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固镇县粮食局局长陈灵先进事迹 |
|
巾帼风采展新貌 情系粮食谱新篇 陈灵同志自担任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粮食局局长以来,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五年来,她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固镇粮食工作呈现了亮点频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强势发展势头。连续四年该县粮食工作综合考评在全市粮食系统稳居第一,处于全省粮食系统先进行列,特别是粮食流通服务、监督检查、粮食物流等工作均在全省粮食系统推广学习,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受到国家粮食局表彰。综合经济效益连续四年被安徽省粮食局、省财政厅评为先进单位。政风评议连续三年被省市粮食局、县政府评为满意单位。2009年囊括省粮食局对县粮食局表彰的所有奖项,共获得国家、省、市、县17项奖励,县政府下文通报表彰。 一、创新工作思路宽,带好班子强队伍 (一)建立规章制度。陈灵同志到任以来,先后出台了《固镇县粮食局机关工作制度》、《关于规范局属单位工作的若干意见》、《固镇县粮食局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监督检查人员“首问责任制”、“十不准”、“八严禁”等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用人方式。大胆探索新的用人方式,对部分企业法人代表在全系统实行公开竞聘。在县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制定了《公开选聘基层粮站站长实施办法》,用人由集体研究一个过程、改为公开选聘的八个过程,真正把群众信任度高、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上来,开创了固镇县粮食系统选人用人的新局面。 (三)加强廉政教育。组织机关全体人员、企业班子成员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邀请该县检察院、县纪委领导作“预防职务犯罪”、“反腐倡廉”等专题讲座,真正做到警示在前、预防在先。陈灵同志作为部门主要领导,她逢会必讲廉,遇事必说廉,要求每位干部职工严格遵纪守法不闯红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五年来,该县粮食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固镇县委评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政风评议被省市粮食局评为优秀单位、被县政府评为满意单位。 (四)带强粮食队伍。一是防汛抗洪显本色。在2007年的抗洪抢险中,她凌晨一点接到粮站站长打来的仓库即将进水告急电话,她果断决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带领机关相关人员冒着暴雨连夜赶到现场指挥,筑牢、加高各仓库门前的拦水坝,经过紧张的奋战,院内积水降到了安全范围,确保了仓库的粮食没有受损。二是心系灾区显真情。在2007年的防汛抗洪、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心系灾区,率先垂范,并号召干部职工向灾区献爱心,全系统干部职工踊跃捐款。近几年来,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向灾区、困难职工捐款近10万元,位居全省县级粮食系统首位。粮食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固镇县粮食局党委连续两年被该县县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二、以人为本解难题,化解矛盾促和谐 (一)落实信访责任制。陈灵同志到任前,国有粮食企业由于改制,下岗人员多,遗留问题多,不少企业效益不好,有的处于破产边缘,一段时间里人民来信、群体上访、越级上访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及企业的发展。她到任以后,认真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变职工上访为领导下访,落实信访接待制度和稳定分级负责制、双层负责制、特殊情况和重大事件班子成员包干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讲明政策保稳定。随着粮食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企业职工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原粮食企业2002年解除劳动合同下岗的有2000多人,不少人员纷纷要求上岗,如不正确及时化解,后果不堪设想。陈灵同志主动上门反复讲明政策,说明原因,历时三个多月,最终使其由情绪激动、群体上访,到个别反映、最终给予理解。 (三)以人为本解难题。一是做好被撤销单位的遗留问题。陈灵同志在准确把握政策和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争取县财政资金28万元,妥善解决了撤销单位人员安置补偿的问题。二是用心做好该县粮食系统破产企业职工待遇兑现工作。她通过积极协调,有力了维护破产企业职工合法利益。几年来,共为粮食系统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争取资金104万元,从2009年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2009年首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三、运筹帷幄讲策略,立足粮食谋发展 (一)粮食收购成绩突出。固镇县现有62万人口,可耕种面积10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70万亩,自2006年小麦实行托市收购以来,陈灵同志要求各企业认真执行政策,在为农服务方面,创新思路,在2007年夏粮收购中,她在全省率先开展“粮食进站库,一切我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活动,“验质→过磅→开票→发款”等所有售粮手续在一个窗口办结。几年来,通过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四年累计投资共1900万元,企业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储粮条件大为改观,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售粮时间大大缩短。四年来,收购粮食达52万吨,经济效益为1070万元,人均分别为2332吨和4.8万元,位居蚌埠市之首。固镇县收购创新服务的做法,受到了省粮食局和中储粮总公司的肯定,被省粮食局作为典型向全省推广;连续四年被安徽省财政厅、省粮食局授予全省综合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二)粮食行政执法得到强化。在陈灵同志任职的几年,固镇县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不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通过积极争取,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省设立了机构,成立了组织,争取了编制,并率先使用规范文本。自2007年4月4日成立“固镇县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协调领导小组”以来,由政府组织,粮食局牵头,工商、质检、物价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进行了多次联合执法检查,规范了粮食流通秩序。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更是高标准、严要求,除一年四次的专项检查外,还经常采取突击抽查,确保储备粮食的安全。2009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在去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被安徽省粮食局评为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单位。 (三)粮食物流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陈灵同志针对固镇县粮食物流建设制定了“县局指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稳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方案,采取选准典型、做好示范、正确引导、科学规划方法,逐步在全县推广,全面推进粮食物流建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散粮机械设备不断增加,与2006年相比,散储仓容由5万吨增加到16万吨,清粮、输送设备由16台(套)增加到142台(套),电子计量衡由4套增加到22套,粮食散装车由3辆增加到35辆,船舶3艘。2008年、2009年该县的粮食物流建设工作被作为典型在全省进行了经验交流。 (四)企业产权改革进一步深化。根据中央省市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精神,陈灵同志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大胆探索,使国有粮食独立核算企业由2005年底的20个,减少为目前的2个,资产负债率由441.93%降低为94.85%,18家企业消化历史经营性挂账9340万元,实现了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市场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同时强化企业管理,在用工管理上,全面实行劳动合同聘用制,因事设岗,因岗聘人,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在分配制度上,全面推进以岗位为基础,效益与贡献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使收入分配体现了以效定酬,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企业各项要素充分发挥活力。 (五)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2004年安徽省政府下达给固镇县储备粮任务5000吨,由于该县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60万人口全年财政收入仅1亿元,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余万元建立县级储备粮实在困难。因此一直未能落实,多次受到批评。陈灵同志到任以后,多次向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08年,全面落实了省政府下达的县级储备粮任务,同时制定了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推进各级储备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确保储备粮储的好、调的动、用的上。2009年,固镇县粮食局被评为全省储备粮落实年活动先进单位。 四、和谐共事出成绩,严于律己高要求 (一)注重班子团结。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坚持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注重调动班子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班子的总体功能;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涉及财务、人事等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二)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亲友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特殊照顾和私利,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交,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处处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2005年至2007年,她连续三年考核被评为优秀,受到蚌埠市政府嘉奖;2009年因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突出,受到固镇县政府嘉奖。 (三)营造良好氛围。在粮食系统内,她始终要求大家树立“一荣俱荣、一耻俱耻、争先进位”的意识,2010年结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她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六干精神”,克服“六种不良作风”,以工作说话,以行动立信,以成绩生威,营造干成事光荣,不干事可悲,妨碍干事可耻的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陈灵同志朴实的工作情怀,也是她执着的人生信条。她以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科学态度,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创新精神,对同志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帮助,树立起了一名优秀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
|
关闭 |