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粮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先国先进事迹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已经50多岁的李先国到宿迁粮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任职后,没有抱着坐享几年清福、混几年了事的思想而是迅速抓住全国加快粮食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谋划发展宿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推动并主抓宿迁粮食物流中心建设。

  一、大胆开拓绘蓝图

  按照中央、省现代粮食物流规划要求,结合宿迁粮食发展实际,李先国带领职工,深入研究在宿迁建设现代粮食物流项目的社会意义、经济效益及产业发展内因,主导推动上马建设宿迁粮食物流中心。通过广泛调研,李先国提出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将宿迁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成为集粮食储备、加工、中转、质量检测、批发配送、电子商务、文化展示、食品生产开发为一体,全国知名、江苏领先,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淮海经济区具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粮食商贸中心。该项目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被列入《2006—2015年江苏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是江苏省粮食物流八大节点之一。

  二、创新思路解难题

  蓝图虽美终为纸,梦想成真需妙招。李先国科学分析、创新思维,大胆提出“市区共建、粮企参建、苏宿联建、招商引建、老库置换、政策扶持”的建设思路,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难题。目前,项目总投资已达5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入4亿元。宿迁粮食物流发展公司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成功“无中生有”,实现了李先国提出的“借兴建物流中心带动招商引资,依托招商引资加快中心建设”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预定工作目标。

  三、忘我拼搏终成功

  千帆竞发勇为先,百舸争流强者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李先国常年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工程推进的关键阶段,带头执行“早七(点)晚八(点)”的作息制度,经常吃住在工地,每天工作都达14个小时以上。经常是累得筋疲力尽、神形憔悴。李先国逢人讲的是园区建设,手头干的是园区建设,用他自己的话说,“连睡梦中做的梦都是关于园区的”。付出总有回报,功到自然天成。付出的辛苦终换来成功的喜悦。凭着这样一股拼劲和干劲,李先国带领公司一班人,创下了10万吨粮食仓储、1000吨级4个泊位粮食专用码头和大米加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主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的奇迹。目前,项目一项工程已基本完成,粮食储备、港口中转、批发配送和综合服务等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综合服务区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获得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为“江苏宿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天下粮缘网”与新浪网成功合作,成立新浪商城江苏运营中心。粮食加工区引进的五得利面粉和宝源米业等项目已投产运营。投资亿元的苏州宝利来集团宿迁油脂项目,2010年10月底正式投产。旨在展示粮食文化的粮食博物馆项目(含五谷广场)已完成土建工程,年内对外开展。

  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年粮食流量达150万吨,农产品销量达8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元,利税超亿元。将在保障粮食安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中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过去工作要归零,每天都要重新干起”,这是李先国常说的话。现在他正带领人员,着手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详细规划三期。青岛啤酒项目已确定入驻园区。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后,宿迁粮食园区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利税3亿元以上。

  宿迁粮食物流中心在李先国的带领下,已打造成人所共知的“生态粮城”,在省内外赢得了广泛赞誉,已有十余位省部级领导亲临园区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该项目的建设,为江苏全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榜样,推动了江苏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铸就了宿迁粮食物流响亮、过硬的品牌。该项目的建设,物流集聚效应明显,搞活了粮食流通,带动了农民增收,拉动运输、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一身正气谱华章

  作为投资数亿元的重点项目的负责人,李先国坚持严格要求自已,着力加强党性修养,主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工作”。在廉政建设上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带头率先垂范,多次在建设会议上响亮地喊出“向我看齐!请大家监督!”的口号。李先国从未为任何单位、任何人私下打任何招呼,从不干预招投标事项的具体运作,没接受过一次工程建设单位的吃请,时刻主动接受监督。李先国明确提出把物流中心建设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创造性地开展廉政监督,园区参建人员统一签订《廉政承诺书》。严格按制度规定办事,加强招投标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工程建设以来,共组织各类招投标180次,做到了程序合法、材料齐全、手续完备,为单位节省建设资金约1800余万元。物流中心开工建设以来,至今未接到过一封人民来信和相关投诉,没发生一起工程建设方面的案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