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乡村粮油连锁店 提高放心粮油市场份额 |
|
成都市崇州富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我公司是2006年3月由原崇州市粮食局5个粮站(王场、隆兴、三江、元通、怀远粮站)改制重组的国有独资公司,是200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公司现有员工62人,下设行政部、财务部、营销部、品监部、生产部。下辖(王场、隆兴、三江、元通、怀远)5个粮库,王场、三江2个大米加工厂,崇阳一级配送中心和元通、三江二级配送中心;乡村粮油连锁店162个,城区“放心粮油销售店10个;“粮食银行”三江、王场二个服务中心和33个业务代办处。商品配送车10辆。全年购进2882万元,其中粮油购进2313万元;销售3017.17万元,其中粮油2408.34万元;代农储存粮食423吨,代农加工201吨,兑换成品粮和生活用品62.4吨。全年利税总额达135.17万元,其中利润总额75.12万元。 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是一项既系统又具政治意义的工作。因此,我们把发展乡村粮油连锁店作为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现就具体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发展乡村粮油连锁店 公司自组建受领崇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商店)”建设目标任务后,崇州市粮食局与公司董事会就如何抓好建设工作和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一并作了认真研究分析,根据崇州的地理条件和公司收购网点多、仓储设施齐备、加工能力较强和融资渠道较宽的优势,特别是在粮油购销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物流配送能力和营销经验基础的优势,职工较为熟悉农村经营,了解农民需求,有利于发展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为此,我们抓住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契机,经崇州市委、市政府的同意和支持,我们将发展乡村粮油连锁店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商店)”建设,使二者合一,一网多用。截止2007年8月,较好地完成了162个乡村粮油连锁店和10个城区“放心粮油销售店”的建设工作,共投资50万元。经成都市商部门验收全部达标合格,其中104个已通过国家商务部验收,共争取各级的资金支持82万元,计划在2008年全部通过国家商务部验收。162个乡村粮油连锁店和城区10个“放心粮油销售店”的建立,为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规范建设、扎实推进 崇州市现有25个乡镇,188个村,65个社区。为了实现进村经商,综合经营的“村村通”目标,在措施上做到制度有保障、计划有步骤、组织有安排、落实有人员;在实施上,确定时间进度、具体任务、工作目标;在责任上,领导包乡镇、人员包点的办法。由于工作推进扎实,使所建设的162个和城区“放心粮油销售店”既快又好,符合标准。 (一)建立完善制度,规范经营运作 在整个实施推进过程中,首先制定完善规章,统一制订了《统一规范标准》、《经营承诺制度》、《不合格商品拆柜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进货验收备查制度》、《商品管理制度》、《商品采购索证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等11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的健康发展。其次统一经营格局,对各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实行“六统一”规范运作。即(统一装修、统一布置、统一工作制服、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店招),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连锁经营企业形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主要通过召开乡村粮油连锁店建设现场会和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较好地规范了连锁经营运作方式。 (二)加强配送中心建设,降低经营成本 公司利用原隆兴粮站的房屋资产17间铺面(面积达800m2)经改建装修建成一级配送中心1个,利用原三江、元通粮站五十年代修建的木板闲置仓房改造建成片区二级配送中心2个,同时自筹资金70余万元,购置10辆专用配送车。实行统一进货、统一价格,既盘活了公司闲置资产,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降低配送成本,方便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就近配货,又使原粮食企业的6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三)发展乡村加盟连锁店,扩大经营规模 我们主要采取“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方式。其加盟方法是由村上推荐,乡(镇)政府同意,市农村连锁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公司对推荐的加盟者进行实地调查,对符合条件的签订加盟协议,按标准要求装修,按“六统一”规范运作,使之达到“建一个网点、塑一个形象、服务一方百姓”的目标。 三、创新经营、服务农民 为使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扎实深入地进行,公司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经营,力求做到进村经商,综合经营。从而提高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市场占有率。 (一)三级联网、二级配送 我们在发展乡村粮油连锁店过程中,形成了“三级联网、二级配送”的连锁经营体系。即以公司为总店,在元通、三江片区开设二级配送中心,再由片区二级配送中心辐射到村级连锁加盟店。正是由于形成了“三级联网、二级配送”的连锁经营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大西南”、“天红”、“陆翁”等一批放心粮油品牌在农村市场的份额,真正成为了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的载体。其中公司“天红”牌大米每月销售达到400余吨,“大西南”面粉达到25余吨。二级配送中心坚持按批发价格销售,做到勤进快销,薄利多销。目前,公司还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专门生产了适应农村消费价廉物美的简易包装粮油,深受农民喜爱。2007年3个一、二级配送中心销售收入达1600余万元,商品配送率达60%以上,粮油食品达100%。每个“放心粮油销售店”平均每天销售粮油金额超过1500.00元。由于村级连锁店的粮油食品和其它商品销售价格与其它商店相比,一般都要低0.05―0.10元。因此有力地提高了放心粮油食品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粮油食品不安全的问题。此外还代公司收购稻谷3600多吨,其中商品兑换400余吨,较好地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目的,取得了“农民高兴,企业欢迎,政府满意”的实效。 (二)利用资源优势,开办“粮食银行”业务 农村既是一个潜力很大的消费市场,更是加工原料的市场,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得走“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路子。为此,我公司积极承担开办“粮食银行”业务试点工作。所谓“粮食银行”业务就是指在不改变粮食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户将原粮、油料储存在粮食经营企业仓库内,粮食经营企业通过对粮食的加工、经营获得效益并反哺农户的一种运作模式。其运作模式仿照银行储蓄做法,以实名填制存取凭证,记录粮食存入及支取数额,联结公司5个粮库、2个加工厂、162个乡村粮油连锁店,进行网络化运营的创新模式。成都市粮食局2007年6月确定在我市开展“粮食银行”业务试点工作,并指定我公司为“粮食银行”业务的开办企业。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粮食银行”业务试点,先后于9月中旬和10月底建立了三江粮库和王场粮库2个“粮食银行”服务中心,其业务包括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和兑换商品等。目前,该业务已成功完成试点,截止3月中旬,共开展业务317户,存粮608吨,其中:商品兑换62.4吨,销售给公司352吨,现余储粮193.6吨,储粮户103户,得到了“农企双赢”的效果。“粮食银行”更深层次的意义,远不止“农企双赢”,它能使农村“自给粮”与“商品粮”相互融通,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使政府能掌握各级储备粮之外的另一部份可调控粮源,确保应急时“调得动、供得上”,确保粮食安全。 (三)利用网络发展订单、品种兑换 我们借助乡村粮油连锁店平台,开展一网多用。公司通过各加盟店与农民签约订单6万亩,并预先付给3000―10000元的粮食收购铺底资金,支付每公斤0.04元的收购费用,从而减少了公司的收购成本。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品种兑换400吨,2个加工厂代农加工201吨,既方便了农民,又提高了农村市场占有率。 我公司虽然在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中作出了努力,但离上级的要求尚有差距。我们深知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将着力在完善经营制度,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为使农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方便消费而继续努力。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