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经纪经营 活跃粮食流通 |
|
哈尔滨市粮食局 哈尔滨市粮食行业协会 哈尔滨市辖8区10县(市),幅员面积5.4万平方公里,人口9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万人,占52.8%,现有耕地面积2600万亩,从2004年起粮食连续五年增产,2008年总产达到1054万吨,比上年增长8.1%,是省内最大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的部署,以国务院深化粮改文件为指导,结合粮食主产区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市场新载体,发展经营新业态,取得了帮助农民卖粮、实现增产增收、协助企业收粮、活跃粮食流通的明显效果,被市委、市政府考核评定为重点工作目标创新项目,受到表彰鼓励。 一、明确市场地位,纳入行业管理 深化粮改以来,我市农村活跃一支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走村串户委托代理收粮,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有的仍视为“拼缝”、“倒把”、“粮贩子”。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2006]16号文件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紧密联系主产区实际,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导。一是从粮食生产流通需求分析,引导农户和企业正确认识农村粮食经纪人的市场载体作用。我市百万农户家庭式小生产面对粮食大市场,有个对接适应过程,尤其偏远乡镇村屯和弱势农户卖粮,存在信息和运力的困惑。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人员精简80%左右,集中收购期到村屯普遍设点收粮人手设备不足、鞭长莫及,还面临租借场地、短途集并、资金安全等实际问题。农村粮食经纪人进入收购市场,帮助农民卖粮,降低了售粮成本,协助企业收粮,节约了收购费用,起到了延伸扩大粮食流通主渠道的作用。二是从粮食中介服务功能分析,引导社会关注支持农村粮食经纪人的经纪经营业态。粮食是我市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主要来源,也是“三农”工作重点。近几年平均粮食商品率76%,农村粮食经纪人处于生产与流通、种粮农民与企业的中间环节,对粮食产业化经营、产销衔接和“北粮南运”有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方面对发展粮食中介服务业态形成了共识。三是从统管粮食流通职能分析,引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农村粮食经纪人的行业指导协调。初步调查,我市农村粮食经纪人近3000人,由种粮大户、运输专业户、半农半商农民、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和个体粮商等多元主体构成,具有机动灵活、流动分散的特征,对这支“游击队”因势利导、协调监管是统管社会粮食流通范畴。因此,市县(市)两级粮食局将培育和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提上重要议程,我局将农村粮食经纪人管理职能委托给粮食行业协会,形成了行政主导、协会协调、职责明晰、指导到位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是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树立社会服务形象的客观要求,我们积极探索规律,借鉴经验,重点推进了四项工作。一是成立行业自律组织。经市粮食局委托职能、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支持,于2007年10月成立市粮食行业协会粮食经纪人分会,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向首批120名会员颁发资格证书,标志我市农村粮食经纪人由所谓“粮贩子”变身为新型市场载体,走上行业自律管理轨道。省市新闻媒体对我市培育和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工作,进行专题采访报道。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各县(市)和市属购销企业先后成立农村粮食经纪人基层协会或分会16个,已发展会员875名,粮食中介服务网络覆盖191个农村乡镇。木兰县8个乡镇48%的村有“坐地户”农村粮食经纪人。二是建立常态管理措施。针对粮食收购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和中介活动社会面宽、监督透明等特点,我们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加强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先后制定了农村粮食经纪人管理办法、行业自律公约和五项服务承诺,最近又制定印发了行业自律意见,指导粮食经纪经营正确处理国家、农民、企业、中介之间的利益关系,吃服务饭,挣辛苦钱,从而建立了自律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约束制度。去年秋粮上市以来,面对粮食政策性收购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新形势,市粮油市场办和粮食经纪人分会加强委托代理收购的检查监督,深入农户和企业征求意见110余次,召开农村粮食经纪人座谈会8次,各县(市)设立监督电话17部,对规范经纪经营行为、维护粮食收购秩序起到了保障作用。三是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分析我市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构成,多数来自农民和个体业者,为指导念好“粮食经”,加大了政策业务培训力度。去年11月秋粮收购开秤不久,由省市粮协联合主办、木兰县粮食局承办,举办了全省首期农村粮食经纪人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与现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邀请省粮食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粮食收购政策和质价政策,介绍粮食产销形势和期货贸易知识,省粮协组织的政策、技术、信息“三下乡”活动,推动我市农村粮食经纪人培训出现良好开端。市粮协制定培训规划,确定工作目标,今年9月前以县(市)为单位,对持证农村粮食经纪人普遍培训一次,重点解读宣传粮食购销政策、质量技术检测标准、粮食市场形势和粮食经纪人监管服务,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培训7期360人。市粮协在开展探索调研基础上,撰写的《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的思考》,被省粮协列入农村粮食经纪人培训内容,推荐到《中国粮食经济》杂志第6期刊载。四是实行考评激励机制。我们将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列入粮食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去年12月末召开会议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出台推进指导意见和考核评价方案,授予木兰、通河、依兰、宾县粮食局农村粮食经纪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实行资格审核、业绩考核、信用评价等动态管理办法,去年秋粮上市前对农村粮食经纪人资质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保留资格,不符合条件的收回资格证书。今年上半年粮食集中收购告一段落后,开展农村粮食经纪人考评,对执行政策、业绩突出、服务优质、诚信度高的给予表彰,现已评选优秀和最佳档次农村粮食经纪人50名。 三、开展协调服务,营造优良环境 我们协调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村粮食经纪人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规范粮食委托代理合同文本,签订协议,约定事项,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既合作又制约,寓管理于服务,推动全市97户粮库建立了农村粮食经纪人网络。国家出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临储粮收购计划、东北粳稻(大米)关内销售运费外贴政策,通过召开会议和网络及时向农民和农村粮食经纪人发布信息,指导粮食收购和经纪经营。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全市收购新粮410万吨,其中农村粮食经纪人委托代理收购274万吨,占收购总量比重67%,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五常市是北方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水稻产量均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尤其优质长粒水稻市场驰名。农村粮食经纪人掌握信息,灵活开展委托代理,开辟区域内外市场,向稻农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区域内生产的优质稻高于最低收购价格卖出好价钱,当季随行就市购销水稻37万吨,年产百万吨以上的水稻生产大县,出现临储水稻有收购计划、无收购量的反差,收到了农民、企业、政府满意的良好效果。双城是玉米核心产区,也是省内产粮第一大县,当地9户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村粮食经纪人功能互补、信息互通,多方位扩大委托代理业务,截止6月初收购入库临储玉米48万吨,农民余粮基本流通变现,连续增产丰收之年没有出现农村憋粮现象,发挥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木兰县粮食商品率高,购销比重大,属铁路非沿线,粮食外销外运条件欠缺比较优势,特别是偏远山区粮食生产单元小型分散,成为影响农民增产增收的制约因素。木兰县粮食局坚持因时因地制宜,通过政策和信息服务引导粮食购销,发挥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和农村粮食经纪人网络功能,今年全县临储粮收购16万吨,其中委托代理收购1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7.5%,经纪经营比重居全市第一。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