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新粮油购销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张旭军先进事迹



平凡岗位干实事 逆境求变创佳绩

  张旭军同志1995年从部队退伍后踏入绵阳粮食战线,先后担任保管员、粮管所长、粮站副站长、公司副经理,2005年11月调任绵阳市高新粮油购销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职务至今。该同志从事粮食工作15年来,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无限忠诚,他爱岗敬业、思想开拓、行事果断、作风干炼,特别是近5年来,坚持以“实干创新、和谐奋进”的理念,竭力打造“高新粮油”这支团队,使高新粮油购销公司在粮改后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企业改革发展和灾后重建成绩突出,是一位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的粮食企业管理者。

  一、锐意进取,企业经营上台阶

  高新粮油购销公司是一家国有小型粮食购销企业,地处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粮改的洗礼后,处于一无粮源收购基地、二无加工基础设施、三无政策性业务支撑、四无资金支持的窘境。面临企业生存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重压力,张旭军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军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认真分析企业处境和市场形势,提出了“抓管理、促购销、降费用、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决心重塑国有粮食企业形象,发挥好主渠道作用,从粮食经营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外引内联、构建购销客户网络等手段,采取以销定购、联合经营、大购大销、经营工业用粮等方式,运用“先作人、后言商”的儒商经营思想,以市场为向导,以效益为核心,强化购销,开拓经营,采取加强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规范运作等方法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经营品种由稻谷、小麦扩展到玉米、杂粮,经营范围由行业内部拓展到饲料、制酒、养殖等用粮企业,2006年企业粮油经营量就由原来的年经营量不足2万吨跃升为6万吨,并连续几年年均经营量都保持在该水平上,经营利润连年增长,连续4年被绵阳市粮食局综合考核评为先进单位一等奖。

  二、抗震救灾,身先士卒作表率

  突如其来的“5•12”特大地震,使高新粮油购销公司遭受了重创。灾情就是命令,张旭军同志在灾害发生时及以后的抗震避险、抗灾自救、灾后重建过程中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临危不乱,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带领支部一班人连续在公司坚守了70多个昼夜没回家,救灾避险、保护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成了第一要务。在他的组织号召下,撤离危险地带,查看灾情,抢险自救,安置避险灾民、安抚受伤群众,接收发运赈灾物资,仓库应急维修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同时在全体党员中积极开展了“党徽,在抗灾救灾中闪光”的主题活动,紧急组织赈灾运粮队深入重灾区,组织自愿者服务队到九州体育馆、永兴水电校等避难点为群众服务,党员同志都争先恐后积极参加。不仅公司整体抗灾自救工作紧张有序,搬运麻袋铺盖粮面、转运翻晒雨湿粮食、深夜卸车搬运粮油、搭建避震棚、卫生防疫等,处处都有张旭军同志在忙碌,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他就会在哪里出现,一个多月下来仅体重就减轻了10多斤。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公司承担市救灾指挥部下达的接收发放赈灾物资1248吨的任务无一差错;公司组织运送救灾粮油到极重灾区行程达8000公里,全面安全无差错;公司库存近2万吨粮食未受次生灾害损失,搭建避灾棚600余平方米,在公司避险的210多个灾民生活无忧、情绪稳定,无一人再次受到伤害;地震中受损仓库的应急维修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由于成绩显著,公司党支部被市国资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张旭军同志被市粮食局党组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三、创新实干,科学重建谋发展

  居安思危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体现,张旭军同志没有安于现状,不满足于企业现有的规模和业绩,如何为高新公司寻求一条适合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路子,是他时常谋划、用心思考的主要问题。市场竞争是残酷的,高新公司目前的纯粮食贸易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空间有限,发展后劲不足。为此,他早在2006年底就提出了利用高新区紧邻绵阳火车货站,且耗粮产业聚集的优势,在高新区新建粮食物流基地,以抢占物流高地,适应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构想。这既是高新公司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绵阳粮食行业发展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需要,从而大胆向市局党组建言。适逢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的灾后恢复重建,给他的构想出笼带来了机遇。绵阳市粮食局党组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将落地于高新区、投资2亿多元的“绵阳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粮食行业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抓紧启动,并由高新粮油购销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张旭军同志积极投入粮食物流项目建设筹备的各项工作之中,呕心沥血地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不辞辛劳地开展选址考察、协调用地、项目规划等工作。充分表现了一个企业家对事业的执着和高度的责任心。项目建成后不仅为高新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为绵阳区域粮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为绵阳粮食行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迈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打造团队,创先争优谱新篇

  作为基层企业管理者,张旭军同志深知团队奋进才是实现目标的巨大动力,一支队伍的素质高低并不在于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有多高,而在于能否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理念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去实现它。为此,张旭军同志提出了“实干创新、和谐共建”的企业理念,不仅靠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去实践它,更靠对业务制度化与对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依靠和谐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它。

  勤奋学习、更新观念使团队保持活力。张旭军同志不仅自己带头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掌握粮食方针政策,钻研业务技术,还倡导职工捐建工会图书室,营造员工自觉学习的氛围,同时要求人人写读书笔记,建立公司交流园地。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更新思想观念。

  公司经常与业务合作伙伴和友邻单位开展联谊活动、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激发员工争先求胜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使团队充满生机。

  推行制度化管理,让员工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公司每年都要完善修订管理制度,将职责、任务、考核细化,大到报酬分配,小到一根缝包绳、一包接待烟都有明确规定。张旭军同志更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他多次谢绝业务人员的礼品,所有购销经营决策和价格的确定都要提交公司办公会议民主决策。职工称赞他是廉洁清正的好带头人。

  关心员工疾苦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公司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足额为员工办理了社会保险;定期为职工作健康检查;按个人能力和意愿调配工种岗位,员工子女考上大学公司要给予助学金奖励并进行家访。公司除了从制度上来关爱员工外,张旭军同志还拿出个人工资和精力来关爱他人,如:捐款为退休职工买轮椅;员工冒继东生病住院得到过他的资助;原青义粮站职工刘永红全家、丰谷粮站职工杨福友遗孀,每年春节都会收到他的食品和现金资助;员工赖庭光家庭闹矛盾,他亲自到场调解;员工程楚邦家属遇难,后事处理也得到了他的多方帮忙张罗……。

  正是张旭军同志的管理有方,团队和谐,公司经济效益连年上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员工收入逐年增长,公司全面工作年年受到市粮食局表彰,工会工作得到市总工会连年表扬;正是张旭军同志这些品德和人格魅力,既让员工信服,又吸引大家心住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持了蓬勃朝气和团队战斗力,员工们由衷地感叹:跟着他干大家都充满信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