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着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促进粮油市场消费安全 |
|
银川市粮食局 银川市粮食行业协会(筹备组)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三区、两县、一市。现有人口148.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4.9万,占人口总数的64%,农业人口为53.9万,占人口总数的36%。粮食播种面积为195.5万亩,粮食总产量为87万吨,人均种粮面积1.31亩,占有粮食584.6公斤,属于产销基本平衡区。银川市作为中心城市开展放心粮油工程的创建活动,对带动全区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去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方案的要求,我们在抓好粮油市场监管、粮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活动,千方百计让“放心粮油”走进城乡千家万户,把这项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逐步由城镇向农村普及,实现城乡市场互通互动、城乡消费者共同受益的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城乡居民粮食安全消费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大胆创新,精心筹划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我市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且近郊农村以种植蔬菜,设施园艺为主,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大部分从市场购买,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推动了全市“放心粮油”工程的健康发展。 1、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有利于百姓、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国家的民心工程,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意义非常重大。为确保“放心粮油”工程的顺利实施,银川市粮食局成立了“放心粮油”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放心粮油”工程。根据要求各县(市)粮食局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具体负责开展辖区内“放心粮油”工作,并及时向银川市粮食局及当地政府反馈有关信息,确保全市“放心粮油”工程上下联动,扎实推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是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能和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市粮食局加大放心粮油工程的组织领导,一是下发文件对“放心粮油店”申报评审工作进行安排,并成立了以局长顾维宁为组长的银川市粮食局“放心粮油店”申报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放心粮油店”申报评审工作;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全市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舆论宣传措施;三是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和沟通,争取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保证了放心粮油工程的扎实推进。 为加大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宣传力度,提升放心粮油产品知名度,我市经过充分准备适时召开现场会,启动了全市“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工程。之后各县(市)也择机启动了本地“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工程。为了确保“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活动顺利开展,各县(市)相应成立了“放心粮油”“三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放心粮油”“三进”工作协调、监督、指导等具体工作。 2、把“放心粮油”“三进”工作纳入粮食工作重要议程。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指导,部门推动,企业实施”的原则,市粮食局将“放心粮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安排和部署,使得以行业自律为主的“放心粮油”活动上升到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广泛开展的一项社会化行为,并将这项工作由市区、县城向乡镇农村逐步普及,作为全市粮食行业发展粮食经济、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开辟城乡粮食市场、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发挥主管部门组织推动优势,使“放心粮油”“三进”工程成为粮食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维护消费者利益、净化城乡粮油市场的实际行动。 3、认真分析农村粮食消费变化,引导“放心粮油”进农村。根据宁夏实际,我们按照先城镇后农村的计划安排,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部分乡镇农民以种植蔬菜和设施园艺为主的现实,对农村粮食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农民粮油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对优质成品粮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小磨坊、小碾坊逐步萎缩。而为农村粮油大多是小商贩经营,质量差、卫生条件不具备,在粮油食品安全上存在隐患,可以说是粮油质量不安全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全市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4、加大宣传舆论引导力度,提高“放心粮油”的影响力。我们把扩大宣传作为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的舆论先导,在放心粮油工程工作开展初期,市粮食局就注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影响力。先后多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科普读物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大意义,让城乡消费者真正了解什么样的粮油产品是安全的、是放心的,拒绝消费伪劣产品。还利用“粮食科技宣传周”、“10.16”世界粮食日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宣传契机,在市区和乡镇进行放心粮油集中展示、宣传活动,并宣传介绍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科学方法和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安全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消费者对放心粮油产品的消费信心,使放心粮油产品深入人心,放心粮油工程得到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真正使其成为政策引导、行业实施、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自“放心粮油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市粮食局共出动183人/次,宣传的范围涉及银川三区、永宁、灵武等县(市),制作3辆科技宣传车,52块展板,有针对性的向市民、村民发放“自治区放心粮油工程”、“什么是放心粮油”、“放心粮油店守则”、“爱粮节粮倡议书”、“粮食科普小知识”及“食品安全手册”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材料8000余张/套,有效地提高了“放心粮油工程”的影响力。为在全市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营造了舆论氛围。 二、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培育放心粮油品牌 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将放心粮油工程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建立放心粮油加工基地、创建放心粮油品牌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源头。银川市粮食局利用区域内11家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3个,市级7个)现有的品牌资源,积极引导生产,充分发挥知名品牌的优势和影响力,在全市着重打造好塞北雪、银春、兴唐、金夏贡、优素福、原源等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粮油品牌。鼓励和支持放心粮油生产企业争创区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通过与农业部门及乡镇的密切配合,建立“放心粮油 ”配送业务,增设“放心粮油”销售网点,努力扩大“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使“放心粮油”源源不断的进入社区、进超市、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进入到千家万户。 三、加强指导服务,抓好“放心粮油店”的创建和评审工作 放心粮油工程工作是政府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因此抓好“放心粮油店”的培育创建工作关系重大。市粮食局经过研究提出了在银川市辖区内选定经营稳定、质量放心、社会信誉好的粮油销售点为培育创建目标。并组织力量对全市367家销售网点逐一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列出“选定、培育计划”,做到成熟一批,选定一批。经过仔细筛选、综合评价初审和上报审定等程序,先后审定批准“放心粮店”65家,占全区“放心粮店”39%,占全市经营网点的六分之一,在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基本达到了“一区一店”。市军粮供应站在确保粮油供应和质量的前提下,开办了“军供放心粮油超市总店”,开拓经营项目和业务。目前全市放心粮油店运行情况良好,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粮油市场波动期间,放心粮油店没有发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断档脱销等现象,发挥了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良好示范作用。 在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中,我们始终着眼于完善措施和保障体系建设,侧重实施三项制度。一是申报评审制度。为了加强对评审工作的领导,市、县(市)粮食局成立了“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银川市“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和《银川市“放心粮油店”管理办法》。同时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工商、食品监督、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由企业、粮油店自愿申报,市粮食局初审,报自治区放心粮油评审小组审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监督检查制度。为了加强对放心粮油的监管,制定实施了《放心粮油管理办法》,并跟踪企业信誉和社会效果,分析市场环境,探索发展规律,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放心粮油”的信誉。三是行业自律制度。为了提高企业自律意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并把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作为行业自律的重点,用“行规”、“行约”倡导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了监督透明度。凡是经营“放心粮油”的挂牌企业(店),都要建立质量管理和销售服务制度,以促进“放心粮油”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大力倡导企业在开展粮食业务中树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经商、和谐发展的新风尚。 四、履行监管职能,促进粮油消费市场安全 为了加强放心粮油工程市场的监管,维护粮油消费安全,银川市粮食局加强了对已正式命名的“放心粮油店”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管理制度,建立监管网络,在“放心粮油店”内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将“放心粮油店”经营承诺公布上墙接受消费者的监督。2007年以来,开展监督检查7次,共检查涉粮企业及粮油店362家/次。经过广泛的宣传和监督检查,广大粮食经营户商品质量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能够按照要求经营合格的粮油产品,并索证索票、记录经营台帐,因而使粮油质量得到了保证。我局还加强了对没有进入“放心粮油”行列的粮油店的监管,尤其是对地处城郊、偏僻的农贸市场等监管薄弱地区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当场批评指出,要求立即改正,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商户责令整改,逐步规范了粮食经营行为,使“放心粮油工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五、不断探索开展“放心粮油”的新途径 积极营造放心粮油进农村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大意义,我局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秋节、春节等时机,以县(市)为单位,以“放心粮油”生产企业为骨干,采取集中和分散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较大集镇等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展内容丰富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粮油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销售放心粮油产品。通过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安全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放心粮油”产品进农村,并逐步提高覆盖面奠定了基础。在加大“放心粮油进农村的宣传力度的同时,逐步探索放心粮油进农村的新途径,一是发挥粮油购销、加工企业靠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以购销企业或加工企业为龙头,依托供销社、农家店销售网点向农村延伸销售网络。二是建立“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对销往农村的粮油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三是大力推广集市开办农村粮油服务社,开展农村粮油连锁经营的经验。鼓励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继续发展拓宽农村“两代一换”和“多代多换”业务。扩大兑换品种,提供优质服务,占领农村市场。四是鉴于部分农民存在食用自留粮的现状,加大对乡村粮食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 我市的“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还处于起步推进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放心粮油”的宣传力度仍然不大,消费者对“放心粮油”的认知度不高,我们的服务工作还不到位、层面还不广;“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实施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宽经营渠道,把“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健康有序、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