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
|
宁夏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新型粮食产业的重要举措,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是粮食企业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是粮食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提高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意识,顺呼民意的一项“民心工程”。近年来,在自治区粮食局和宁夏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我公司把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作为企业应尽的责任,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宁夏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地处塞上明珠青铜峡市,是以生产经营大米、面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资产2300万元,年加工能力10.5万吨,产值2.2亿万元的大型现代粮食加工企业。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先后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宁夏名牌产品”,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米”企业,被自治区粮食局评为“粮食订单先进单位”,被自治区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塞外香产品在区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区所有市县。区外市场涉及陕西、甘肃、内蒙、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及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江西九江等大中城市。军粮供应雄居全区市场首位,与区内外11家军粮供应站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关系,占到全区供应总量的70%。并与青海、甘肃、陕西等省级军粮供应总站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从源头做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为“放心粮油”提供安全、可靠的原料保证 自2004年至今,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与自治区农作物研究所在青铜峡市瞿靖村建立了300亩的新品种展示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签订了新品种研发协议,通过示范基地的平台,将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给农民,使广大农民通过感性认识,有计划地组织种植,提高了农户对订单的认识、增强了签订订单的信心。联合农业、科技部门以及有关乡镇、村户,并聘请自治区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的领导、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了我市首家优质稻、麦产业化协会,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走出了一条“公司+协会+科研+基地,基地联农户,农工商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同时,也为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使农民生产经营有指导、生产过程有服务、产品销售有渠道、销售价格有保护,增强了生产预见性,较好地解决了产销脱节问题,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创造了条件。 目前,公司已与我市叶盛、瞿靖、邵刚、小坝、大坝等镇的70多个村的17000多户农户建立优质水稻、小麦基地18万亩,其中绿色水稻基地10万亩,为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为“放心粮油”工程的推进提供安全、可靠的原料保证。 三、严把产品质量关,为“放心粮油”提供安全、可靠的质量保证 公司始终坚持“产量是钱,质量是命,宁可丢钱,不可丢命”的经营理念。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生产工艺的大米、面粉生产线,采用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导督促员工把好每一个质量关,做到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出厂。建立粮食加工生产经营活动档案,完善经营档案,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内部管理,编制各种文本表格,严把质量管理关,从卫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料清理、加工等多方面严格控制, 实行了原料采购、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四统一”; 制订产品检验规范,对半成品和每批次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从源头上断绝不合格米面流入市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于批量产品出库,同时配备产品检验报告随货同行,让经营者卖的放心,让购买者买的放心。 四、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户喻晓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部署,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扩大放心粮油在城乡市场的占有率、普及率,应广大消费者的急切呼吁,公司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把放心米、放心面带进社区、农村,让广大城乡居民吃到安全放心食品。利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以公司宣传车载米、载面、进社区、进集市、进农村的展销形式,扩大“放心粮油”在社区和农村的影响力,提高了群众对放心粮油的认知度;在销售形式上,采用在重点乡镇集贸市场、农村增设直销点,流动车辆销售等办法,提供兑换服务等。活动的开展,明显的提高了放心米、放心面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为长期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设立销售网点,拓展“放心粮油”的销售渠道 为了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这一民心工程,公司先后投入50多万元城市社区建成“放心粮油”销售形象店14家,发展联销、代销加盟店850家。针对农村市场, 我公司积极开展兑换、代储存、代加工等业务,在农村乡镇设立直销、代销、代换销售网点330家。建立“粮食银行”,解决农民在储粮条件差,减少浪费,储存放心,并能使农民吃到安全、卫生、健康的食品,在代储、代换、代加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代农储存。我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全市乡村建立“粮食银行”,本着让利于民,代农民储存余粮,农民按现行市场价把粮食储存在我公司,无论在什么时候需要现金,我公司都将及时兑现,如果兑付时的市场价高于农民储存时的价格,我公司将按兑付时的市场价格兑现;储存时间必须在三个月以上,每吨付10元运费(根据路途距离决定);如果兑付时的市场价低于储存时的市场价,我公司按照储存时的市场价兑现(现行市场价每30天在公司设立的兑换、代储存、代加工,建立“粮食银行”门点张贴告示进行公布)。 2、代农加工。我公司开展代农户加工业务,农户无论需要代加工什么品种,我公司都可竭诚服务,每吨原粮收取100元加工费。 3、代换业务。公司开展原粮兑换成品粮业务:在各门点以小麦、水稻为农户兑换家庭所需用的各类品种:大米、面粉、麸皮、糠,在兑换时,为了解决农户在送粮过程中所发生费用,公司决定每吨平均付10元的费用,但根据路途距离决定(只限兑换点),兑换的原粮:按国家粮食收购质量标准中等以上,执行兑换标准(见附表),每百斤收取加工费6元。 4、建立“粮食银行”。公司在各乡村建立粮食银行,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规律而制定的粮食价格变化而确定的使用本公司储存兑换一本通,存取自愿、结算自由、储存有息。 (1)预测价收购:凡是存放在我公司的小麦、水稻,符合国家收购标准中等以上者,自存放之日起3个月后,每市斤比现行收购价高0.02元,6个月后每市斤高0.05元,一年中含11个月多,,每市斤高0.08元,粮价涨跌不影响价格变动。 (2)市场行情:公司对市场收购价:每月在建立“粮食银行”门点及村队分品种进行公布,告知各储存户。 六、取得成效 在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工作中,我公司不断加强对销售网点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现有销售网点的辐射作用,多层次拓展销售渠道,仅2007年累计销售大米、面粉各种产品35060吨,实现销售收入8765万元。通过以上所做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对粮油食品的消费观念和安全消费意识,方便了农民存粮,提高了农民饮食安全;拓展了农村市场,促进了产品销售,大大的提升了我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以上所做的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工作方面广度不够,服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销售网络有待于加强,销售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公司将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以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为新的发展机遇,在现在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同行企业的先进做法,进一步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放心粮油”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