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大力推进 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 |
|
甘肃省平凉市粮食行业协会 平凉市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民政府和省粮食行业协会关于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放心粮油和放心粮店在全市城乡市场的占有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粮油食品消费的安全水平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成效显著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辖6县1区,总人口22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和常年消费商品粮人口共计50万人,农村人口175万人。我市开展和推进放心粮油活动从2003年开始。经过6年的努力工作,已基本形成了以放心粮油生产厂家为依托,放心粮店为骨干,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放心粮油销售网络,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粮油销售服务质量和粮油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07年以来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放心粮油城乡占有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我市城乡共销售放心面粉15660万斤,比上年销售13755斤,增销1905万斤,增幅13.8%。其中:城镇销售9360万斤,占城镇销售总量的78%;农村销售6300万斤,占农村销售总量的15%。放心油全市共销售853.5万斤,比上年销售780万斤,增销73.5万斤,增幅9.4%。其中:城镇销售549万斤,占城镇销售总量的61%;农村销售304.5万斤,占农村销售总量的14.5%。2008年全市城乡共销售放心面粉19410万斤,城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3%、22.5%;放心油城乡共销售940.5万斤,城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6%、16.5%。 二是放心粮油产量大幅增加。2006年前,我市有2户放心粮油加工企业,放心面粉年生产能力2亿斤,其中市云翔面业公司是面粉加工龙头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趁势而上,又投资620万元建设成立了云翔面业灵台县分公司,2007年正式投入生产,其日处理小麦150吨的高等级面粉生产线,每年可增加3万吨放心面粉产量,使我市放心面粉生产能力达到2.6亿斤,为进一步扩大放心面粉在城乡市场的占有率奠定了基础。另外,推进和发展放心粮油生产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有2户各有日处理小麦100吨生产能力的面粉厂,按照国家面粉质量标准和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对放心面粉的评审要求,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改进,以提高面粉生产质量,并积极做好放心粮油评审的准备工作。市军供站合资兴建并控股的军威油脂公司,具有日处理50吨油料的高级烹调油生产线,是陇东地区生产量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油脂加工企业,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放心粮油。从该公司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来看,具备被评审为放心粮油的条件,一旦通过评审,将扩大放心油在我市城乡市场的占有率,改变我市放心油市场占有率偏低的现状。 三是放心粮店户数大幅增加。2007年之前,我市先后两批,共评审命名22户粮油零售门市部为放心粮店。2007年,我市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经过市县(区)粮食、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严格评审,有42户粮油零售(批发)门市部被命名为放心粮店,使全市放心粮店户数达到64户,占全市粮油零售(批发)门市部共计345户的18.6%,对扩大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粮油食品“两网”建设已经启动。为了更好地推动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确保在粮油食品安全方面不出问题,我市于2008年初开始启动建设“开放式配送、规范化管理”的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和“一主三辅”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网络。“开放式配送”,就是充分面向市场,对市内外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平等开放,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经市县(区)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审查确认配送资格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放心粮油配送。粮食、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将对放心粮油食品的配送实行规范化管理。“一主三辅”的监督网络,就是以政府监督为主,“三员”(市县聘任监督员,乡镇专设、聘任协管员,村级聘任信息员)监督,社会监督为辅,对粮油食品的产品质量、配送行为,购销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目前,全市共聘任粮油市场监督员50人,协管员301人,信息员1379人。审查确定13户粮油经营企业为首批粮油商品配送企业、37户粮油经营企业为全市粮油安全示范点。为了确保粮油商品配送企业的资信不存在问题,特别将13户粮油商品配送企业的名单在市电视台公示一周时间,征求社会意见。粮油食品“两网”建设的开展,对全面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粮油食品安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扎实有力 近年来,市粮食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把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大力推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我市基于对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要意义具有充分的认识,把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作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市粮食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和部署放心粮油工作。市县(区)粮食局都成立了放心粮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这项工作。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2007年初,市粮食行业协会配合市粮食局制定了《平凉市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下发各县(区)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特别是第三批放心粮店评审期间,市粮食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和县(区)粮食局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严格要求,推进有力,加之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的参与、支持和配合,确保了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放心粮店评审工作机制。 2、重视宣传,提高认识。我市把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重要意义的宣传,同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加强粮油食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从2007年5月25日起,结合《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市县(区)粮食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组织粮食系统职工在城镇广场、农村集市、厂矿学校和城乡主要街道,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对《条例》和有关粮食市场管理法规的宣传。加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也是宣传的重要内容。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共制作宣传版面40多平方米,悬挂横幅40多条,印制、散发各种宣传材料4万多份,出动宣传车辆5台,并在所有粮油销售门市部散发张贴粮油食品安全法规和放心粮油小知识宣传材料。另外,我市还在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以及第三批放心粮店评审期间,大力宣传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放心粮油科普知识。为了扩大放心粮油社会宣传效果,我市第一批“放心粮店”命名和授牌仪式在平凉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主管粮食工作的副市长和粮食、质检、工商、物价等部门的领导出席讲话并现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大力推进和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了执法环境。 3、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根据省粮食行业协会和平凉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平凉的实际情况,我市2007年初制定了《平凉市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对如何在全市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做出了规划和安排,提出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即: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审的“全国放心粮油产品”为重点,以城镇放心粮站为载体,以“千乡万村”便民连锁店为依托,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的粮油产品,“十一五”末,力争使放心粮油在城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40%以上。为了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帮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如2007年市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将市云翔面业公司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从政策支持、信息服务、资金协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为其协调争取贷款500万元,解决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为企业储备粮源提供了资金保障,其放心粮油品牌“陇强牌”系列面粉产量不断扩大,在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中起到了保障和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大力推进放心粮店建设。只有放心粮店数量在城乡粮油供应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才有基础不断扩大放心粮油在城乡市场的占有率。2007年,全市筛选、评审、命名42户放心粮店,加上原来命名的22户,占全市粮油销售门市部的比例为18.6%。我市计划以全市现有345户粮油零售(批发)门市部为基数,从2008年起,每年以10%的比例发展和建设放心粮店,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放心粮店所占比例达到50%。三是把推进放心粮油工作与粮食市场监管、粮油食品安全工作紧密结合。配合工商、质检、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加强粮油市场检查,坚决抵制查处假冒伪劣粮油产品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大力推进放心粮油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力争放心粮油工作再上台阶 尽管我市在深入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放心粮油工作的目标任务仍很艰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农村放心粮油占有率还比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农村放心粮油销售网络还未完全建立;二是多数农民还习惯于把自己的粮食和油料送到小磨坊、小榨坊加工,购买放心粮油的意识还不强;三是农村小钢磨、小榨机比较多,其加工产品,具有价格低和方便性,在短时期内还将占有一定市场。第二,成品粮油质量监管难以加大力度。对成品粮油质量监管,粮食部门不是执法主体,主要以配合工商、质检、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工作,存在着粮油食品安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市正在着手从四个方面加强工作,以确保放心粮油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省粮食行业协会和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平凉市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协调配合,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十一五”期末,放心粮油在城区占有率达到80%,农村达到40%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大力培育和帮扶放心粮油生产企业,积极发展和创建放心粮店,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效构建放心粮油工程体系。待放心粮油评审工作重新启动后, 我市力争再有1户面粉生产企业、1户油脂生产企业通过评审,获得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的“放心粮油”品牌,并通过全市第四批放心粮店评审,使我市放心粮店占粮油销售门市部总数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三是与工商、质检、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紧密配合,加大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形成协调、有效的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广大城乡居民粮油食品消费安全。四是加快构建“开放式配送、规范化管理”的粮油食品供应网络和粮油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加强对粮油配送企业和零售门店的监管,建立放心粮油安全信用体系和现代粮油物流体系,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又好又快发展。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