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粮食局小营盘粮站站长艾里•牙哈甫先进事迹



马不扬鞭自奋蹄

  艾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他当博乐市小营盘粮站的站长12年,工作每年上一个台阶,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近年来全市同类型粮库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他所领导的企业连年盈利,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位于全市同行业前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1997年12月1日,艾里由小营盘粮站副站长,接替了站长的位置,这一年他36岁。那一天,当市粮食局领导找他谈话,他显得有些顾虑重重。当时的粮站是一个频临倒闭的企业。企业机构臃肿,管理混乱,职工工资长期拖欠,拥有的3081万元的资产,负债率就达80.92%。65名职工,有67%都是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大锅饭的陈规陋习,养成了职工工作散漫,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不良风气。

  当时的粮站,要想摆脱困境,轻装上陈,彻底摆脱计划经济带来的束缚,必须进行改革。而第一步就是进行企业改制,实行资产重组,剥离主、辅营业务。第二步是员工分流、下岗,按定岗定员设置岗位。在企业的改制上,他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采取主辅营业务剥离的方式,成立了粮贸公司,将粮站原多种经营的面粉加工厂、榨油厂、育肥厂、养殖场全部划拨粮贸公司,对外实行承包租赁。在员工的下岗、分流上,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粮站65名员工,只有28名与企业签订了聘用合同,25名员工分流到粮贸公司工作,其余的人员按照国家政策给予补偿,自谋生路。

  企业改制步入正轨后,艾里又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与此同时,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作措施,完善优质服务的管理规范,真正做到了权、责、利相结合,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人本管理。这一年,在站长艾里的努力下,当年盈利34.72万元,一举甩掉了企业长期亏损的帽子。

  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199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小营盘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眼看洪水就要漫过粮站的一条水渠,窜进仓库。艾里紧急集合全站员工投入了抗洪战斗。他查看险情,分派人力,搬运沙袋,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有一处堤坝出现险情,艾里不顾身体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带头跳进冰冷的水中,打桩堵坝,及时排出了险情。他知道,粮库里储藏着8000多吨小麦和3000吨玉米,还有1000吨的油葵。夜里12点多钟,员工的家属前来报告,说粮站家属区进水了,如不及时派人抢险,所有的房子都保不住。艾里斩钉截铁的说,个人的房子事小,国家的事大,粮库受到损失,我们就是在犯罪。这一晚,艾里带领全体员工坚守岗位,一直坚守到天明洪水退去。粮库保住了,粮库有6户员工的房子在洪水中全部垮塌,这其中也包括艾里家的房子,还有部分员工的房子不同程度的损坏。员工看到自己家的房子垮了,所有的物品都压在房子里,一个个伤心的哭了。在员工思想出现波动的时候,艾里安慰大家说,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我们可以重建家园,天大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艾里将空置的库房腾出来,安排员工住进去,一面组织员工干好本职工作,一面带领员工建造新家,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员工全部搬进了新居。

  这些年,随着粮站管理的步步深入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粮站都要花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完善设施和添置设备。1999年投资70万元,新建了20间1000平米的门面房。2000年投资5万元,美化绿化了站内空地,栽种葡萄园,给粮农交粮提供休息乘凉的好场所。2007年投资6万元,购进大型输送机械设备2台,取代人工背粮入仓的繁重体力劳动。2008年,投资90万元翻修和新建水泥晒场1万平方米,给粮农提供干净平整的晒粮场地;投资13万元,新建地槽通风系统;投资13万元新建粮温检测系统;投资10万元新建了粮油检验室。2009年,投资20万元,购置了一台100吨的地磅,每年的粮农交粮,再也不会因装车吨位太高,卸车过磅而发愁。2010年,利用国家财政拨补资金20万元用于库房门窗的改造;投资40万元,新建了一座烘干塔;投资10万元改造了办公楼。每一笔资金的流出,都要经过党支部会议研究,报请上级批准,然后才付诸实施。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企业的发展在于创新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为了适应企业生存的需要,艾里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企业科学的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企业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基本摆脱了困境,粮站于2004年取得了国有粮食收购资格证,2009年获得了自治区地方储备粮油承储企业资格认定,从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由于库容压力突出,原有的库容已经不能适应粮站的发展。艾里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扩大规模,建一座大型的,功能齐全的大型粮站。经过一番努力,上级批准了艾里的请求,新建一座2500吨砖混结构的标准粮仓及粮仓配套的通风设备和粮温检测设备。该项目的建成可增加粮站在全市粮食流通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提升率能达20%,从而使粮站在全市粮食流通领域由原来占市场份额的50%达到现在的70%,真正成为当地粮食行业的龙头企业。

  四、男子汉也柔情

  2004年的一天深夜,粮站职工武全虎,突发脑血管疾病倒在家中,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手足无措,忙打电话给站长。艾里披上一件单衣就冲向他家,并委托家人打电话通知书记和全站职工。不到十分钟,全站职工都来到了武全虎家,将他架上汽车送往医院抢救。终因武全虎的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在场的员工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武全虎的妻子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在这个时刻,艾里号召全站职工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捐款达4000多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让孤儿寡母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2006年7月的一天,艾里听人说小营盘中学有一位贫困女学生,她的名字叫玛依努尔,由于家庭负担较重,母亲没有能力供她上学,她面临着辍学的境地。艾里知道后,当即找到学校的老师,表示愿意扶持这名学生的学费。从此以后,艾里省吃俭用,每年都要为这名女学生资助1000多元的学费,从初中一直到高中。几年来,在艾里的关怀下,建立了一套民族团结帮扶机制,每年站上从企业收入中拿出1%,作为单位扶困帮贫基金。开展了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党员定向帮扶两个贫困户,帮扶的效果作为年终党员评议的重要因素。对个别生活困难的家庭,站上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慰问。多年来,全站累计捐款达5万多元。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艾里当站长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取得的骄人的业绩,得到了市、镇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粮站连续多年取得粮食收购总量全市第一、粮食保管水平全市第一、粮食经营效益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全市保粮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先进基层粮站、全市粮食系统全面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自己也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先进称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