市忻府区:创新机制,服务“三农”。他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禹皇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以粮库(粮站)为依托,在各乡(镇)、村广设网点,实行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全区1700名粮食职工,在改制中职工退出国有粮食企业身份,而不脱离关系。把职工推向市场而不推向社会。经过改革,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饭吃,还聘用了不少农村粮食经济人,新增就业岗位270多个,为粮食企业的改革和放心粮油进农村创出了路子。

  太原市晋源区: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创造“一村一店”放心粮油工程。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是一个县级粮食主销区。全区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96个行政村,人口18万,年粮食产量2000万公斤,年粮食销售量6500万公斤,有三分之二的粮食缺口,需要外地解决。在创建“一村一店”放心粮油工程中,主要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检查整顿,全面规划;第二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第三规范管理,多方配合;第四严把质量,统一配送,第五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截至去年他们已建立放心粮油销售网点近百个,达到“一村一店”的目标。他们主要销售太原市生产的放心粮油,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达到80%。

  太谷县粮食局加工厂:创新服务,做强品牌。他们根据白美清会长“以创新求发展”的题词精神,围绕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原料采购机制创新;二是质量管理创新;三是员工素质创新;四是流通形式创新;五是经营品种和项目创新;六是经营方式创新;七是营销队伍和激励机制创新;八是宣传形式创新。由于他们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路子,所以在产量、销售、收入、利税上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乌马”牌面粉备受消费者的欢迎,成为社区、农村、学校、部队及党政机关首选的放心产品。

  乡宁县粮食局:创新经营机制,活跃农村市场,牢固树立粮食企业的天职是因农而生,服务“三农”的思想,在企业与农民之间架起一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桥梁。该县在山区新设3个放心面生产企业,大大方便了农民加工兑换。过去年订购任务500万斤小麦还完不成,现在可以收购兑换、代储、代加工1500万斤。农民往返粮站车水马龙,购销两旺。具体做法是:企业在管理上实行厂站(粮站)合一,承包经营,法人治理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五项承诺服务:一是想吃面可以兑换;二是想存粮可以免费保管;三是想出售及时收购;四是急用钱可以付给定金;五是可以随时自由取粮外卖。此外,还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资和生活用品兑换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太原面粉三厂等单位:“流动粮店”,服务市民。多年来,太原面粉二厂等单位流动服务车走遍太原市大街小巷,把放心粮油送到百姓手中。近年太原面粉三厂、太原油脂厂、太原嘉禾米业公司组成联合“流动粮店”,把放心米、面、油定期送到社区、送到厂矿、送到学校、送到军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称赞,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通讯及时转载了他们的做法。

  三、严格组织评审,加强监督管理

  不断扩大和提高放心粮油的规模和质量,是实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三点:一是严格评审条件,组织好“放心粮油”、“放心粮店”的评审。采取县、市、省逐级把关,不够条件的决不评审。凡是评为省级“放心粮油”、“放心粮店”的,省必须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写出专题报告,经专家评审会、会长办公会通过并征求省质检局的意见后方可承认。2001年以来,我们连续八年组织了“放心粮油”的评审,共评出“放心粮油”品牌63个、104个产品(品种)被评为“放心粮油”,92个店被评为“放心粮店”(粮油销售放心店),其中14个品牌、31个品种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4个单位被评为“放心粮店”。二是加强监管。为了确保粮油质量放心,省和一些市制定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监督管理的职责。县每季、市每半年、省每年都要组织检查。2009年5月,我们会同市粮食行业协会对8个粮油加工企业和部分放心粮油店进行了抽检。所抽检的粮油产品,全部合格,未出现质量问题。

  为了吸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我们于2008年12月在忻府市召开了“放心粮油”质量安全现场经验交流会。6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省粮食局、省质检局及省协会的领导都在会上讲话,对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大会还向全省“放心粮油”企业发出确保质量安全倡仪书。此外我们每年都专门到省、市质检局了解他们抽验的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组织复审。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要求,我们及时对前五批放心粮油进行了复审,通过复审,重新颁发了牌证。对不符合“放心粮油”和“放心粮店”的单位,坚决予以取消。

  四、全省统筹规划,逐步配套完善

  近几年来,我省在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付出了不少努力,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要使这项活动达到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还必须从全省的实际出发,加强领导,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形成上下联通的放心粮油购销网络体系。为此,省局进一步修改了《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把“放心粮油工程”列为全省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并先后下发了《山西省关于大力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并编制了2008-2010年“放心粮油”工程发展建设规划。按照修订的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十一五”规划,我省物流体系的基本构架和目标是,以省级粮食物流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市、县)配送中心、批发市场为骨干,以城乡“放心粮店”(便民店、超市)为网络,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物流网络;以“四散化”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仓储、装卸、运输设施功能,提高库(站)现代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完善网络功能,提升技术水平,形成信息、交换多重功能的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交易管理现代化;以管理方式创新为手段,实现科学管理目标;以提升企业素质为核心,把企业打造成管理科学、自主创新,活力增强的市场竞争主体。规划的要点和进展情况如下:

  1、省建立“山西省粮食物流中心”。此项目已经得到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批准和资金支持,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2、市建立区域性粮油配送中心。全省11个市建立14个,现已建成8个,占任务的57%。

  3、在119个县(市、区)建设133个县级粮油配送中心。至去年已建成40个,占任务的30%。

  4、新建和完善城乡“放心粮油店”(便民店、超市)。现有各级放心粮油网点6268个。“十一五”末要达到10000个,今年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建设1000个高标准的示范店。整体计划分三年推进实施,逐步配套完善。

  在抓好工程硬件建设的同时,省局还要求抓好软件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运作模式和制度建设,为此省局已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级配送中心、乡村便民店的条件和标准,到时将按照条件逐一验收。在制度建设上明确提出要建立起四项制度:一是严格的准入制度。凡进入“放心粮油”网络销售的产品,必须是省和国家审定的“放心粮油”,未经审定的产品不得销售;二是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对进入市场经营的粮油产品实行索证索票制度,为产品追溯打下基础;三是建立质量档案制度,严格执行仓储储存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定期纪录;四是建立销售台账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的必要措施。

  为了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省局要求各市、县粮食局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抓好落实,并与各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底要单项考核,单项评比。好的市、县,明年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以上是我省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及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的一些主要作法。回顾过去,我们精神振奋,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有各级政府及其粮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亲切指导和帮助,有广大放心粮油企业的积极参与,也有前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的放心粮油工程及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一定会大踏步的前进,我们的网络体系一定会更加完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到“十一五”末,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一定能达到或超过城市80%,农村50%的水平,我们对放心粮油工程的发展前景充满必胜的信心。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省在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中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乘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加倍努力,奋发进取,为进一步搞好我省的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为确保全省人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