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十年为人民服务红旗不褪色 新时期送放心粮油进万户千家 |
|
佳木斯市二十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佳木斯市23粮店自1964年被国家粮食部授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至今已40多年了。全店职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了爱店爱岗的敬业精神,服务于人民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在市场经济中保持了荣誉、再塑了辉煌,连续2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4年被国内贸易部、共青团中央授予“文明经营先进单位”和全国粮食供应系统唯一的“商业信誉企业”;1995年被省粮食厅命名为“全省粮食系统百强企业”;1996年被内贸部推荐为全国首批10家“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示范单位;1997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职业道德先进单位”;1998年—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模范单位”;2002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店”称号,2006年复检合格。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效益一起要,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放心粮油送进千家万户,使23粮店这面计划经济时期的红旗在市场经济中再放光彩。 一、坚持服务宗旨不变,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行业的深化改革,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单一供应规定的服务对象发展到现在面对全社会开放的市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内涵。针对目前粮油零售市场存在着参杂使假坑害百姓的现象,为保证百姓吃上放心粮油,我们改进了工作方法: 一是增加服务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前进社区,扩大到全市各社区,并向社会公布了免费送粮油电话,由以前对辖区军烈属、五保户、高龄老人免费送粮上门,发展为凡是有电话预约需要送粮油食品的都准时、免费送货上门。包括一瓶醋、一包盐、一把挂面、一袋水饺,都准时送到顾客家中。一次粮店职工陈广魁接到一个老人要求送粮的电话,他把一袋面扛到五楼她的家中,打开门时,看见她的儿女们都在家里,连把手都不帮,送粮的小陈下楼时,委屈的泪水顺颊而下,这样的事情尽管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仍然是按照要求去做。2008年初一个大雪天,梅江新村北福丰街大院B楼2单元701室,要求送两袋1市斤的速冻水饺,当时雪下得非常大,路面积雪很厚,机动车行驶困难,我们决定派职工乘坐公交车去,按时将两袋水饺送到顾客家中,顾客非常满意,深受感动。 二是增加销售网点。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我们在近郊建了10家食品代销点,送粮车由原来的一台人力三轮车,发展到现在三台小型机动车,三年来,我店无偿送粮6万5千多人次,累计送粮油3.8万多吨,最远的送货到40多公里外的亮子河发电厂,最高的登八楼,最多的几十袋面粉,最少的两袋1市斤装的速冻水饺,厚厚的送粮记录本记载了我们职工送粮的艰辛,但换回来的是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 二、视信誉为企业生命,以行动让百姓放心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为了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我们坚持讲信誉,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并视信誉为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2008年春节前后,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市市场粮油发生了涨价情况,特别是食用油价格涨得尤为突出,多数个体粮店借机随意涨价,造成老百姓心理恐慌,出现排队抢购现象,市场普通大豆油最高价1市斤达12元钱,5公斤色拉油每桶销售价格85元,在这关键时刻,我们23粮店坚持不加价,普通大豆油1市斤只卖8.5元,比其它粮店少卖3.5元,5公斤色拉油每桶67元,比其它粮店少卖18元。为了确保货源,总经理史庆明7天7夜奔走在哈尔滨、建三江等大豆油生产厂家,组织货源,以确保市场粮油的供应。由于我们坚持不跟风涨价,保证供应,这场抢购食用油的风波在短时间内就过去了,价格回落了,广大群众说“只要到23粮店看一看,心里就有底了,用不着抢购。”虽然我们粮店少得了利润,但社会稳定了,信誉也提高了。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措施,对内建立健全了各项岗位责任制,每个生产经营岗位、部位,责任落实到人头,以《产品质量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作为准则,要求每位干部、职工达到应知、必懂、照章办事。对外进行公开承诺,做到言而有信。1996年以来,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优质服务、恪守资信的基础上,面向全市人民,做出了十项承诺,规范“十做到”: 一做到店内“七有”:有公平秤、备用袋、服务瓶、口袋绳、针线包、意见薄、打气筒; 二做到对辖区军烈属、五保护、高龄老人免费送货上门; 三做到优质粮油常年经营,品种多样不脱销,不断档; 四做到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老红军、老抗联购买粮油,在原销价基础上给予优惠5%; 五做到预约服务:机关、团体、个人凡电话或来人预约的,保证准时送货,服务到位; 六做到明码实价:店内所售商品,全部明码标价并保证质价相符; 七做到为方便顾客延长营业时间:不论冬夏一律早7点晚5点半营业。除春节外,其余节假日照常营业; 八做到秤准量足,本店销售的商品如有短斤少两,缺一补十; 九做到货真价实,如发现本店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按原价十倍赔偿; 十做到优质服务,全店职工竭诚为顾客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实施承诺后,粮店的两个效益显著提高。热心的群众经常打电话询问粮店经营情况,为我们扩大经营、搞活经营、优质服务出主意,提供信息。同时,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在辖区聘请了10位有知名度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作为我们的名誉职工和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征求他们的意见,反馈社会对我们粮店生产经营服务的意见的建议,密切了粮店与群众的关系,为我们搞活经营、提高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优质服务 无私奉献是我们23粮店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优质服务是粮店几十年全员职工恪守的准则。40多年来,尽管粮店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工作人员调动了一批又一批,这一优良传统始终没有丢。为确保商品、产品质量,我们从进货、商品、生产、核算、财务等管理到服务质量管理,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且认真实施照章办事。在生产经营中,全员职工严把“四关”: 一把进货关。坚持做到“三不进货”:非正式厂家的货不进;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货不进;二道贩子手里的货不进。社会上很多厂家和个体经营者经常找我们推销产品,有的以先进货后交钱为前提,有的以回扣为诱饵,有的以送礼为“敲门砖”,都被我们拒绝了。由于我们在固定的正规厂进货,坚持进好货、进真货,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保证货源好、质量好,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二把生产关。在熟食生产和饺子生产上,严格按卫生标准和配料标准生产。饺子生产从投料、拌馅、和面到包装,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新产品“百顺”牌汤圆是手工制作,每个汤圆由16克到14克,按个称重,不合格的决不售出。在生产中和销售上绝不做“萝卜快不洗泥”的事,在研制汤圆的过程中,多次配方,反复试验,生产了近百斤试验品,合格产品上市后,职工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还供不应求,但我们没有把一个试验品掺进去卖掉。“百顺”牌饺子,选用纯天然绿色面粉、精制豆油加工而成,每到旺季定货单应接不暇,但我们仍坚持当天进鲜料、当天拌馅、当天生产、当天出库,在生产环节上人人把关、层层把关、全体职工都是质检员,不合格的决不出库,执行这一规定从不马虎。我们生产的“百顺”牌饺子、汤圆商标自1999年以来被市工商局三次评为知名商标,我们还生产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各种糕点达二十多个品种。 三把销售关。对从外地进的货,在销售前全面检查,有问题的绝不摆上柜台。店内经营的五大类100多个品种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认真执行质价政策,做到秤准量足。在售出的粮油商品上,凡是顾客不满意的给退给换,不让消费者受损失。 四把服务关。进入市场经济后,我们粮店仍然严格遵守“严、准、和、便”的经营信条,仍然坚持售前文明用语热情招呼,售中“三声三告诉”,售后搭粮袋上肩。上岗人员坚持做到仪表端正,站立服务,不唠闲嗑,不干私活,不擅自离岗。店内设有“四优先”窗口和“十有”服务台。坚持电话预约,留袋代购,送货上门。粮店营业员坚持岗前培训,定期开展业务竞赛,实行进档达标。目前粮店优秀营业员已达100%。在工作中我们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事为难”。对年龄大和行动不便的顾客来店买粮油,不管路有多远,楼层多高,我们都帮助送到家里。不论是数九严冬,还是盛夏酷暑,营业员给顾客送货从无怨言。全店职工无论付出多大辛苦,都能甘心情愿,心平气和,唯独遇到质量上的偏差和问题保持不了以往的热情和沉着。河南的等级不符的面粉,曾激怒了全店职工群情激愤的声讨,让厂家来的人无地自容,事后厂商不无感慨地说:“走南闯北,没见过企业全体职工如此视质量如生命的事,23粮店的职工真让人敬服。” 四、各界关怀点燃激情,群众信赖追逐理想 几十年来,我们靠商品质量、诚信第一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很多顾客坐几站公共汽车来买粮油食品,有的甚至坐出租车来。顾客说:“到23粮店买袋盐从感觉上也觉得比别处的咸。”原辖区内的一位刘大娘,搬家后仍然跨区来买粮,老顾客郭大娘,拿100元钱到粮店买一盒1元钱的花椒面,她说:“到23粮店花钱,找回的钱也是真钱!”很多企业都愿意和我们建立长期业务关系,见粮店资金有限,就几万、十几的赊货,从不担心货款回笼问题。友谊面粉厂无论产品多么紧俏,只要我们一个电话就会整车给粮店发货,企业的信任就是23粮店的信誉。 几十年到过23粮店视察工作的领导不计其数,2007年8月份,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白美清会长一行,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来我店检查指导工作,通过问群众、开座谈、听汇报,他对我们的放心粮油进社区工作非常满意,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他说:“23粮店不愧为全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典型单位,经过了计划经济的考验,又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但保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而且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前店后厂、送粮到家、不满意就退货以及企业改制后的经营思想都很好,方法值得学习,经验值得推广,精神可以发扬光大,给全国粮食供应企业树立了榜样”。 40多年来,23粮店共30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40多年来,以优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全市人民心中树起质量、信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40多年来,粮店没有因违反政策受到过处罚,没有因短斤少两或质价问题遭到投诉,工作人员没有因态度不好受到群众的指责。 我们在社会各界的关怀爱护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老百姓的信任、鼓励下,保持并发扬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用爱心、热心、诚心回报了广大消费者,促进了企业发展。可以说,是领导和各界的关心让我们度过难关,是消费者的信赖让我们信心坚定,一定将放心粮油进社区工作进行到底,实现两个双赢!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