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粮油


积极开展“双进”活动,努力营造和谐氛围



上海立明粮油有限公司

  上海立明粮油有限公司位于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公司经销的崇明大米,于2002年10月和2006年10月,两次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于“放心米”称号。几年来,公司积极开展“放心米”进农村、进社区的活动,为销售崇明大米拓展了更为的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放心购买创造了条件,从而共同营造了民商共赢的和谐氛围,崇明大米的年销量由原来的2000多吨上升到近万吨,销售网点达3500多个,服务效应比较显著,销售业绩比较可观。现就如何做好“放心米”进农村、进社区的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有序推进

  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活动,是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一条新的销售途径,更是实现食品安全、方便群众购买的一项重要工程,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公司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网络化操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有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分管经理担任副组长,营销科及所属分公司负责人为组员,具体组织所属范围内的崇明大米进农村、进社区的工作;二是成立大米配送中心,具体负责大米进农村、进社区的接单、配送工作,确保24小时内送货到位;三是制订销售预案,实行量化考核。公司根据所在区域的消费情况,分别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接单配送等着手,年初就确定工作目标和服务承诺,并量化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时段,到年终实行考核,并以工效挂钩的方式,激励员工进农村、进社区销售大米的积极性,从而确保消费者随时能买到放心、安全、优质的大米。

  二、把住三个关口,确保大米质量

  一是认真把住原料关口,为“放心米”奠定基础。稻谷是大米的唯一原料,稻谷的优劣程度是大米质量的基础。为此,公司采取三条措施,把住原料关口,第一,与万吨级稻谷种植基地确立订单关系,并要求他们按照优质稻谷种植规程,进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培管,少用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确保大米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第二,坚持按国家标准收购稻谷,尤其不能收高水份稻谷,防止霉变;第三,稻谷收购后进入控温仓和地下军库,进行专仓储存,防止高温渡夏造成稻谷质量变异。落实上述三条措施后,崇明大米两次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二是切实把住加工关口,为“放心米”创造条件。“放心米”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质量。因此,在“放心米”的加工过程中,公司从三个环节上努力提高大米质量。第一,大米一定要放在具有“QS”资质的加工厂加工,因为工艺流程比较合理,加工设备比较先进,生产操作比较规范;第二,加工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做到既不脱销又不积压,杜绝因积压而发生的质量变化;第三,对加工的大米,每班次都要按比例进行化验,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三是努力把住配送关口,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目前,崇明大米已在上海社区3000多个门店进行销售,在农村也有45个网点,配送工作十分繁重。公司牢牢把住配送关口,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首先,抓好及时配送,配送人员接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如数配送到位,对老弱病残的消费者,只要一只“96858”电话,大米送货上门;同时,大米配送配备专用厢式货车,防止运输途中的污染;其三,公司派员对门店进行“三查”,查大米存放环环境,查是否配备铺垫物,查是否有鼠害,如有异常情况,督促限期整改,从而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三、坚持诚信经营,确保用户满意

  诚信经营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搞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道德要求。因此,公司在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过程中,坚持诚信经营,努力取信于民,确保用户满意,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确保斤准量足,凡破包、坏包一律不进入销售网点,热机米的自然损耗由加工厂在装包时增入,决不损害消费者利益;二是质量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加工,并定期送质量检测部门鉴定和公开鉴定结果;三是销售价格坚持随行就市原则,按市场批发价进入销售网点,二年来没有上调过大米价格;四是如有破包、坏包、霉变等情况发生,确属加工配送等因素造成的,公司在接电后24小时内,以兑换方式及时解决,维护消费者利益。由于坚持诚信经营,崇明大米在上海社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左右,在本县农村的市场占有率达30%,消费者满意度越来越高。我们坚信,随着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不断深入,崇明大米必将进一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回顾“放心米”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感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细化,上述所做的一些工作仅仅是开始。今后,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把“放心米”进农村、进社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