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粮食公司经理次仁旦增先进事迹



立足粮食工作战线 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次仁旦增,西藏比如人,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程度,2002年7月至今担任比如县粮食公司经理,任职以来,他身先士卒、默默奉献,团结带领全局职工强基础、促发展、保稳定,开创了粮食企业各项事业的崭新局面,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政治思想过硬,作风纪律严明

  次仁旦增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纪律严明。他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学习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以学习促提高,重点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学习,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的知识、民族宗教知识、改革发展知识的学习,积极营造学习型班子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四观”“两论”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矫正和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西藏,热爱家乡。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注意”,身体力行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两袖清风、一腔正气。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思想不暧昧,行动不摇摆,尤其是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次仁旦增带头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真相教育,揭批达赖的反动本质,坚决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二、理清工作思路,严格要求自己

  次仁旦增刚到比如县粮食公司没过几年,国家从2005年10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取消粮食优惠卡供应和购销同价供应政策,国家一切优惠政策化为无有,使粮食局真正成为独立核算的企业。眼下公司职工62人的生计问题摆在了次仁旦增面前,他觉得仅靠原有发展的一个小卖部,固定资产只有8万元,年收入2万余元,是远远不够的。困难面前次仁旦增没有气馁,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敢于创新,大胆探索,以带领全体职工创收为理念,出思路、找出路,迅速带领职工走上创收致富大道。

  上任以来,他总是告诉职工:“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有我们的生存之路”。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次仁旦增召集全体职工进行商议,提出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思路。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粮改有利政策为契机,带领全体职工,寻求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一方面做好粮食供应和储备粮管理工作,保证粮食市场平稳,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目前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市场稳定。二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项目,搞好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改变增强企业自身生存能力,树立职工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占据市场一席之地。作为单位的负责人,次仁旦增一直为粮食公司的发展思考着、奋斗着,每天晚上睡觉之时总是思考着企业如何发展,如何扭亏转盈,一想到60多个职工的眼睛注视着他,他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他没有退缩,日夜都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着。白天跑县里联系工作,与上级有关单位协调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从他上来以来,争取到资金已有数万元。平时工作中,他经常严格要求自己,单位大小事在职代会上让全体职工来决定,并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财务收支公开会议,通报财务支出情况,让每一职工心里有数。特别是在每年单位发放年底奖金、福利时,他从不多拿一分钱,和所有职工一样平均分配。他一身正气、廉洁自律的行为深受全体职工的尊敬和爱戴。

  三、拓宽创收领域,谋求长远发展

  在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次仁旦增又大胆提出了多种经营向规划化发展的道路。2001年他上任时,粮食局只有一个破旧的平房粮贸招待所、两个商店,所有资产加起来不到50万元。2003年在他带领下,粮食局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96万多元,修建粮食第一招待所600多平方米,建立起自主经营性的房屋资产,年均实现创利30多万元。200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批准命名21个粮库为自治区粮食储备库,在他努力下争取到了一个占地面积11000㎡的自治区粮食储备库,并于当年开工建设。

  另外在他的努力下,积极与自治区粮食局协调联系,争取到150万元资金、职工集资79万元,还有借款等形式筹措资金,在2005年修建了粮贸综合楼。为做好自主经营粮贸综合楼管理工作,他从单位困难职工的家属子女招收20人作为宾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送往拉萨进行业务培训,使一个个默默无知游手好闲农家小孩成为了熟知现代旅馆服务业精通的年轻骨干人员,从一个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到一个每月拿到2500元工资的有志青年,既改善了职工家庭生活,又为社会解决了就业岗位,减轻了政府负担,增加了社会效益。2006年粮食公司所属的粮贸综合楼宾馆、招待所、商品房年收入达150万元左右,这一数字是以前粮食公司的几百倍,是所有职工想都不敢想的。为拓展创收渠道,增加职工收入,2008年又扩建粮贸招待所,修建了达塘乡粮站办公楼、商品房为一体的一栋房屋,2009年投资800万元修建了夏曲等粮站综合楼,这些工程项目给粮食公司创下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现在公司拥有经营性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左右,每年经营收入300余万元,这一切变化是次仁旦增这一领路人突破实现的,是他把一个面临倒闭企业救活了,把62个职工带到了新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粮食公司,经营范围空前宽广,职工收入逐年递增,粮食公司正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契机,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他本人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先后成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连续四年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区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说:“我所做一切全为粮食公司的将来,为能让所有职工过上美好生活”。次仁旦增同志正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团结带领全体职工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